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速递 | 高职护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实施对策思考(整理自《中华护理教育》2024年第10期)
学术
其他
2024-11-08 18:08
北京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该文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基本内涵出发,全面分析新时代高职护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面临的现实诉求与挑战,综合思考其实施对策,为切实增强高职护理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高职护理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新时期高职护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欢迎关注。在护理领域中,“岗课赛证”中的“岗”是指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有关岗位,以及岗位技能需求,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与价值皈依;“课”是指护理专业课程及教学体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基础,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赛”是指各级各类护理技能大赛,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推动力;“证”是指护理职业技能相关证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标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其“育人”是目的。而“综合”需要4个要素之间的融通来实践。具体而言,将护理职业岗位需求与课程改革相融通;将护理技能大赛资源和标准与课程教学相融通;将职业技能证书标准与课程内容相融通。即聚焦“课”的载体,实践“岗课”融通、“赛课”融通、“证课”融通,形成以“以岗定课、以课育人、以赛领课、以证验课”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新机制内涵。二、高职护理专业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现实诉求1.大健康背景下护士执业发展呈现新需求
在大健康理念推动下,护士执业发展面临深刻转型。护士岗位从过去局限于医院和诊所,逐渐向社区、家庭和养老机构等拓展。岗位领域不仅涵盖临床护理,还包含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健康管理、预防保健等。护士角色也从传统的疾病护理转变为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其工作职责从临床疾病护理扩展到“促、防、诊、控、治、康”的全面健康照护领域。为适应大健康背景下护士岗位、角色与职责的新要求,护士岗位能力也在不断根据相应的需求进行调整。2.数字化背景下护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面临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与治理的关键议题。这对护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首先,护理专业需要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传统课程设计以知识的纵向关联为基础,往往采用线性逻辑,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在新要求下,将数字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依据课程谱系、单元主题和知识节点,开发出符合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将是护理专业改革的重要任务。其次,护理专业需要重构以岗位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内容。随着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服务的融合日益深化,传统护理课程内容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匹配度有待提升。因此,必须重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其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同步性。第三,护理专业需创设基于数字化场域的教学组织形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教学方面的创新,远程教学、混合式教学及人工智能(AI)课堂等新型模式优化了学习环境,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然而,这也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护理专业需要构建人机协同的评价机制。传统教学侧重教学结果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学生成长性评价。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评价改革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全面采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形成精准学习画像,推动过程性、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推动下,高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正在经历变革。过去主要关注实战化、国际化和技术化的技能竞赛体系,现更加关注岗位需求、课程内容及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紧密结合。这一变革包括从对选手单一技能考查,转向综合技能评估;从技能考核拓展到对综合素养(如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的考查;除考核选手专业核心能力之外,更加注重其多元素养的评估。这一变革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赛项体系发生改变,赛项标准进一步深化,例如,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从省级竞赛逐步升级到世界级技能大赛,赛项标准走向国际化,护理教育与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的融合更加紧密。同时,职业技能赛项的内容发生拓展,由护理技能拓展到健康照护、养老照护、婴幼儿养育等多个领域,这不仅提升了对人才培养的专项技能要求,也是对社会老龄化、家庭健康等社会需求的积极响应。此外,职业技能竞赛中引入的数字化技术也对传统技能竞赛提出了挑战。例如: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引入了虚拟仿真赛项,这不仅是对选手的专业核心技能的考查,也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临床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
近年来,随着护理工作新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需求变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及重点、考试题型也不断发生变化,表现为题型多样化、考核形式信息化、考试内容广泛化。考核重点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之外(基础医学知识相关题目增加),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识记题目减少,应用型题目增加)、职业综合素养的考查(护理人文、伦理及法规等知识比重提升);而考核题型和考卷的变化也体现了其对学生的信息化素养的考查。护理职业技能相关领域证书的出现(如老年照护、幼儿照护)也提示着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面对更多的健康护理岗位,学生需要具备既深又广的专业知识,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技能及职业素养。因此,护理职业教育需要深入分析证书中的范围、重点及考核方向的变化,将其深入地融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1.加强理念重塑,提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意识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我国本土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标志着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显著增强,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入理解其理念内涵是实践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前提。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组织系列学习培训活动,从教学目标、过程、内容、评价及方法等角度出发,理解掌握包括以岗定标、以教适岗、以赛融教、以证测学、以学定教在内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基本内涵、时代价值、逻辑特点及根本要求等,以确保全体教师形成“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教育改革发展方式的理念与共识。2.强化标准引领,构建“四链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在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发挥标准引领作用至为关键。高职院校应组织研究并制订完善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相一致的实施机制和措施,联合行政机构、企业、协会等分析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同时结合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技能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共同制订并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以此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实施提供基础性和引领性支撑。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方案制订为例,高职院校可联合行业,基于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及人才链的“四链融合”模式,秉承“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的教育理念,通过动态掌握学生就业数据,以了解产业链和行业人才需求,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根据产业链的变化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确保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依据岗位需求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实现人才链与教育链的对接(图1),以此可制订符合产业需求、行业变化、岗位要求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方案,从而最终实现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3.重构课程内容,推动“岗课赛证”融通课程改革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最终要落在课程重构及课程改革的实施层面。从本质上讲,“岗课赛证”起源于“岗课对接”,即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引导职业教育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是核心载体,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必须以岗定课,课程模式必须对接“岗赛证”的要求进行重构。4.重塑执教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
教师是技术革新与职业教育的关键,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具备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能够顺利推行的保障。以“岗”为中心,“双师型”教师需要紧随产业发展、行业变化、岗位需求更新专业知识体系;以“课”为本,“双师型”教师需要将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作为个人储备基础,具备课程重构及课程改革、实施的能力;从“赛”的角度看,“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参与教学能力比赛及职业技能竞赛的能力,包含专业相关的赛项中所需的企业知识、专业技能、核心素养等,自身能参与大赛并取得成绩,能够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并取得相应成果,积累相关资源;以“证”为标,“双师型”教师需要拥有护理职业相关证书,包含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并具备相应领域和级别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更重要的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能将这4个要素在育人实践过程中的融合贯通能力,将综合育人落到具体教学实践中。5.强化实施保障,打造一体化实训基地
高职护理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其中,实训教学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模块,实训项目是实践教学的核心载体,实训教学平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另外,实训基地所提供的实践环境及专业设备工具,是学生融合理论与实践、增强实践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中介。因此,为促进“岗课赛证”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综合育人作用,高职院校应集中力量,积极建设集“岗课赛证”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在进行基地建设时,学校可与行业、企业联合,基于数字化教育背景,深入对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照护课程改革教学需求,建设理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使基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具备虚拟仿真训练、虚实结合练习、智能考评、情境模拟、思政教育、研创服务等功能,可以为“三教”改革、技能人才培养、双创人才培养提供支撑,能承担校内教学、技能竞赛、职业证书考评、社会培训等多重任务,具备产、学、研、创、赛、服等多重功能,为实践“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提供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