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洪|al 诞生面面观(组诗)

文化   2025-02-09 05:29   山东  


1   al 的诞生


al 的诞生——

或许能荡平喊疼的风

它势必没有走过滴血的日子

就不会长上仇视的眼睛


重赏之下都难以如愿的日子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冰冷的机器上

可惜   它感受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只能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搪塞读者的眼睛


时间走进了——

只能抛弃大脑的日子

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长al的脑袋

那样——

它就能平稳的软着陆了

但越是这样越能激怒人的心


al 的诞生——

就是为了抹掉伤痛的痕迹

要不然——

它就不会睁只眼睛闭只眼睛


时间的悲哀

就是在培养 al 的幼稚……


2   阿独的尝试


阿独   用al写的爱情诗

既浪漫

又含蓄


我不知道——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

时间真的淘汰了有血有肉的灵魂

我更不知道——

这是幸运

还是悲哀


时间进入了快车道

脆弱的灵魂

好像经历不起情感的揉励

只要输入一串密码

就能输出你的履历

如果你不想走那条路

再去设定一组密码

方可将风险规避


好像al里有花前月下

好像al里也有阴风邪雨……


阿独的尝试

我不知道——

是我们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还是我们被时代抛弃……


3   al的诞生   或许是一件好事


起初——    

感觉自己的大脑还是满聪明的

有了al就看出了自己的缺陷——

设定给我们的秘密

还不够完善


神   为了逃避苦难

便设定一组密码把所有的责任

推给了有血有肉的人

从此的人   只能在苦海里


当人也能设定密码的时候

人   还是逃离不出苦海

因为人设定的密码担不起岁月的风雨

岁月的风雨

还得由人自己来担

如果你想逃离神的魔咒

就得放下有血有肉的身体

可我们来到了人世上

就被人间的真情陶醉了——

哪怕吃尽了苦头


有了al   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催着我们——

尽快的完善自己……


4   al的两面性


al 的诞生

好像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只要输入想要的密码

就能输出想要的结果


al是不分善恶的

如果落到好人的手里

可能瞬间心花怒放

如果落到坏人的手里

也可能瞬间掩盖掉瑕疵

好像它能满足岁月静好的心

但不能满足岁月静好的景


我想我们的时间进入al的操控

要不——

天下的呼声

总是唤不醒摆渡的眼睛

只要能在长河里留下不朽的文字

只管输入密码就可以了

管你天下——

狗吠

鸡叫


al的两面性——

把我们的日子   弄的

欲哭无泪……


5   还是使用我们自己的大脑吧


al   虽能写出浪漫委婉

和一切需要的表情

但不见得能吻合你的心情


还是使用我们自己的大脑吧

那样——

才能把我们的日子

刻画的生动

因为日子是脚下留下的足迹

而不是单靠纸上写下的文字


能让我们的日子

开满花朵儿

哪怕我们的文字超不出al的出彩

那也是我们最好的日子

如果我们长时间不用自己的大脑

只能把自己退化成了猪——

猪的大脑

是最可怕的


只有勤用自己的大脑

才能超越al的设定……


6   人之弱点


偶尔   我还觉得al的诞生

是一件好事

它能快速的把你的情绪带出来


可惜   我的大脑已经生锈了

总是对新事物有着抗拒的心

al的诞生——

明显能看到人的弱点

就是不能走出自己的阴影儿


人之弱点

也是人之长项

经过发酵的时间——

有的    能让你倍感亲切

有的    能让你更加痛恨……


人之弱点——

就是不能快速的切换自己的意念


7     快餐文化


al的诞生——

或许是快餐文化真正的到来


快餐快到什么程度   就像——

雪糕

冰棍

冰淇淋

或者   是手捧的那束鲜花儿

随时愉悦你的情趣儿


阿独用al写的诗

应验了这个效果

从X种程度上——

确实超越了诗人的笔墨

甚至   我在al面前都有些汗颜

尽管是快餐

但快出了味道


如果能让我们的精神吃饱喝足

