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时光的长河中,新闻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着社会的前行之路。新闻人是时代的记录者与推动者。为庆祝第25个记者节,县融媒体中心推出“记者节专稿|回顾·展望”专栏,邀请25位老新闻工作者,以“亲历者”的第一视角,回顾自己的媒体工作生涯,亲历的重大事件以及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想,祝福、寄语融媒体中心未来的发展,充分展现老媒体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助力武义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新闻界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用笔墨记录时代变迁
用镜头捕捉历史瞬间
是时代的见证者与记录者
张建成,这位年过古稀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身上有着诸多标签“新闻劳模”“外宣老手”“摄影师”“剪辑师”……自1982年踏上新闻报道之路以来,他将笔尖和镜头对准基层百姓,用青春和热血记录着时代脉搏,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近日,笔者有幸对张建成老师进行了专访,聆听他那些年与新闻共舞的故事。
张建成是茭道镇朱王村人,最早在粮食部门工作,当时的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勤奋好学,对文字工作有着执着的热爱。“那时候工作之余就喜欢读书看报,看多了后就试着写作练笔,写的都是和农业、农民有关的内容。”回忆往昔,张建成的眼神里闪烁着光芒,他一次次把手写的新闻稿件向浙江日报等上级媒体投递,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多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作品见诸报纸,让他倍感振奋。“看到自己写的稿件变成铅字并在报纸上发表,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
出身农门的张建成
始终不改农民本色
农业发展情况
农民兄弟的故事
是他作品中不变的“主角”
1982年,由于在多个工作上的优异表现,加上扎实的写作功底,他被选调到武义县委报道组工作。“到报道组工作后,我的干劲更足了,经常白天到田间地头采访最新鲜的新闻故事,晚上就在办公室加班写作。”张建成说,“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电脑,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在纸上,再寄给各个报社的编辑部。”最多的时候,仅在《浙江日报》一年就发表了100多篇稿件。
张建成写稿子有个原则,一定要深入新闻现场,走进群众身边,抓回一条条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闻“活鱼”。有一次,为了采访下山脱贫的九龙新村的变化,他坐公交车来到村里,为了挖出更鲜活的故事,他干脆晚上就住在村书记家中,秉烛夜谈至凌晨3点,写出的《夜宿九龙新村》在《金华日报》发表,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他参与报道了众多影响深远的新闻事件,从农村改革到工业崛起,从教育发展到文化传承,他的笔触细腻而深刻,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武义故事,也见证了武义县日新月异的变化。
1998年,张建成聚焦武义县股份合作制给基层带来的巨大变化,他经过反复调研、细致采访、深入思考,最终完成深度报道《合作连成心荒山变成金——浙江武义县股份合作制开发山区综述》,并在《人民日报》上以整版刊发,这对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褒奖。
“想要创作出好稿件,除了要俯下身、扎下去,更要有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
在武义深耕多年后,张建成被义乌市委报道组聘用,在义乌工作期间,他敏锐地捕捉时代脉搏,并善于在基层挖掘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好新闻,并将独到的感悟思考融入报道,创作出的《“奥运题材”乐了义乌商家》《天山脚下创新业》《拨浪鼓拨动文明风》等稿件在各个省级、国家级主流媒体刊发。
除了写得一手好稿子,张建成还是小有名气的“摄影大咖”,从最早的上海产4A胶片老相机,到数码单反相机,再到无人机,他在武川大地上拍下了一张又一张壮丽风景图、农业丰收图、企业生产图、精彩人文图……记录着时代演变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他还积极尝试摄像、自学视频剪辑,其作品在国内甚至海外都广为传播。
炽烈热爱、奔赴山海。退休后,张建成依然笔耕不辍、摄影不休,掌上武义、金华日报、潮新闻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等平台上依然常常能见到他的名字。
“虽然我已经退休,但对新闻的热爱不会减退。我希望年轻一代的记者能够继承优良传统,勇于创新,用更多元化的视角和手法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张建成动情地说。
全国动力伞锦标赛。 张建成摄
张建成的故事,是无数新闻工作者的一个缩影。
他们用一生的时光,践行了对新闻事业的忠诚与热爱,用文字和影像书写了一部部生动的历史篇章。
在这条漫长而光荣的道路上,张建成和他的同行们,无疑是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的楷模。
三审:吴景阳
终审:朱跃军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