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卡压性神经病变诊断与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发布

文摘   2025-01-08 21:31   四川  
糖尿病下肢卡压性神经病变(diabetic lower limb entrapment neuropathy,DLLE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一种亚型,表现为下肢局部神经压迫,致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疼痛,并增加足部溃疡及截肢的风险。本专家共识旨在定义诊断标准,规范手术及综合治疗方法,并提供临床实践指导,以改善糖尿病下肢卡压性神经病变患者的预后。




临床表现




卡压性神经病变(EN)通常表现为特定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或肌肉无力。在DLLEN中,最常见的下肢神经卡压包括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腓浅神经和胫后神经,不同神经在不同部位受到卡压所表现的症状与其支配范围有关。

  • 腓总神经卡压:表现为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或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疼痛,足背伸及外翻肌力减弱,足下垂及行走困难。
  • 腓深神经在足背受到卡压:表现为第一趾间隙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背伸肌力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足下垂。
  • 腓浅神经在小腿远端1/3处受到卡压:表现为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外翻肌力减退或消失,表现为足内翻。
  • 胫后神经及其分支在内踝、跖部受到卡压:表现为足底或足跟疼痛、麻木、发凉或烧灼感,久站、步行可加剧疼痛,跖趾关节屈曲力弱。


筛查与诊断




1.筛查范围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在确诊时接受DPN筛查,此后每年接受一次筛查;1型糖尿病(T1DM)患者应在确诊5年后起每年接受筛查。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如出现感觉异常等症状,也应进行DPN筛查。

2.评估方式

对DPN的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疼痛评估与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DPN筛查,尤其是有明显神经卡压症状的患者,建议尽早进行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影像学检查显示神经受压,是DLLEN诊断的关键依据。

3.诊断标准

①具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②单侧或双侧下肢出现明确的周围神经受到卡压所表现的症状,包括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疼痛和(或)运动障碍,或相应部位Tinel征阳性;

③体格检查发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背伸或外翻肌力减弱或消失、跖趾关节运动障碍、足下垂或足内翻;

④电生理学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在特定部位(跨狭窄部位)的神经传导减慢或阻滞;

⑤影像学检查:神经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显示相应部位神经受压;

⑥除外其他可能继发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如颈腰椎病变、血管性疾病、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化疗、放疗性神经病变、慢性酒精中毒、药物中毒、甲状腺疾病、肿瘤等。

以上6条中,满足①、⑥及②至⑤中的任一条即可诊断为DLLEN。

4.鉴别诊断

DLLEN需与其他类型的DPN进行鉴别,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同时,应排除其他可能致下肢神经病变的疾病。影像学检查(如MRI、超声)和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对确诊神经卡压、排除其他病因具有重要作用。


治疗




DPN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而EN作为其中可被外科干预甚至改变自然病程的亚类,早期诊疗尤为重要。作为涉及多学科的疾病,DLLEN需综合性的诊疗方案,包括控制血糖、疼痛管理、物理康复治疗,在控制血糖浓度稳定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行神经减压术。

1.一般管理

对DPN患者的一般管理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与体重。研究表明,饮食与运动能改善糖耐量受损与DPN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与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ENFD)。生活方式的管理应贯穿DPN治疗的始终。

2.药物治疗

(1)血糖控制

通过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能有效减少DPN的发生和发展。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及胰岛素等能稳定血糖,减轻高糖毒性对神经的损害。

(2)营养神经

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如NGF)对神经细胞的存活和修复起关键作用,能促进神经再生,改善临床症状。维生素B12类药物(如甲钴胺)通过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助于修复受损神经。

(3)抗氧化应激

抗氧化剂(如α-硫辛酸)能减少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并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4)抑制多元醇通路

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可减少糖尿病引起的神经代谢异常,降低神经损伤,恢复神经功能。

(5)改善细胞能量代谢

药物(如乙酰左卡尼汀)能通过促进能量代谢,增强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和修复能力,减轻痛觉过敏。

(6)疼痛管理

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如普瑞巴林和抗抑郁药物(如度洛西汀)通过调节神经信号传导,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外科治疗

(1)神经减压术

神经减压术适用于DLLEN患者。手术目标是通过解除神经在解剖狭窄部位的机械性压迫,恢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并预防进一步的神经损伤。

常见的神经减压部位包括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后神经,目标减压神经的选择与患者临床表现及电生理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关。神经减压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感觉障碍,并降低足部溃疡和截肢的风险。早期手术干预的效果通常更佳。术后需严格控制血糖、注意伤口护理,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2)脊髓电刺激(SCS)

脊髓电刺激适用于药物无效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通过植入电极阻断疼痛信号,缓解顽固性疼痛并改善局部血流,促进神经修复。并发症如电极移位和感染较少见,治疗可逆性强,安全性较高

(3)腰交感神经射频术

腰交感神经射频术适用于血流不良引起的下肢疼痛和溃疡,通过消融交感神经改善血流并缓解症状。术中并发症较少,术后短暂的感觉异常通常会自行缓解。

4.辅助治疗与下肢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和极端温度伤害。适度活动和物理治疗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恢复。对高风险患者,可使用足部保护装置预防损伤和溃疡。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外科专委会,国际神经修复委员会. 糖尿病下肢卡压性神经病变诊断与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英文)2024年12月第18卷第6期.
 转载声明
本篇内容转载于医脉通疼痛科如需加入社群、加入团队、合作转载、领取文献请联系平台管家Doctor张

疼痛之声
疼痛之声专注于疼痛医学领域,是一个学习交流、信息发布、经验分享的专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