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传统疗法与新兴疗法

文摘   2025-01-10 22:50   四川  

图片来源 | 网络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巨大转变,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已经成为一种极为常见且对人们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脊柱疾病。


在医疗领域,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已经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涵盖了传统治疗和新兴治疗两大方向。传统治疗包括保守疗法、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激素(ESI)以及手术治疗等。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肌肉松弛剂减轻肌肉紧张、营养神经药物改善神经功能等)、物理治疗例如牵引、按摩、热敷、针灸、理疗等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调整脊柱关节位置等方式来缓解症状)以及康复锻炼像核心肌群训练、麦肯基疗法等旨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减轻椎间盘压力)。


这些保守治疗方法对于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往往能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恢复一定的生活能力。


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多个临床实践指南和疼痛学会推荐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激素作为持续性腰椎神经根病的潜在治疗方法。据估计美国每年进行的ESI总数超过900万例。


皮质类固醇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炎作用,包括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活性等。ESIs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ESIs的风险因类固醇制剂和硬膜外腔入路而异(见公众号既往推送: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骶神经根性疼痛)。


然而当病情较为严重,比如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等症状持续加剧、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等情况时,手术治疗则成为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方式也在不断革新,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发展到如今的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手术、椎间盘镜手术、经皮椎间融合术等,它们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等优点,但同样面临着手术技术要求高、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以及术后康复管理严格等挑战。


LDH继发的神经根性下肢疼痛的几种新兴疗法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新型ESI制剂和化学髓核溶解术的复苏等。为了缓解与颗粒类固醇相关的安全性问题,SP-102被开发为可溶性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 mg)的新型制剂,其可注射粘性凝胶旨在延长在注射部位的停留时间。


一项I/II期研究(NCT 03613662)表明,SP-102耐受性良好,重复给药似乎对HPA抑制无累积效应。最近一项SP-102(NCT 03372161)的3期试验达到了其主要结局终点,即在腰骶神经根疼痛患者中,注射后4周平均每日下肢疼痛的改善程度大于安慰剂。


SP-102已被FDA授予快速通道指定药品,如果获得批准,将成为第一个批准用于硬膜外注射的皮质类固醇。在澳大利亚另一种设计用于经椎间孔ESI缓释的地塞米松制剂SX 600完成了一项I/II期临床试验,评价了注射后60天平均最严重每日下肢疼痛改善≥ 50%的患者比例(NCT 03952377)。


为了应对化学溶核治疗的需求,波兰正在进行一项Ib期研究(NCT 06022263),以评价椎间盘内注射STA 363(乳酸与造影剂碘海醇混合)治疗LDH引起的神经根病。以与木瓜凝乳蛋白酶类似的方式,假设STA 363可以减少椎间盘中度变性患者的椎间盘体积和T2加权MRI扫描的椎间盘强度。


乳酸盐对糖胺聚糖GAG)的影响已在大鼠髓核细胞中得到证实,STA 363的酸性可能导致椎间盘脱水,因为离体人椎间盘中蛋白聚糖的合成受到低pH值的抑制。


SI-6603consoliase)是一种新型化学溶核微创药物,于2018年在日本获得批准,最近在LDH患者中完成了美国III期试验(NCT 03607838)。与木瓜凝乳蛋白酶的非特异性蛋白水解活性相反,吊兰酶(硫酸软骨素ABC内切酶)是从革兰氏阴性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中分离和纯化的GAG降解酶。通过特异性降解髓核中丰富的蛋白聚糖的GAG(特别是硫酸软骨素),认为吊兰酶可减少髓核中的水潴留,降低椎间盘内压和神经根压迫,从而缓解疼痛,同时使周围组织基本不受影响。


另一种化学核溶解疗法,不透射线凝胶乙醇,于2007年引入欧洲市场,并于2017年重新获得了欧洲一致性(CE)标志。凝胶化乙醇被认为降解髓核的GAG,导致椎间盘脱水和减压。


虽然一些观察性研究报告了凝胶化乙醇的高成功率,尤其是关节内类固醇,但另一项小型临床研究发现治疗失败率较高。一项比较凝胶化乙醇与类固醇对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影响的上市后临床随访研究正在法国进行(NCT03415828)。


此外治疗腰骶神经根病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的基因疗法正在开发中。KLS-2031是一种联合基因疗法,包括表达谷氨酸脱羧酶65(GAD 65)、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通过经椎间孔注射递送至背根神经节。


该疗法已在啮齿动物神经损伤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镇痛作用,KLS-2031最近在腰骶神经根病神经性疼痛患者中完成了首次人体I/II期临床试验(NCT 04238793),并获得了FDA的快速通道认证。


参考文献:Beall DP, Kim KD, Macadaeg K, et al. Treatment Gaps and Emerging Therapies 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J]. Pain Physician, 2024, 27(7):401-413.
    作者 |王阳洋
     编辑 | 刘梦娇


 转载声明
本篇内容版权归疼痛之声所有,如需加入社群、加入团队、合作转载、领取文献请联系平台管家Doctor张

疼痛之声
疼痛之声专注于疼痛医学领域,是一个学习交流、信息发布、经验分享的专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