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和民生大计。1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部署推进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燃气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进展,对加快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作出部署。
坚持“安全第一”,全力打好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攻坚战。一是明确任务。为实现今年基本完成已排查出的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任务的目标,各地要明确更新改造对象范围,合理确定更新改造标准,组织开展燃气管道和设施普查,编制地方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方案。二是加快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抓好更新改造项目全过程管理。三是完善配套措施。落实专业经营单位出资责任,建立资金合理共担机制,加强财政资金、融资保障支持,出台税费减免政策,切实做好价格管理工作,加强技术标准支撑,强化市场治理和监管,推动法治化和规范化管理。
标明“高压红线”,重拳整治第三方破坏燃气管道问题。一是深入排查燃气管道周边的工程建设项目,压实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燃气经营企业及有关部门安全责任。对在燃气管道周边实施项目建设未制定管道保护方案、未落实保护措施的,要立行立改,避免引发事故;对因未制定保护方案、未落实保护措施造成燃气管道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二是强化管道保护措施,严格落实现场交底会商制度,强化监护手续办理,设置醒目的保护标志标识,做好现场指导、监护和执法保障。
推动“主动防范”,加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坚持以科技赋能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健全智能感知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机制,及时更新管道设施信息底图,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能力,推动燃气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转变,更好筑牢燃气安全防线。其中,以燃气管道为重点,加大智能物联感知设备布设力度,实现对燃气管道运行状态的自动感知和动态监测,切实保障燃气安全运行。
强化“建档立卡”,持续加强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一是协调联动开展排查整治。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动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做到真发现问题、真整改到位。避免多头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督促相关企业自查自改安全风险隐患。二是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对无安全隐患的要做好记录;对存在安全隐患、可以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对客观上无法立即整改到位的,要确定有效管控措施,制定整改方案和时限,并加快推动整改。
坚守“安全底线”,加快健全燃气安全长效机制。一是夯实法治基础,修订城镇燃气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燃气安全监管规定。二是完善技术标准,加快修订城镇燃气相关标准规范,提高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标准,确保燃气管道和设施运行安全。三是加强科技研发,大力推广使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实现燃气安全风险可视化、监测智能化、处置联动化。四是进一步规范燃气市场经营秩序,完善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准入条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市场清出机制。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筑牢城镇燃气安全基础,防范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悦读住建 | 赣州:走过千年的海绵城市
落实中央精神 促进止跌回稳 | 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 谋划“好房子”建设
早安,新闻早班车来了 | 20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