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凝心聚力打好国际传播“特色牌”

文化   2024-10-09 11:12   北京  


今年8月底,位于成都西部文化产业中心二楼的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迎来了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外宾们通过PPT、视频、海报等媒介形式深入了解“灵感中国Inspiration”国际传播旗舰视频平台,其“古蜀文化、旅游地理、川菜美食、动漫网游、国潮中医、现代艺术、科幻传奇”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引得外宾连连称赞。


8月31日,来自巴西的21名媒体记者走进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近距离了解“熊猫客厅”“灵感中国”“熊猫指南”等中心亮点工作。这是“巴西熊猫客厅”成立以来,中心迎来的首批巴西媒体代表团。四川国际传播中心 供图


“四川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好故事,演绎出源源不断的新闻选题和原创精品,成为主流媒体做好国际传播的内容宝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陈岚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成立两年多来,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稳步接入集团全媒体系和平台,从选题联动到采编协同,从AI技术共享到智慧媒资管理,以技术赋能为发展支撑,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构建起“国内国际双赛道双循环双驱动”的大传播模式。


从哪里来?

整合资源构建大传播模式


川报集团于2021年年底启动建设四川国际传播中心,2022年3月挂牌成立,集团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定期组织召开国际传播专题会议,将国际传播工作纳入集团年度重点工作项目清单,统筹集团内外技术、资金、项目、人才资源支持;集团总编辑李鹏兼任国际传播中心主任,组建集团层面的国际传播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为快速做强做大,川报集团2023年对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和看四川杂志社进行整合并实施全员竞聘,同时将集团内多家媒体的境内外传播渠道进行整合,让原本分散于不同单位的政策资源、平台资源、外宣资源和市州资源、媒介资源、垂类资源、海外资源等握指成拳。


“我们把打造重点拳头产品作为跨部门、跨单位整合资源团队的有力抓手,以国际传播旗舰级视频平台‘灵感中国’为样板,创新构建了‘一个品牌、多点生产’联动运行模式。”李鹏介绍,川报集团从11个单位(部门)抽调精锐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和拉片培训会,严格落实选题、分工、排期,还设置专门资金用于考核激励。核心制作团队和运营团队由国内和海外的新媒体记者编辑共同组成,使原创精品既能内外兼顾,又能里外开花。


通过跨建制的机制创新,保证了“灵感中国”原创视频每日更新,传播实效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探索出一套国际传播视频生产与流量运营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在全集团培养了一批懂国际传播的全媒编导人才和内容运营人才。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携手川报集团直播团队推出《我和冰墩墩有个约会》冬奥会城市观光英文直播活动,获组委会新闻发言人推介。同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川报集团整合内外宣力量组成前方报道组,联合生产双语视频《背着2岁幼童,消防员攀越百米滑坡带》,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转发。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四川日报全媒体和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派出由17名记者组成的报道组,兵分四路深入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11个国家开展全球调研行,寻找丝路新故事,全网传播量超1.3亿,系列视频Vlog报道获各国外交官点赞转发。今年4月,顶流熊猫“福宝”从韩国回川,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携手川观新闻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推出两次全球直播,顶峰时有20万韩国网友同时在线,后台直播间配备韩语同声传译回答韩国关切与质疑,及时辟谣以正视听,单场直播累计观看量达272万,拉动海外账号直接涨粉超50万。


砸哪些钉?

一体生产实现集约化发展


渠道、资源、人员有了,如何锚定主责主业压强投入?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坚持“文化为魂、视频为体、年轻为态、故事为本”。


立足中华文明做全球传播,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不仅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线系列IP栏目和互动活动,还在墨西哥、法国、新西兰、巴西、智利、埃及等多个国家落地古蜀文明数字展、四川中医药海外行等活动。因古蜀文明术语库建设等成效突出,连续两年入选对外话语创新平台建设优秀单位。 


以视频化叙事打破文化隔阂,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推出沉浸式直播CityWalk、网络微综艺、慢直播、Shorts、Vlog、数字人等多模态、轻量化视频类产品。其中既有整合集团力量、紧扣出海热门领域打造的国际传播旗舰视频平台“灵感中国”,也有小而美的热点策划,比如成都疫情封城期间采取视效还原手法推出的辟谣产品They’re in Hope, not in Trap等,有力揭批了海外博主“阴间滤镜”,用魔法打败了魔法。积极拥抱网游、网文、涂鸦、非遗等“亚文化”“酷文化”;比如2022年起就联合全球知名游戏《我的世界》,邀请海内外10多所高校的游戏开发团队创作以三星堆为设计灵感的沙盘游戏场景,精准影响海外“Z世代”。


