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不同视角,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职场   2025-01-12 06:02   北京  

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我们通常用资产负债率代表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代表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01

资产负债率不同视角‍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资产负债率决定了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构成指标之一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越高,权益乘数越高。如果企业有利润,则净资产收益率就会更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增强。如果企业出现亏损,则净资产收益率就会更低,企业会承受因高负债所带来的更高的财务借贷成本。

尽管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看似简单,但在分析时只有从不同使用者的角度去解读,才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对投资人或股东来说,资产负债率较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好处。从经营者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在不发生偿债危机的情况下,尽可能达到更高。

02

债权人视角‍


从债权人的立场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各种融资方式的安全程度以及是否能够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50%以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如果股东提供的资本与企业资产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企业的风险主要由债权人负担,这对债权人来讲是不利的。因为企业的股东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一旦公司破产清算,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账面价值。所以如果此指标过高,债权人则可能遭受损失。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时,表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非常大。因此,债权人希望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这样企业偿债有保证,融给企业的资金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破产拍卖时的售价可能不到账面价值的50%,因此如果资产负债率高于50%,则债权人的利益就可能缺乏保障。各类资产变现能力有显著区别,房地产的变现价值损失小,专用设备则难以变现,存货往往要视具体情况和类别而定。银行也是根据资产变现能力这个原则开展企业信贷业务的。一般房地产在银行可以抵押贷款到评估市值的70%,而机器设备往往很难贷到款,存货则要视具体情况和类别以及市场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后而给予贷款额度。

通常情况下,银行偏爱资产质量良好、信用状况良好、财务信息披露透明以及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因此经营及信用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和国企颇受银行欢迎。通常情况下,银行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一般不会和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企业开展贷款方面的业务合作。

03

投资者视角‍


从投资者的立场看,由于企业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投资者所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资本的利率,即借入资本的代价。假使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利息率,投资者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增多,相反,如果全部资本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那么投资者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减少,对投资者不利。因为借入资本所产生的多余的利息要用投资者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因此从投资者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入资本利息的前提下,投资者希望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好,这样投资者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增多,否则反之。

“债台高筑”对于企业而言,到底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负债率一定要低;公司负债率越高,你的投资风险就越大。在他老人家看来,好公司是火,高负债是水,而太多的水会浇灭掉欲燃的火。美国《财富》杂志总结《财富》500强企业,也得出结论:这些公司相对于本身能够支付利息的能力而言,负债很少。

不过,企业股东也常常采用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来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利益。在财务分析中,资产负债率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否给企业经营带来正面或负面影响,关键在于该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是否大于银行利率水平。当银行利率水平固定时,企业的盈利水平较高,股东就能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财务杠杆就发挥了回报率放大的功能。当企业的盈利水平低,股东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时,财务杠杆在此就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发挥了负面作用,抑制了企业的成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低,借债资金利用率没有得到高效运作;企业没有重视内部经营管理,没有将有限的财务资源投资到企业最具有竞争力的业务上。

以闻名于江湖的“温州炒房团”为例。2007年,温州炒房团登陆上海,对上海市中心的几个楼盘进行大规模的收购。他们的购房资金基本都是从银行抵押贷款借入和民间募集的。温州炒房团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00%。大致的融资模式是,80%的资金来自银行抵押贷款,利率为5%~6%,源于当时银行推出首付二成和贷款利率优惠的政策;20%的首付款来自民间私人集资,募集资金成本超过年化利率20%。短短一年以后,上海的房价几乎涨了100%。温州炒房团的总资产利润率远高于借款成本,财务杠杆发挥了巨大的乘数效应,温州炒房团的投资回报率自然更高。这就是温州炒房团的商业模式,也是财务杠杆的完美应用。

04

经营者视角‍


从经营者的立场看,如果举债数额很大,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融不到资金。借入资金越大(当然不是盲目的借款),越显得企业活力充沛。因此,经营者希望资产负债率稍高些,通过举债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获取较高的利润。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通盘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率制订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两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做出正确和恰当的决策。

事实上,通过解读和分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指标,可以读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的不同态度。有的公司资产负债率很高,是主动为之,代表的是一种扩张的野心,既然看好前景,那就不惜大举借债,大笔投入,当然,这也要看公司管理层的眼光是否准确,在上市公司中投入资金打“水漂”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然而,有的时候上市公司负债很高,是被动接受,代表的是一种生存压力。

举个例子,首开股份是北京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公司2017年中期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了下降,且幅度不小。其中首开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12亿元,同比下降了10%;净利润接近3亿元,同比下降了66%。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高负债。

自2013年以来,首开股份显示出十分积极的扩张态度。首开股份的高管曾公开表示,将积极参与北京地块的竞标,重点加大京内土储。但北京不断高涨的地价给地产公司带来的资金压力也不可避免,这使得公司负债率本来就不低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2013年,首开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83%,同比增长了3%左右。而让外界耿耿于怀的是,2013年实现净利润13亿元,但年内的利息支出却高达32亿元,超出净利润的2倍还多。从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出,首开股份的利息支出进行了资本化的处理,而有一部分进入了存货。

2015年和2016年,公司在北京地区的项目毛利率从51%降低至45%,北京以外地区的项目毛利率从30%降低至25%。一方面公司的毛利率、净利润在下降,另一方面公司的各项成本却在攀升。

自2016年以来,全国大范围地严管楼市以及收紧银行贷款,首开股份不得不借助多种形式的融资进行及时“补血”,希望以此扩大融资,改善现金流状况。

从公司2017年年中报数据来看,首开股份获得各银行金融机构授信总额有866亿元,已使用银行授信总额为404亿元。也就是说,首开股份当年累计新增借款已经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20%。


一直以来,首开股份负债率均处于高水平。2013~2016年,首开股份的负债率常年在80%左右徘徊。以2017年年中报数据来看,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13%,相比去年同比增长1.53%,本期内带息负债和其他应付款及预收账款大幅增加,甚至包括“永续债”。

永续债,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明确到期日的债券,投资者购买永续债可以定期获得利息,但本金却是由发行者自主决定何时赎回。永续债在国外存在的时间很久,但在国内被认可却是近些年的事情。恒大是房地产行业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着恒大试水永续债,各大地产企业也纷纷跟进,一时间,永续债成了一种炙手可热的融资方式。

首开股份于2015~2017年发行了永续债。永续债拖累了首开股份的盈利,从首开股份2017年年报数据中可以看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约为19亿元,而永续债占据公司净利润大约为5亿元。在不断加码的楼市调控政策下,公司的库存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到首开股份的回款,增加了开发成本。

尽管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首开股份财务杠杆仍不属于高危区域,但是其财务压力较大,财务杠杆仍然过高,需要加速去杠杆回笼资金或再融资支持。

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中,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从什么角度分析,债权人、投资者(或股东)、经营者各不相同;也要看国内外经济大环境是处于顶峰回落期还是见底回升期;还要看管理层是激进者、中庸者还是保守者。所以针对资产负债率而言,并不存在统一的标准,但是对于普通企业来说,一般地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在这个水平时至少银行愿意借钱给你。


资料来源:财务分析


审计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提炼技术,在技术中探索方法,在方法中归纳思想。欢迎大家投稿、留言或转发,一起分享审计实践中的经验、技术、方法和思想。交流与合作能够创造和提升审计价值。审计世界,有你更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