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
金鸡湖美术馆在展厅现场举办论坛
回响与未来——“认知图绘”展览对谈
艺术评论家李小山
艺术家管怀宾、王晓东、
叶鸿平、张岚军、周啸虎
策展人郑闻先生及其他艺术机构代理人
共同出席了论坛
嘉宾们就创作表达与探索路径
文化艺术的当代转型与全球化交流
等问题展开精彩讨论
对话由青年策展人张雨卓主持
本次论坛以展览“认知图绘——
缘起苏州的六种艺术形态”为契机
邀请众大师们与观众共话艺术美好
策展人郑闻在对谈开启前
为观众们率先介绍了本次展览
让大家在聆听艺术家的深入讲解前
对该展览拥有一个丰富的了解
▽
“本次展览邀请的六位艺术家,都有共同求学于苏州的经历,后在各自领域发展出高度成熟的艺术体系与艺术成就;而本次展览的主题“认知图绘”(cognitive mapping)概念也是由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美国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理论家)提出的空间美学理论引申而来的。这个概念来源于认知心理学术语“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又进⼀步发展为个体与社会、国家与全球、主体与意识形态、资本与跨国空间等更为宏观的空间理论。“空间”也是一个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多个领域的概念,在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多种大型雕塑、大型装置等丰富的艺术形式。这次的论坛主题“回响与未来”,也是对艺术家们创作生涯的一次阶段性总结。”
随即
各位嘉宾分别从各自的艺术创作实践
及对艺术案例的观察出发
在创作理论、实验方法、探索路径等方面
和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分享
我从金鸡湖美术馆建馆以来就与美术馆有过多次展览项目的合作,之所以能有这么深厚的渊源也与我在苏州起步并长久以来从事艺术的学习经历分不开。后来我有一段去日本的学习经历,我去日本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从事艺术教育的角色,如何从“他者”文化中回望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我艺术创作的发源。苏州作为东方传统士人文化的代表,园林是一个很强的符号,园林的四季、园林的形式以及它传递出来的美学概念,都是我在对文化溯源的探索中发现浸透、埋藏在我血脉深处的,园林无论作为视觉形式也好,作为创作内容也好,都是一种传承有序的混合艺术。
结合最近我外出学习、参展的经历,我认为要想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要多与优秀的人产生碰撞,碰撞才会有“回响”,这也非常契合今天的论坛主题,只有多交流、保持敏锐的感知以及对社会深度问题的拷问的习惯,才能做出好艺术。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在心中建立的艺术史坐标,不必要求很多,但一定是能够带来深刻影响的作品,在这个基础上要多思考、多实践,艺术创作语境的表达与艺术家对材料的处理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创作灵感也是在上手状态中产生的。
我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自己的一些摄影、油画、装置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基于我日常对生活的观察、对情绪的捕捉以及在参与艺术创作实践中对实验方法的摸索产生的灵感。我认为艺术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将一种艺术的思考带入生活、保持一种艺术创造的态度去生活就是艺术家做的事。非常感谢金鸡湖美术馆举办的此次展览,在丰富的艺术交流活动中推动了苏州艺术事业的发展。
其实苏州的艺术氛围非常浓厚,在苏州也存在许许多多的青年艺术家,金鸡湖美术馆包括苏州的许多艺术机构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力度是我觉得苏州艺术文化事业做得非常好的一方面。
苏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水墨传统非常深厚,有着非常多的人文历史资源。我们从一开始接受的美术教育也是学习传统的国画技法,精通这一作画技法从一定程度上也就成就了所谓的绘画底子,但是拥有这项技能之后,在看到那么精美、宏大的古人的国画作品时,我们往往会感到畏缩,不知从何入手、如何下笔,战战兢兢怕出错。我的创作之路也就是从这种状态开始的,遇到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我的“开窍”契机也正是在这种时候,在“瞻前顾后”的忧虑中一定的“反叛思维”占据了主动,一下采用了颠覆性的创作方法,我突然发现这种情况下的创作状态才算找到了感觉,从敢画到想画,对创作的理解才到达“恍然大悟”的境界。
我在八十年代看过一个纪录片,阿波罗宇航员在38万公里外月球上仰头看见悬于茫茫宇宙黑暗中的巨大地球,那种感受令我十分震撼。多年后,约在2000年我曾驱车去藏区采风,当越野车在盘山公路行至海拨4000米雪线以上时,在道路的转角处忽现一块近在咫尺的巨大岩壁,那种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自然景象再次带给我震撼、敬畏,那是“全景效应”和巨物带来的压迫感。在过去的四年间,国内和国际形势波澜壮阔,我常常思考在这种情境下艺术家该如何自处?我认为,艺术家需要用图像视觉表达庞杂的信息,于是我在创作实践中追求以尽量大的信息密度去创作。