讲好中国故事,做有温度的国际传播。以斩获多个奖项的《与国家公园同行·野牦牛》为例,四川国际传播中心通过讲述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国家公园土生土长却有着“西海岸”口音的年轻网红“@Wild牦牛”的故事,巧妙切入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议题,引发海外网友强烈共鸣。


讲故事最忌自说自话,坚持“他者叙事”,四川国际传播中心除持续邀请外国驻川渝领事机构官员出镜,还先后发展世界首位黑人中医博士迪亚拉等近20位全球巴蜀文化推荐官、近500名国际拍客,聚合740余名海外大V;积极组织海外大V、全球拍客等参与选题内容传播,常态化开展海外大V四川行、走读四川等“请进来”活动;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50余个国际组织机构建立合作机制。


坚持技术为要,发挥作为中西部首家“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智媒技术开发应用优势,川报集团打造“纵目云”国际传播智能技术平台,赋能市县、行业快速提升国际传播质效。由院士牵头,与中国电科三十所等机构合作建设的全媒体重点实验室,设置国际传播子课题项目,大大提升了AI主播、视频翻译、AI改写等能力。


坚持百川出海。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不仅与人民网等央媒联合设立国际传播融媒工作室,携手市州、区县发起“全球陪伴计划”,更坚定走出去探索海外新空间。今年已联合快手在巴西圣保罗设立首个“熊猫客厅”,年内还将力争在法国、德国分别设立“熊猫客厅”。通过促进宣传、外交、经贸、文旅等领域协调配合,推动部门、地方、媒体、智库、企业、高校等主体协同发力,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到哪儿去?

智能运营实现精准化传播


“一国一策”“一地一策”,精不精准,有没有效,自己说了不算,数据会说话。


一是坚持数据导向,探索精准传播。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以海外“Z世代”年轻人群为主要目标,年轻人在哪,就要去哪跨界抢流量。从去年开始,联合中国在海外最火的手游《原神》,把三星堆元素植入到游戏里,70%的海外玩家领取了三星堆道具;推出了多语种游戏角色讲文物等系列视频、动画,在游戏、二次元等新兴社区抢到流量,获得了1300万播放量;还依托数字文创产品推出“三星堆漂流瓶”活动,日本、巴西、韩国、智利等国多名外交官参与联动,吸引驻在国网民互动抽奖,海外流量突破3亿,有力推动三星堆文化出海。


二是坚持差异表达,实现同频共振。当前国际传播领域存在过量的文化、美食、非遗、考古、历史、美景等内容,海外渴望看到的当代中国,比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民主等内容供给不足,需要以“真实输出”来实现全球性“议题共振”。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精心策划推出视频谈话节目《Bizbate从何说起》,深度聚焦美国大选、耶伦访华、数据安全、TikTok被禁、新能源汽车出海等全球最热话题,两次登上X平台热门趋势榜。一次次主动地在国际传播中营造话题、设置议题,练就了一支面对西方国家舆论陷阱时敢斗争、能发声、会反击的内容小分队。


三是开发创新应用,拓展传播场景。服务好外籍人士的资讯和办事需求,也是国际传播的有效方式。今年,成都的外籍人士出入境人数同期增长了6倍,很多外国人在海外账号私信说想来看熊猫,四川国际传播中心顺势推出“PandaGuide熊猫指南”外籍人士一站式资讯服务平台,帮一对西班牙大V四川探访熊猫并推出探访指南,刚发出去就有13万海外播放量。今年以来,PandaGuide作为一个端口,整合四川省涉外服务资源,以系列“扫盲视频”手把手教外国人如何在川在华租房、就业、看病、留学、经商、考驾照等,甚至教外国人如何在中国领证结婚,以“传播+服务”的方式,交了1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依托‘国内国际双赛道双循环双驱动’的大传播模式,我们牢牢抓住技术机遇,持续创新话语体系,积极拥抱多元主体,稳步提升系统布局和系统集成能力,以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的特色探索,向失衡、板结的国际传播权力格局发起冲击,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作出主流媒体应有的贡献。”李鹏说。  



编辑:刘子靖

审核:杨为民
 

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致辞

● 

四川:发挥天府融媒优势宣传好全会精神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管理部门、图书、报纸、期刊、数字出版、音像制品等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