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父母不爱孩子,但爱也是需要技巧、需要掌握分寸的。过度保护会降低孩子的适应能力,而过于“狠心”的爱让孩子恐惧,只有恰到好处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何教育孩子是个艺术,不能套公式,也不是别人成功,你如法炮制就一定成功,因为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不同。
过度保护
会降低孩子的适应能力
最近一次吃饭,席间听到很多人在谈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山上作研究,遇到大雪,他想坚持留在山上,并做了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可父母强要他下山,并向救助队求救。就该不该强制他下山之事,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从父母的角度考虑,有的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出发,所有的人都觉得应该要强制他下山,就是没有人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问他愿不愿意下山。
我觉得研究生的年龄、阅历都达到了法定成年人的标准,应该可以为自己的事负责,他如果没有开口,我们旁人不应该“为了他好”就强制他下山。
历史上有多少遗憾事都是“为了他好”而发生,为什么我们不能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很多小孩子盼长大,就是因为处处要听大人的,而大人看事情的角度与孩子不同,常让孩子觉得是“被迫”去做。心不甘情不愿时,做出来的成绩不好,被父母责骂,徒增亲子间的摩擦。
其实真的要为孩子好,就要放手让他去做,自己在后面作后援。即便他失败了,这个教训也会使他终身不忘,他的一生会比那些从来不曾犯错的人过得有意义。就动物来说,被人饲养的猪牛羊,它们的大脑都比原野上的同类小了三分之一;因为不需要为自己的生存去竞争,一切都有人在照应,脑就变小了。
我去幼儿教育研习会演讲,讲完后有好几位老师跟我讨论现在幼教的困难。其中之一,竟然是有幼儿园小朋友吃香蕉不懂得先剥皮,连皮带肉一起塞进嘴里。我听了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因为连猴子、猩猩吃香蕉都剥皮,怎么在“香蕉王国”长大的孩子反而不会了呢?一问之下,原来这些孩子从小被伺候得太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食物都是切好后摆在盘子里的,所以不知道吃香蕉要剥皮。
还有一个老师告诉我,她班上有个小女孩,除了苹果,什么水果都不吃,因为家中只给她吃苹果。我听了除了叹息,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爱之足以害之”。我们怎能保证孩子一辈子丰衣足食,有人伺候?教他独立生活,不依靠别人才是为人父母之道。尤其只给孩子吃某种食物的父母,更是限制了子女以后在新情境的适应力。因为动物天生就有“惧新症”,对于任何没有吃过的新东西都会害怕,会本能地避开它,这是一个演化来保护我们的机制。
自然界的食物很多,除非我们是树袋熊,只吃桉树的叶子,不然我们怎么知道哪些食物有没有毒,吃了会不会送命呢?所以大自然让我们演化出来一种“惧新症”,除了小时候妈妈喂食过的食物,其他新的东西,一概是先回避再说。
我们在老鼠的实验上看到,头一次接触陌生食物的老鼠会非常小心地只吃一小口。如果24小时没有生病,它再回来吃多一点,要慢慢等它习惯这个味道,确信这种食物吃了不会致命后,它才会大口地吃。这是为什么老鼠药都是剧毒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在第一次时把老鼠毒死,它是不会回来再吃第二口的。
虽然人类不像老鼠那样,但是每个人的适应力还是会因为小时候的习惯而有不同。人类也是演化来的,我们的孩子也有这种“惧新症”。大约两岁以后,他们就只吃以前吃过的食物,对于新的种类就不太愿意尝试。所以美国婴儿食品的种类非常之多,南瓜泥、豌豆泥、菠菜泥……就是为了要养成孩子从小吃各种食物的好习惯。偏食除了对孩子的健康不好之外,对他以后的人际关系也有妨碍——女主人一般不喜欢邀请吃东西挑剔的客人。
对于智慧,现在的新定义是“在新环境中适应新情境的能力”。孩子有多元化的习惯才能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求,只给孩子吃某一种食物或把他保护得太好都不是正确的爱孩子之道。真正爱孩子应该是把他训练得在没有你的时候过得也一样好。从小培养孩子接受新奇东西的习惯,他以后才能接纳异己。
翅膀不硬不可强迫飞
我去一个幼儿园演讲时,看到一个小男孩蹲在角落,背对着大家低声啜泣。我问老师怎么回事,老师说他从开学到现在都是这个样子,头一个月是大哭,现已改为低声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不哭,大家都拿他没办法。我看了很不忍心。
等我讲完,他的母亲正好来接他,他立刻停止哭泣,一个箭步冲上去,扑入母亲怀中,紧紧地抱着他妈妈的脖子,头埋在母亲肩上不肯放开。我心想是谁这么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哭几个月还继续把他送来,就多看了他母亲几眼。想不到越看越面熟,原来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就忍不住上前去多管闲事了。
我问她怎么把还没有准备好的孩子送来,让孩子饱受与母亲分离的惊吓与惶恐,难道不知道长期的惊吓对孩子不好吗?这学生满脸无奈地说:“我也舍不得呀,可是没有办法。每一个人都跟我说要训练孩子独立,我的大姑、小姑都说我太宠小孩,已经五岁了,没有让他去外面上学是害了他,以后不能接掌家族事业。她们甚至不准他晚上跟我睡同一层楼,把他一个人放在三楼。我晚上偷偷去看他,他都在哭,他现在反而会尿床了……”讲着讲着,母亲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这时旁边好多妈妈都七嘴八舌提意见,有的说:“我孩子刚来时也哭,哭了一个月后就好了。”有的说:“我的婆婆也是坚持不可以跟孩子睡,要他独立,后来他听了虎姑婆的故事,现在每晚做噩梦。”我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妈妈自己没有主见,听凭别人怎么说,自己跟着做,忘记了自己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不同,不能把别人的经验往自己孩子身上套。
