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车企销量目标:小米狂翻三倍,理想趋近保守,比亚迪或冲击550万辆!

科技   2024-12-04 17:18   重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5年或将成为国内车企最紧张激烈的一年,也是广大车企最后的窗口期。


据36氪最新报道,多家新势力造车公司关于2025年销量预测指引出炉,其中有的车企持保守态度,有的车企则非常激进,总之面对明年最后的机遇窗口期,任何一家车企都不愿将蛋糕拱手相让。

         

 




激进派:零跑、小鹏、小米、鸿蒙智行

 

 

零跑汽车将在25年冲击50万辆全年目标。零跑董事长朱江明表示50万甚至是保底数字,如果成真,那么零跑将保持连续两年销量翻番的成功壮举。

         

 

今年12月1日,零跑公布24年累计销量为251207辆,提前完成年度25万辆销量目标,参考过去两个月的平均销量表现,今年零跑全年销量大概率逼近30万大关,其中C系列产品线占据主力地位,销量占比超70%。针对明年,零跑预计将实现每月平均4万辆水平,全年突破50万辆。



小鹏同样给出了翻倍年度销量目标,25年全年初步预测销量为35万辆。以目前小鹏的销量走势来看,要想实现该目标可谓是轻而易举。最新爆料显示,仅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小鹏便收获7W+大定订单量,绝大部分由MONA M03和P7+新车贡献,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小鹏会有大量的产能亟待交付。



同样,截止到目前为止,小鹏24年已累计交付15万辆,全年或将达到18万辆水平。明年小鹏准备了至少4款新车型和多个现有车型改款,此外还有增程、免息、尾款立减等众多大招尚未释放,可以说明年留给小鹏发挥的空间巨大,会给行业和对手带来不小的震撼。

         

 

小米可以说是最激进的车企,它给出的25年销量目标是36万辆,相较于今年预计实现的13万辆交付目标,几乎翻了三倍。目前得知,小米会在25年一季度推出第二款SUV车型,基于SU7同平台打造,该车销量十分值得期待。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也许根本不愁卖,但是小米工厂的产能能否全力支撑36万辆全年目标,这才要打个巨大的问号。目前唯一能报的希望就是小米第二座汽车工厂明年6月份的顺利投产。

         

 

鸿蒙智行并未对外给出25年销量目标,但据业内人士透露,余承东曾计划冲击百万销量,同时鸿蒙智行为明年准备了多个“爆款”产品,包括新M7改款、M8、享界S9增程版、享界S9旅行版、智界S7和R7增程版等等,阵容十分强大。






保守派:理想、蔚来


作为今年新势力销量第一,理想汽车的25年销量目标预测相对保守,初步给出了70万辆指引,参考今年前11个月,理想已经累计交付44.19万辆,全年销量冲击50万辆问题不大,这也就说,明年理想的销量增长预期只比今年多20万辆。

         

 

据了解,理想之所以表现保守,原因是自身拉低了纯电车型销量预期。明年无疑是理想的“纯电产品大年”,会一口气推出i系列纯电车型,但经历了MEGA的销量挫败和考虑到整个国内纯电市场环境的寒气逼人,理想仍然选择将销量主力放在L系改款,对于纯电新车尽量拉低预期。



蔚来同样也持保守态度,李斌给出的目标是2025年实现销量翻倍,2025年实现盈利。其中子品牌乐道明年预测销量或为24万辆左右,也是明年蔚来全系品牌最大的销量主力。

         

 

从今年前11个月数据看,蔚来全系累计销量达到20万辆左右,全年销量有望实现23万辆,其中乐道正处于艰难产能爬坡阶段,蔚来主品牌则月销量保持在2万辆左右,将重心放在了盈利方面。   



明年乐道会推出6/7座中大型SUV新车,对标理想L7/8,主打家庭大空间全场景;蔚来主品牌则将推出ET9等高端旗舰,同步进行现有产品的改款换代;另外,蔚来还将推出首个15万级别子品牌——萤火虫,首款方盒子小车会在一季度正式上市。






比亚迪有望冲击550万辆,独占中国市场三分之一

 

虽然比亚迪尚未给出明确销量目标,但市场预测明年比亚迪年度销量或冲击550万辆,占据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   

         

 

在今年前11个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3757336辆,同比增长40.02%,其中王朝系列贡献了25.32万辆,海洋系列贡献22.98万辆。在10月份和11月份比亚迪均完成单月破50万辆壮举,创造全球新能源月销最高记录,预计全年销量将突破400万辆。


 

 

纵观目前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环境存有变数。一方面,在今年超大力度刺激性政策优惠下,广泛用户消费热情高涨,带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但另一方面,随着明年政策力度下滑甚至是消失,销量预期恐怕不容乐观,加上车企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战强度增加,可能会让一些车企面临生死危机。

         

 

接下来的2025年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短期内最“重要”的一年,不论对于消费者亦或者车企而言。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天极车讯
聚焦新能源与新出行,新车上市试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