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曹妃甸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通过“真重视、大投入、强师资、新机制、巧借力”等一系列举措,极大促进了教育跨越式发展,全区教育蒸蒸日上,义务教育呈现出蓬勃活力。
——以“真重视”促进统筹规划,加快优先发展教育步伐
强化高位推动。建立健全由区政府为主导,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场镇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协调推动各部门在协商论证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强化经费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每年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全力保证教育的投入。同时,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严格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小学每生每年840元、初中每生每年1060元、寄宿制学校寄宿生每生每年增加300元。
强化用地规划。在曹妃甸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各场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教育部门组织编制全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并将其主要内容纳入详细规划中,确保教育设施在空间上进行落位。
——以“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着力提升校园标准化建设水平。分析研判新城、主城区、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四大板块适龄人口峰谷变化、城镇化进程等客观因素,建设曹妃甸国开实验学校、曹妃甸区实验学校,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4980个。积极解决个别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运动场馆面积基本达标等问题。
全面提升教育装备建设水平。强化义务教育学校功能教室、专用教室、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配套设施补漏、添置和更新工作,为每一间教室(宿舍)都安装空调,成为全市第一个空调全覆盖的县区。
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启动智慧校园创建,在全市率先实现一体机全覆盖、班班有智慧黑板。新建、改建微机室29个,常规实验室21个(其中高标准吊装实验室16个),高清互动录播教室12个,机器人教室8个,且全区中小学学科教学仪器全部按照教育部最新标准重新进行配备。
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建强思政工作平台,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一体化改革创新。深度挖掘中小学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教育教学和育人方式改革发展。充分发挥“京津唐基础教育联合体”平台作用,聚焦问题解决,构建高质量的教研体系。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培训与实践,积极探索以教育集团为基地,实验校为引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校园师生安全健康发展。制定推广《唐山市曹妃甸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指南》等系列文件,全力加速学校食堂AI改造升级。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建设,提升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积极尝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创新随机谈心、及时调控、跟进指导、危机干预“四步工作法”。
素质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严格落实“双减”。进一步推进“社会各界优秀人物进校园,学生走进社会各类育人场所”的“双进”活动。推动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打造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推进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及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改革。积极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按要求达到相关科目教育质量综合系数≥0.5,且校际差异系数≤0.15,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优于全国水平。
——以“新机制”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受教权益
加大帮扶力度。实施教育兜底工程,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资助政策,完善资助全覆盖体系,确保学生资助应助尽助。关注弱势群体、残疾儿童少年、困难家庭子女,确保其有学上、上好学、有出路。
健全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唐山市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实施细则》,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制度,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强化特殊学生管理。强化残疾儿童入学评估、安置工作,保证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逐步建立从学前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的特殊教育。结合京津冀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完善特殊教育全过程、专业化管理。
摄影:赵柏林
END
扫码关注我们
联系电话:
0315-872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