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年仅60岁,河南省肿瘤医院名医黎海亮去世

学术   2024-11-14 19:02   河南  


昨日,据澎湃新闻消息,从中国抗癌协会等相关方面获悉,我国知名放射介入专家、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黎海亮教授,于2024年10月26日,因病抢救无效在郑州逝世,终年60岁。


黎海亮教授去世的消息发出后,大家纷纷哀悼黎教授!



据中国抗癌协会方面介绍,黎海亮教授1987年毕业于原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并于同年加入河南省肿瘤医院,从事肿瘤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工作。


1997年8月担任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副主任,2002年11月担任放射介入科主任,2013年4月担任医技医学部主任,2016年被评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1年荣获“中原名医”。2022年8月担任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24年10月26日因病抢救无效逝世。


黎海亮是河南省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国内著名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介入医学专家。在国内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消融治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以及河南省多个学术任职。



黎海亮为我国介入治疗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全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经皮经气管穿刺活检等技术。其开创性的针对门静脉癌栓的粒子植入治疗取得丰硕成果,写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黎海亮教授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还专注于肿瘤的介入治疗和影像诊断,擅长肝癌、肺癌、肾癌等肿瘤的介入治疗,他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主持撰写了X线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专家共识。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奖。他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获批多项国家专利并实现临床转化。


黎海亮教授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更是以一颗赤诚之心深耕肿瘤消融治疗领域,联合范卫君教授、叶欣教授等国内知名消融专家创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委会并担任首届主任委员,引领高危部位实体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并参与国内多项肿瘤消融专家共识撰写,同时主持撰写了X线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专家共识。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奖。他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获批多项国家专利并实现临床转化。


2018年,黎海亮曾荣获首届“河南最美医生”提名奖。



总而言之,黎海亮教授的去世对于我国介入治疗学的发展也是无法接受的悲剧。


大家都知道,培养一个医学专家多么的艰难,从读大学开始,至少得5年,才能大学毕业,再读研读博,大概又得10年左后才能从理论上毕业,然后进行临床实践,又得至少10年,才能在医术医技上有所建树,然后,想达到专家教授级别,又得至少10年,前后加起来得35年的努力拼博,大概到了55岁——60岁,才是医生最吃香,最厉害的时候。


而放射介入专业上所有建树的医生更为稀缺。根据《中国介入医学白皮书(2021版)》的调查数据,介入科室负责人中96.75%为男性,年龄分布以40~49岁阶段最多,达到了45.67%。在1345家医院中,共有介入医师8716人,平均每家医院6.48名。这表明介入科医生的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中可能更为紧缺。


此外,介入医学作为新兴临床学科,其发展依赖于高质量的临床循证和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严格的介入规范化诊疗和培训。这进一步说明了介入科医生不仅数量稀缺,而且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介入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微创治疗方式,可以让患者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只通过在皮肤上做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通过人体原有腔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局部病灶进行诊断和治疗。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介入科医生通常要暴露在影像设备的射线中,所以介入医生要穿上几十斤重的特制衣服以防射线辐射,每一台手术下来都汗流浃背,介入医生更是自嘲为“铅衣人”。


尽管如此,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射线下工作,介入医生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射线伤害。


小编希望每一位医护同行们都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该休息就休息,只有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才有更多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希望黎海亮教授,一路走好!

来源:澎湃新闻、掌上医讯
责编:花花
声明:*本文仅提供信息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医伟达
专业医学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