有趣的是,今年七月我在纽约大都会体育馆看美洲杯半决赛时,现场8万观众形成的人浪再次让我感受到震撼,人声势头犹如海啸,当8万人一齐跺脚时,对钢筯混泥土建筑所施以的力量使现场如同正经历三级地震。我身处其中,再次思考这种情境下如何抽离自身,以艺术之视觉去表达这份波澜壮阔的图像景观。最后我认为,如何能够把灵魂上的“震撼”转换成视觉图像就是艺术家的毕生追求。
我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和生活几十年了,可以说是见证了园区的发展,从无到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在之前我也更多地参与到园区的城市建设中,为一些政府项目做公共雕塑。现在园区的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这与政府在最初的城市规划及后来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营造生态环境文艺氛围的理念分不开,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艺术的融入,我创作的一些雕塑作品就矗立在园区的各个角落。
不同于前期奔忙于公共艺术项目的建设,现在我退休回到乡下,过起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乡下的日子是悠然、缓慢的,这也让我对农事活动燃起了兴趣,我发现农民在摆弄、修剪果树,尤其是“嫁接”的方法特别像我们创作雕塑或思考技艺改进时使用的方法,因此我开始向他们学习:如何将种植、培育做得更美观的同时,也更实用、产生最大收益,这是农民的智慧,也是艺术探索的道路。
我创作的影像作品可以被称为“全景蒙太奇”或是“剧场蒙太奇”,也就是探索一种关于技法的方法论,再形成关于技法与方法论的认识,因为艺术创作创新的前提是习惯性的方法不能被满足。出于这种需求的艺术家可能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追求感性的突破式创新,一种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创新,那么我是居于二者之间。我对艺术创作的认识论或者说思考并非出于传统美术教育中的提问“想要表现什么?”也就是“画什么”的问题,而是关乎对“工具怎么使用?”也就是“如何做”的问题。
我在作品中使用的“朱砂”是源于贵州、湖南一带形成了几千年的材料,关于“朱砂”在《天工开物》中也有详细介绍,“朱砂”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很丰富的涵义。恰好最近我也在跟进探究“颜料地理学”的议题,在苏州走访了一位国画颜料制作的非遗传承人,因为我认为艺术媒介本身就很有表现力。
我以一位以作品震撼到我的艺术家为例,那就是安塞姆·基弗,基弗的作品中有深远的文化记忆、身份和历史,更广泛的知识,承载着世界的伤痕、生活的伤口,无论从材料语言中的地质纹理还是对作品形式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我想都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与垂范——该怎么做当代艺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没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统一的标准检验的艺术无法被放在一个系统中比较,这也就意味着艺术家个体如果闭门造车,作品将没有任何价值,对艺术史发展的推动也是无稽之谈。
刚刚李老师谈到了创作艺术的标准以及艺术家个体价值和时代共同体的关系,我认为非常精彩!我最近关注的德国观念论也是非常强调“否定”的价值,考察“优秀”的目光要先从事实的反面去看待,在“对世界进行注视”前,要先将目光牵回我们自身。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我想正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约瑟夫·列文森在“儒家思想与现代性”话题上所区分的那样,东方和西方哲学的思想特征泾渭分明,如何看待“人”的价值与地位、如何站在民族和时代立场考量创作是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共同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嘉宾们的精彩分享
论坛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
主持人张雨卓对本次对谈进行了总结
并为大家留下丰富的互动时间
观众们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到了更多
关于艺术创作、艺术观念与思考
以及艺术家背后的故事
听了这么多学问道理
总得来现场亲眼看一看作品吧!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日
快来金鸡湖美术馆一窥艺术的秘密花园吧~
责编:徐晓燕
审核:毛薇薇
审签:戚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