如何教育孩子是个艺术,不能套公式,也不是别人成功,你如法炮制就一定成功,因为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不同。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就把他推出去面对世界是件很残忍的事。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遭受强迫分离的创伤。例如,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就上学,宝宝哭了硬是不抱他哄他……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惊吓与恐慌,带来长久的不安。
我们中国人很喜欢“从众”,别人怎样,自己也要马上跟进,葡式蛋挞、甜甜圈、股市投资等“一窝风”现象,其实是没有自信与分析能力所造成的盲目跟进。为什么我们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我们为什么这么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定要有信心,只要孩子很快乐,每天迫不及待地睁开眼睛开始新的一天,你就做对了,坚持下去,你的孩子会以亲密的亲子关系来回报你。
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妈妈说她狠下心让孩子自己搭校车上下学。虽然孩子一直很不安,还哀求说搭车是件很恐怖的事,但是“为了孩子好”,她还是要孩子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结果孩子坐过了好几站,一个人无助彷徨地流落在陌生的地方。最后终于想起了家里的电话,才打电话回家求助。当父亲载着孩子终于到家时,孩子红着眼,猛力关上车门,愤怒地冲进房间。他拒绝与任何人说话,假装埋头做功课,对妈妈敲门喊吃饭充耳不闻。
这位妈妈写道:虽然心疼孩子在迷途那一个小时的惊恐,但却更坚定了放手让孩子自己搭校车的决心。结尾说:菟丝花是无法独自生存的,她要孩子了解,想象中的庇护所是从不曾真实存在的。
看完了文章,我掩卷叹息,因为这位母亲完全错了。
要孩子独自搭校车的第一件事,是要让孩子熟悉走的路线及自家的站牌。举例来说,我的孩子以前也是搭公交车上下学,但是我会事先带他坐很多次,让他熟悉沿路的地标,知道到了那个地标就代表离家还有几站。之后还要确定到站之前,孩子会先站起来去刷卡。事先演练过好几次后,我才放心让他自己坐。
孩子头一次自己搭车时,我会替他准备好家中电话号码和零钱,告诉他如果坐错车或坐过站不要惊慌,只要打电话,我就会立刻坐出租车去找他,他只要不离开打电话的地方就行了。我们把可能发生的情况先演练了一遍,我才放心让他独飞。
很多人误会了“独立”的意思,培养孩子独立,不是在他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硬把他推出去面对世界。被迫的独立是童年的创伤,是一辈子的不安全感。现在有好几个研究都发现:童年的不安全感会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无法维持长久的男女关系,也无法对性伴侣做出承诺。他们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疏离。孔子不是说“不教而杀谓之虐”吗?
过去行为主义盛行时,流行把孩子放在房子最远的角落一个人睡,哭了不能抱,抱他会增强他哭的行为,要等他不哭了才能抱。现在钟摆荡回来了,从老鼠实验上知道亲子分离的恐惧会影响大脑荷尔蒙的分泌,现在医生让婴儿的摇篮放在母亲卧房,使婴儿一张开眼就会看到熟悉的面孔,也鼓励母亲把孩子抱在胸前,让孩子听到母亲的心跳。我不了解我们的母亲怎么这么没有自信心,会随便听从人家的话而赔上孩子的幸福。
我在加州大学有个同学,说他一生最恐怖的事情,便是5岁时跟着妈妈去南加州最大的购物中心买圣诞礼物那次。出发前母亲已再三交代要抓紧,所以他紧紧拉着妈妈的裙子,丝毫不敢放松。但是圣诞节时购物中心人潮拥挤,他正庆幸自己都没有松开手、很安全时,突然发现裙子上面的那张脸不是妈妈的,他不知什么时候和母亲失散了。在陌生的地方迷路,对孩子来说,惊恐的程度不亚于经历九·二一地震(20世纪末期台湾最大的地震,发生时间为1999年9月21日,里氏震级达7.6)。
这一惊非同小可,他说40年了依然记忆犹新,一想起来还会冒出一身冷汗。所以他自己的孩子小时候,若要上街他一定把孩子背在背上,因为他不愿孩子也经历这种痛苦。对孩子来说,迷失在陌生的地方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惊吓经验,这位母亲不了解,它在心理层次上的伤害,是属于创伤级的。
孩子一定要学会独立,因为父母不可能跟着他一辈子。但是在他心里尚未准备好,尚在恐惧不安,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的时候放手太快了,孩子一定会觉得是被父母抛弃了。
孩子要的是安全感。一个永远在那里保护自己的父母,是孩子情绪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安全感来源。学习独立与被抛弃是两回事,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安全感是情绪成长的基石。请让孩子准备好了再放手,也请让他知道“家”是一张安全网,有了它,走钢丝时就不需害怕;因为“家”让他无后顾之忧,是他永远的后盾。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一份爱都需要技巧和分寸
如何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如何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
“严养”又好像是养猪养牛,把它关起来,每天喂,挤奶,喂,挤奶……
“慢养”兼顾两者,就是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吃草、奔跑。
美国罗耀拉大学硕士;
将卡内基训练引入华语地区的第一人;
慢养教育理念创始人,独创慢养课程,至少27年,每年帮助两岸5000+位孩子的成长;
不仅学习到育儿的智慧,也能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修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