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苏轼的八首秋词,带你领略秋天的八种味道!

教育   2024-10-28 17:10   广西  

在大文学家苏轼眼里,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他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关于秋的诗词,每一首都有一种属于秋天的独有味道,下面让我们一起品味!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达观的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

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东坡就是东坡,即使在萧瑟的秋日,他依然高昂,你看他怎么说:不用悲愁,我身强体健,能吃能喝。发那悲秋的哀叹作甚。


这首词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高昂的调子,实在可贵。东坡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沾沾自喜,从而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千百年来,鼓舞了许多人,令人可敬。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孤独的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苦闷的

《行香子·秋与》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
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这首悲秋之作,写于作者晚年。


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基调哀伤悲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融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为一体,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愁思的

《菩萨蛮·秋风湖上萧萧雨》

秋风湖上萧萧雨。
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上片写天意留人,然后推进一层刻画作者内心活动,即使今日留得友人,明日行者终当行,那情景仍然令人肠断,所以今日留君终是徒然。下片借佳人泣别再写离情,最后写送行者比行者更加伤心。该词用第三人称写法几经转折,将离别情思表达得委婉曲折。


全词无一处直接抒写苏轼自己当前的离愁,苏轼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但又无处不渗透了苏轼浓重的离情别绪。苏轼在对实际生活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选取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出奇制胜,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矛盾的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这是一首专写词人人生与思想发生变化时的心态词,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


全词通过描写秋夜秋风秋月秋冷秋思来渲染词人的秋“愁”,细腻地展现出了心理的变化,是苏轼漫漫一生中心理历程的一个缩影,被人称为“心态婉约词的成功尝试”。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怀念的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该词上片写登临远望之所观所感,通过对所观景象的描写,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下片借登高宴饮来抒发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这与苏轼别的词中所发出的“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未转头时皆梦”、“古今如梦,何曾梦觉”,“君臣一梦,古今虚名”等慨叹异曲同工,表现了苏轼后半生的生活态度。


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这种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双重心理,在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遗憾的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苏轼与胞弟子由感情深笃,离别后经常思念。这一夜,作者又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作者的好梦。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各一方。他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已经“无觅处”了。


○苏轼笔下的秋天,是绵长的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苏轼自故乡四川眉山沿长江返回朝堂,行舟至荆州之前,见长江两岸深秋季节的景色写下该词。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


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明月照耀着千里广衰的沙原。


全词即景抒情,如行云流水,“望”字是整首词的“词眼”。先是远望山色,既而仰望空中晚霞,再是近望地上寒花,进而平望远林村舍,最后着眼于南望故园,思乡之念,悠悠绵长。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重要提示

「 各位小记者及家长请注意!」


从2023年1月起,晚报小记者的稿费不再以稿费单的形式发放,而是直接打到作者的银行卡上,请大家注意查收


小记者可以把自己的文章发送到柳州晚报小记者邮箱lzwbxjz@163.com,即有机会在《柳州晚报》小记者版、《柳州晚报》小记者专刊及小记者公众号上发表。来稿请注明姓名、学校、班级、小记者证号、联系电话、开户银行、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须与银行开户人身份一致)。





合作双赢

「童眼看世界,发现不一样的美」

期待经验丰富的教育、旅游、娱乐等商家

与我们合作,双赢发展。

招商合作热线

13977228642(解老师)

13788470964(姬老师)


栏目策划 柳州晚报

责任编辑 廖怡

统筹:李咏梅

执行总监:解幸

信息来源《柳州晚报》等


更多资讯

请关注柳州晚报小记者

「童眼看世界,小手写芳华」

长按图片识别可关注



柳州晚报小记者
柳州晚报小记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