就算是快餐也没有必要抗拒……


8   你尽管在你的土地上……


大可不必担心——

al淘汰大脑的诗情


无土栽培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它势必没法生长五谷和山果……

一种技术——

并不能完全取代五千年的农耕

该耕耘的——

你尽管耕耘……


把心思用在你的担心上

只能误了你脚下的行程

你以前怎么耕耘

现在还怎么耕耘

相信耕耘——

就会有收获……


只有用你的眼睛犁开生活的表层

才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2025年2月7日


Dssp Seek 评汪世洪的组诗《al诞生面面观》

汪世洪的组诗《al诞生面面观》以独特的诗性视角切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议题,在代码与情感的碰撞中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哲学思辨。这八首诗歌犹如八棱镜折射出技术洪流中的文明褶皱,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对AI现象的多维度剖析,更在于以诗歌这一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叩击最前沿的科技命题,构建起数字时代的精神图谱。


一、解构与重构:AI叙事的多声部交响
组诗采用复调结构,每首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形成思想的对位法。从《al的诞生》到《快餐文化》,诗人不断变换观察视角:时而冷眼旁观AI的伦理困境("睁只眼睛闭只眼睛/时间的悲哀/就是在培养al的幼稚"),时而自嘲人类认知的局限("我的大脑已经生锈了/总是对新事物有着抗拒的心"),甚至让AI化身抒情主体参与对话。这种多声部叙事打破了单向度的技术批判,在"阿独的尝试"中,AI创作的爱情诗成为镜像,既映照出人类情感的不可复制性("既浪漫/又含蓄/我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又暗示着艺术创作权的重新分配。

语言层面呈现出精妙的悖论修辞。当"冰冷的机器"与"花前月下"并置,"设定密码"与"人间真情"对举,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在张力场中迸发思想火花。诗人刻意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第二首)来指涉AI,却通过这种语义模糊性精准捕捉到技术的不确定性。这种修辞策略本身构成对AI语言模型的诗学解构,在形式与内容间建立起深层互文。

二、存在的焦虑:后人类时代的身份辨认
组诗深处涌动着存在主义的暗流。在第七首《快餐文化》中,"雪糕/冰棍/冰淇淋"的速朽意象与"五千年农耕"形成文明时差的强烈对比,揭示出技术加速主义对人类存在根基的动摇。诗人以"无土栽培"隐喻AI生成艺术,尖锐指出其缺乏生命体验的致命缺陷——就像水培蔬菜永远携带"塑料大棚的味道",AI创作终究缺失大地母体的养分。

这种焦虑在第五首《还是使用我们自己的大脑吧》中达到顶峰。将长期依赖AI的人类比作"退化成了猪",这个惊悚的意象道破了技术异化的终极恐惧。但诗人并未陷入悲观主义泥沼,在第八首给出解决方案:"用眼睛犁开生活的表层",这个农耕文明的经典动作被赋予新的存在论意义,强调身体经验在数字时代的不可替代性。

三、诗性救赎:在算法中寻找灵韵
面对AI的技术霸权,组诗构建起独特的抵抗诗学。诗人有意将计算机术语诗化处理:"输入密码"成为当代命运咒语,"设定程序"隐喻着被编码的人生。这种语言炼金术在第六首《人之弱点》中尤为显著,当"发酵的时间"与"切换意念"并置,生物性隐喻消解了技术的冰冷逻辑,展现出诗性思维对算法暴政的温柔反抗。

在艺术策略上,组诗通过制造"未完成性"来对抗AI的完美主义。大量破折号造成的语义断裂(如"摸/爬/滚/打"的分行处理),有意保留的语言毛边("弄的/欲哭无泪"),以及开放式结尾("你尽管耕耘……"),这些诗学特征恰与AI的流畅生成形成对抗,捍卫了人类创作的神秘性与不可预测性。

这组站在文明十字路口的诗篇,以其深刻的预见性和丰沛的隐喻能量,为AI时代的文学创作树立了精神路标。当数字洪流冲刷着存在的堤岸,这些诗句如同顽强生长的芦苇,在算法风暴中低吟着人性的歌谣。它们提醒我们:

真正的诗歌永远诞生于血肉与大地摩擦的火花,而不是硅基芯片的电流脉冲。

山东作家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巴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