模仿他人形成
由于儿童的语言机能不完善,容易受他人影响,模仿有口吃的人讲话,就可能形成口吃。但是因为模仿造成的口吃是短暂的,不会因此发展成真正的口吃,这类型的口吃现象是可以随着时间渐渐恢复更正回来的。
家族遗传影响
父母、兄弟或是家族中其他成员,曾经有口吃问题,会提高孩子患口吃的机率,大约达65%。遗传学家调查了大量研究数据后发现,口吃可由决定声带音质的遗传因子遗传给下一代。但这种遗传优势并不明显,且经过训练可以纠正过来。
父母要求过急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有一段时期叫做“正常的不流畅”,当孩子在学习说话阶段,发音不准或咬字不清晰时,父母急于矫正,以至于孩子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结果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一说话就紧张,担心说错话。当孩子的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的速度时,就可能出现口吃。
精神因素
孩子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还不成熟,如果遇到让他觉得有压力的事情或受到威胁的感受,可能会以口吃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家庭不和、父母亲的惩罚或责骂、要求孩子把话说得很清楚标准、都可能导致儿童口吃。
强行纠正“左撇子”习惯
研究表明,习惯于用右手的人,大脑优势半球在左侧;习惯于用左手的人,大脑优势半球在右侧。如果父母强迫左撇子的孩子改用右手拿筷子吃饭,幼儿园老师强迫孩子改用右手拿剪刀做手工,都可能使得孩子的大脑在形成语言优势半球的过程中出现功能混乱,导致口吃发生。
言语协调性
流畅的说话需要一定程度的言语肌肉协调与时间顺序上的配合。有些孩子的口腔肌肉发展较慢,例如:只给宝宝喝牛奶副食品介入太晚、只吃软质食物等,这些缺乏咀嚼经验的孩子言语协调性发展较慢可能成为口吃的原因之一。
平稳法
就是每句话的每个字,都要用拖音的方法来练习。
例如“西安是中国的古都”这句话,用平稳法读出来就是“西─安─是─中─国─的─古─都”,每一个字音都要拖长,并且字与字之音的停顿要一样。
轻声诱导法
口吃患者大多是每句话的第一个字难发,所以都出现重复,这是因为第一个字音发重了的缘故。如果他们能把第一字说轻一点,或用“悄悄话”形式来说,自然就不会口吃了。
打拍子法
就是患者说话时,打一拍说一个字,不重不轻,不快不慢,这样不仅可以矫正口吃,而且还可以改变自己急躁的性格。打拍子说话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口吃的习惯。
口吃患者打拍子说话会变得不口吃是因为打拍子说话,可以控制说话的速度,打一拍说一个字,一字一停,所以不口吃。
呼吸调节法
正常的说话都是在呼气时发出声音的,说话时喉部肌肉的运动如果不能与呼吸运动配合起来必然会发生口吃,因此学会呼吸是矫正的第一步。
口吃患者的呼吸绝大多数是胸式呼吸,即在说话时,腹部收紧,靠胸腔的扩张和收缩进行呼吸。胸式呼吸的缺点是呼吸不够深沉,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很少,因此口吃者在说话时首先就缺少气息的支持。
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腹式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时,人会感到浑身上下都很松弛,因而呼吸非常深沉,而这种平静的感觉是口吃者最缺乏的一种感觉。在练习腹式呼吸时,全身要放松,然后用鼻子深深吸气,与此同时,腹腔自然扩大;感觉吸满气后,再开口缓缓呼出。
心理脱敏法
要做到心理放松,即在不说话时心理能够保持松弛的状态。很多口吃患者在不说话的时候也想着说话的事,结果终日处于紧张之中。在想象与人说话时找到放松的感觉,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也可能是最难的,就是想象自己用一种能让自己轻松的方式与想象中的人讲话。
注意,这种放松实际上是彻底改变一种说话方式,而不是在原来的说话模式上寻找放松的感觉。比如,你可以模仿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讲话稳重、成熟、充满自信的人,像他们那样说话。
声明:文稿、照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