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6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其丰富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并勉励我们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的伟大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家精神镌刻着中国特有的印记,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领悟和践行。借“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读书活动,小蜻蜓幼儿园团支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展了“读于漪,悟匠心——‘阅读+’活动”,引导教师共赴一场学习于漪匠心育人的阅读之旅,深化于漪老师的匠心精神,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守教育初心,厚植教育情怀。活动共分为分享式诵读、沙龙式研读、情景式品读和反思式悟读四个阶段来开展。
分享式诵读:传递于漪教育匠心
阅读,是与好书的一场邂逅,更是与优秀教育家的思想交流。团员教师们不仅用清脆的嗓音阅读着于漪老师经典的教育思考,还朗朗地诵读道她在教育教学中匠心精神的体现。这些经典佳句的诵读如春风拂面,明亮了老师们的眼眸。诵读结束后,团员教师通过制作书签的方式,把自己最喜欢的经典语句进行了摘抄,时刻勉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向于漪老师学习。于漪老师,一位充满了激情和智慧的教师,那是我们青年团员教师学习的楷模,践行的航标。本次的诵读分享让全体教师知道了于漪的匠心所在。
这只是一个起点,于漪老师纯粹的教育初心、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以及对教育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的匠心精神将永远延续。
沙龙式研读:感悟于漪匠心精神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如何理解其真正的内涵意义?我们进行了一场有意义的沙龙式研读。
我园党支部主动为我们推荐了《点亮生命灯火》《大先生于漪》《学做于漪式好老师》等好书。老师们捧着书籍,享受着沉浸式阅读。一个月后,大家带着自己的阅读感悟聚在一起进行了研读,借着此次宝贵的活动,不少老师积极主动写下了一篇篇涵盖自己亲身经历的征文。此阶段的研读,让我们感悟到于漪老师坚守匠心精神的真谛。
情景式品读:领略于漪匠心精神
“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结合我园师德建设月,大、中、小各班组以情景剧的形式,丰富了本次“阅读+”活动,演绎了悟匠心铸师魂的实际行动。
老师们在语言的沟通和思维的碰撞中,创作了饱含情感的剧本。小班组用表演诠释了《用爱养育,用心教育》;中班组用歌舞剧的形式演绎了《水洒了之后》;大班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我们会做得更好》。通过情景式品读,我们再次领略到于漪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匠心精神。于漪老师终身学习的态度值得我们慢慢品读。
反思式悟读:学习于漪匠心精神
“理想的实现追寻不是靠想象,而是要靠身体力行。”老师们也越发好奇,除了“知匠心”“守匠心”“明匠心”,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学习于漪老师的匠心精神呢?我们还进行了一场反思式悟读。
老师们分成了两组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成熟型教师分享了“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青年教师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碰撞——“争做四有好老师”案例交流。悟读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把于漪的匠心精神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随着“阅读+”活动的落幕,我园团支部向奉教团报送了本次读书活动案例。
我们深知,于漪老师的匠心精神是教育的瑰宝。我们相信,只要阅读不止,匠心就能永续。在小蜻蜓幼儿园,阅读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更是团支部对团员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团员教师搭建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大家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在实践中反思锤炼。团支部将坚定不移跟党走,并携手全体团员教师,持续深化教育情怀,共筑教师成长之路,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沈丹青,小蜻蜓幼儿园团支部书记。曾获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典型作品”奖项,上海市中小学信息化展示交流课件一等奖,市读书特色活动“优秀”案例等。教育格言:教育如春,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绽放。)
特约编辑:顾丽丽 陈梦倩
审 稿:孙盛夏
链接
新成长漫笔——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
宗旨: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推进五育并举、知行合一、整体育人;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长潜在性、自我发展性、元差异性;我们弘扬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让课堂充满学习活力的课堂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潜力、让班级洋溢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激发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活力、让校园成为人文家园的管理文化。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文责自负。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欢迎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的教育和人文类随笔。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4:00—17:00
021-67137151
招生考试热线
工作日8:30—11:00和13:00—16:30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成长
热线
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