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颗算力750Tops,明年5月量产上车,英伟达雷神芯片开启智驾3.0时代!

科技   2024-11-22 20:30   重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属于OrinX芯片的时代终将落幕,取代它的是性能更强的雷神Thor芯片。

         

 

2022年9月,英伟达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SoC芯片—Thor,也就是后来被智能汽车爱好者们广泛提及的“雷神芯片”。在当时,官方宣称其单颗算力最高可达2000TOPS,是现款产品Orin的近8倍,并确定会在2025年量产。



时光似水,光阴如箭。尽管这期间智能汽车技术变革浩浩汤汤,但关于Thor芯片的传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是愈演愈烈。如今距离约定时日渐行渐近,Thor芯片的真实进展也有了确切眉目。

         

 

据媒体报道称,首批NVIDIA DRIVE THOR芯片会在明年4月30日交给代工生产厂,进行组装制造智驾域控制器,之后便可以实现装车交付。不过,其算力并非惊人的2000TOPS,单颗算力仅750TOPS,即便这样也超过了当前主流双Orin-X平台的508TOPS。   

         

 


如果后续有车厂选择两颗Thor或者四颗Thor方案,那么意味着车端算力必然上千。毫无疑问英伟达完全具备这样的技术实力支持,毕竟双Orin-X和4颗Orin-X平台如今早已遍布各大量产车型。

         

 

在高性能、高算力、高阶智驾平台市场,过去除特斯拉以外的几乎所有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只有NVIDIA DRIVE Orin唯一一种选择,不过未来却未必会让Thor芯片一统天下。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明年Thor芯片的量产上车,将正式开启全行业智驾3.0时代。

         

 


算力越高的通用芯片仍是绝对主流


自动驾驶在过去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0阶段以传统CV计算机视觉方案为主;2.0阶段,特斯拉率先提出BEV+Transformer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网络,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接着,特斯拉又在该基础上更进一步推出端到端自动驾驶,试图实现从原始数据输入到车辆轨迹输出直接采用同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摒弃人工规则,完全由数据训练AI机器学习。

         

 

从2.0阶段开始,高性能大算力芯片成为刚需项,因此也造就了英伟达OrinX在高端市场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但伴随今年以来全行业端到端智驾浪潮演进,OrinX的算力性能开始不足以支撑未来发展,需要更强算力芯片的诞生。 

   


这是为什么?首先,目前端到端自动驾驶架构仍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是国内进展最快的头部车企们也刚刚切换至感知端到端+决策规控模型化,仍保留人工规则“兜底”,后续还有模块端到端、One Model 一体式端到端等更高难度任务,现在的数据和算力远远无法满足,甚至现在都难以估量其具体需求。

         

 

其次,对于端到端自动驾驶架构的下一步进化,也就是明年的主流技术方向,行业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端到端+VLA(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大模型)”双系统。 


 

今年年初,理想汽车业界首发“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双系统架构,通过外挂一个VLM视觉语言模型,为智驾系统提供对道路车道线、限速路牌、公交车道、异常车流等复杂场景下的理解和建议,帮助做出合理正确规划,大幅提高智驾能力上限。

         

 

理想目前的“端到端+VLM”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模型,并且VLM发挥作用权重不高,最终仍需要由系统做出整体判断。而真正的“端到端+VLA”,将彻底把两者合二为一,成为端到端原生能力。

         

 

行业人士表示:“VLA模型,很可能是“端到端+VLM”技术框架的终结者。长远来看,在L2辅助驾驶到L4自动驾驶的飞跃中,VLA可能会成为关键跳板。”  

 


但是,VLA能力越强,对算力要求就越苛刻。据了解,理想VLM模型直接占用了车端一颗OrinX芯片算力,所以目前双Orin-X芯片几乎不可能满足VLA大模型全量上车,需要更强性能、更大算力的新芯片。

         

 


元戎、极氪、理想、智己、Momenta等多家定点

   

 

Thor芯片上车,将打响“端到端+VLA”双系统第一枪,开启智驾3.0时代。

         

 

作为进度最快的理想,在今年Q3季度电话会议中已经表示,内部启动了L4级别自动驾驶预研,在当前技术路线基础上,研发能力更强的车端VLA模型与云端模型相结合的强化学习体系。

         

 

而根据英伟达此前表示,理想下一代车型确认将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据外界爆料,最快会在明年第一季度亮相。

         

 

此外,极氪汽车也是当时率先宣布首批搭载Thor芯片的国产汽车厂商之一。目前极氪自研浩瀚智驾2.0已经正式迈进端到端架构,并创新性提出“端到端+数字选觉网络+MVLM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系统架构。

   


今年11月15日,智己汽车、英伟达与Momenta三方共同宣布,将推出NVIDIA DRIVE AGX Thor芯片量产智驾解决方案,该方案将于2025年率先搭载于智己汽车量产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Momenta作为目前国内定点合作量产项目最多的自动驾驶供应商,除了智己以外,还广泛被比亚迪、奔驰、广汽埃安、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品牌采用,所以这次官宣也基本意味着Thor芯片已经拿下大部分市场份额。

   


而作为目前国内第二家炙手可热的自动驾驶量产供应商,元戎启行也在近日表示,到2025年,元戎启行的VLA模型将基于英伟达下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Thor正式发布,届时元戎启行也将成为业内首批使用Thor芯片的智驾公司之一。

         

 

因此,随着新技术和新芯片的落地,2025年高阶智驾势必将开启崭新篇章。以Thor芯片和VLA大模型为引领,新一轮智驾竞赛将全面打响。

         

 


Thor芯片同样面临不小的挑战


不论是出于算法的方便移植,还是延续Orin平台历史开发经验,相信很多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都不会放弃Thor芯片。而且据了解,单颗Thor芯片的采购成本实际比双Orin-X平台还要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Thor芯片的地位从此就不可撼动。事实上,它面临的是比过去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   

         

 

这一威胁主要来自于部分新势力自研芯片。随着算法的逐步成熟,很多具备自研能力的车企已经开始布局硬件自研,像蔚来和小鹏就已经相继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智驾芯片。蔚来神玑NX9031采用5nm工艺制程,支持32核CPU和自研ISP、NPU等单元,搭配自家算法可实现一颗顶四颗OrinX算力性能;小鹏图灵Ai芯片专为AI大模型定制,集成2个自研NPU、2个自研ISP,拥有40核CPU,面向L4自动驾驶设计,可实现主流芯片“一颗顶三颗”的效力,会在明年正式上车。



此外,包括理想、比亚迪、Momenta、地平线等等也都在如火如荼地自研大算力芯片平台。

         

 

另外,对于英伟达而言,国内自研芯片并不是最大的威胁,来自于美国政策限制出口,或许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像Thor芯片这类算力越高、性能越强大的产品,正是其被关注的重点,随时禁止对外出口销售,对英伟达来说无疑是天降横祸。   

   

END

天极车讯
聚焦新能源与新出行,新车上市试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