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文集》乃吾之同宗兄弟胡振辉(鹤岗)所著,于2017年9月3日,即农历七月十三,江头胡氏祭祖活动之际,振辉兄弟赠予我这一珍贵礼物。此书不仅让我领略到江头胡氏祭祖活动的盛大与隆重,更让我惊喜于这是我所见同宗兄弟中首本正式出版的书籍。它宛如一份厚重的精神文化礼物,献给2017年祭祖活动,象征着江头胡氏家族精神文明与文学水平的跃升。
初次见振辉兄弟,他那东北大汉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身材魁梧,一米八余的个头,浓眉大眼,红润的脸庞,双眼皮下透着自信的目光,洪亮的声音中带着幽默风趣。他是一位厚道善良、值得信赖的兄弟。
拜读《清水文集》后,我对振辉兄弟的认识从感性升华为理性,从外在形象深入到内心世界。通过他朴实无华的文字,我看到了他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他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的品格令人钦佩。我为拥有振辉(鹤岗)这样的兄弟感到骄傲与自豪,不禁有相见恨晚之感。
《清水文集》出版于2010年,全书369页,收录118篇文章,大多是他中年(40岁)之前的作品。他坦言:“文字从心底流出,源于亲情的触动,自然的馈赠,生活的感悟,事业的探索,长辈的关爱,朋友的馈赠,皆源于内心的思绪,赤诚地流淌……”
在《自言自语》《风雨人生路》《中年的善意》《笑对人生》等篇章中,振辉兄弟对中年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家是什么?家是屋檐下琐碎的生活,要想家庭幸福,首先要学会面对困难,学会为家遮风挡雨;情是什么?情是将真心的爱给予对方,并时刻浇灌,让你的心和你的情永远年轻。”“对于家庭和孩子,中年人往往觉得刚刚开始,因为人到中年才能深刻体会到责任的重量。”“中年的善意,是一种理解、宽容、豁达,是一种报恩,是一种思想与境界。”“人生风雨路,路上多曲折,体会人生路上的心酸与甘甜多在风雨时;见证人生路上的成败与得失,总在风雨后……”“做人应该正直、虚心、向上。”
《清水文集》中有8篇“嘴馋也快乐”的系列文章。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嘴馋”好吃又善做吃的经历,重点叙述了在吃中成长、长知识的过程。吃不仅是滋养身体,更要吃出友情、亲情和恩情。在吃中感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关系。通过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看清自己在社会和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吃与做相结合,创造并分享饮食文化。作者指出:“嘴馋并能吃到,是别人给予的快乐,这种快乐仅仅是吃出来的;会做并乐于做给别人吃,你不厌其烦地让别人尝试嘴馋,才是吃与做所能给予的真正快乐。”作者不仅会吃会做,还讲述了自己学习做吃的经历和几道拿手菜的做法,如“可乐鸡”“胡椒牛排”等。笔者按书中的讲述,学会了做“可乐鸡”,分享了吃与做的快乐。正如作者所说:“每一次的口味儿都不尽相同,但那份快乐总是相同的。或许可乐鸡的确令人喜欢,但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比,那不过是个载体,一个能带来快乐的载体。”
大爱无疆,大响无声。在《有爱就有方向》《我的父亲》《母亲的微笑》《为母亲喝彩》《老婆上火了》《儿子长大了》《朋友相悦》《好女人养心》等篇章中,展现了作者对爱情、亲情、友情丰富而深沉的理解与感悟。他奉行以孝为先、以善为本、以和为贵的原则,在家庭、社会和职业的舞台上,自编自演着一出出丰富而生动多彩的人生喜剧。作者有着深刻而精辟的观点:“人生没有结果,过程就是一切。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懂得报恩。”“当我们在千百万个路过者中感受到心的颤动时,往往会用‘缘’去定义,但我们应知道‘缘’并非几千年的修炼,不过是兴趣所致!”“生活给予我们的是公平的,不会因你而多,不会因你而少。因什么让我的生活知道了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有你,让我懂得了生活……”
《清水文集》的书名与内容相互辉映。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思想情感清澈透明,如山间丛林中的露珠雨水,汇聚成涓涓小溪,汇入江河,奔向大海,给人以鼓舞与震撼。作者在文集《结束语》中说:“这池清水,源自于前辈的无私给予,朋友的平等关爱,事业的倾情震撼。舀上一瓢,便走进了我的心底。品读之后,便看透了水中的浑浊与清爽!”此语,对文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正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所言,鱼在太清的水中无法生存,人太精明则难以交到朋友,会受到孤立而失去生存空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的社会生活与心灵情感世界并非至清至纯。因水浑,我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因私心杂念,我们要“清心寡欲”;因对爱与情的理解与包容,我们常常要“难得糊涂”,甚至要去“浑水摸鱼”。《清水文集》正是作者用智慧与行为,让浑浊的社会生活与复杂的心灵情感不断沉淀、过滤、净化,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澈的心灵,清白为人做事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