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庆这片土地上,凡是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最初的安庆石化厂并不在今天的位置,而是远在怀宁县的山口镇一带。“山里”,便是 “老石化人”对当年建厂时的一种爱称。
1970年9月,中央决定在安徽省建设一座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炼油厂,以填补安徽石油工业的空白,为发展安徽地方化学工业奠定基础。当时因为备战,建厂方针是“靠山、隐蔽、分散”,于是,原“安徽炼油厂”的建厂序幕最先紧锣密鼓地在怀宁山口的荒山秃岭之中拉开。要在当时一片贫瘠穷困的山区农村,在一无电、二无水、三无路的山旮旯里建设一座大型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入夜,山坳里一片阒寂,漆黑一团。而现场白天遗留的许许多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譬如征地,譬如拆迁,譬如砍树,譬如青苗赔付,譬如修路,譬如修桥……桩桩件件,多如牛毛。为了解决照明,指挥部买来了一台农用柴油机用于发电。而柴油机必须有循环水,哪里来的水?吃水都很困难!为了发电,领导发动干部职工,用脸盆一盆一盆从百米之外的山塘里端水。尽管泼泼洒洒,尽管一盆水端回来已经不多,但是人多力量大,柴油机发电用水总算解决了。后来,大家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先后打了几口水井,又土法上马,建了3座简易的水塔,先用柴油机抽水泵把水压到水塔上,再接根管子通下来。没有任何净化措施,水塔里的水就直接烧开饮用,直接煮饭洗菜。这,就是当时很不错的山里“自来水”。
路,则是现挖现修的土公路,挖一段,平一段,夯一段,那坑坑洼洼的“土公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深路滑。指挥部指挥们办公的地方呢,也就是用毛竹、芦苇搭起的工棚。工地上有什么事情需要联系,都是靠嗓子吼,靠“两条腿“山上山下地跑,虽然也有两部手摇电话机,那多半是与省里、市里、部里联系工作时才用。水厂建设,大件运输,原油进厂,成品油出厂,这些一系列问题更是无从谈起。
01
山口镇
02
九里十八湾
意识到选址“不够合理”时,已是两年之后。1973年3月,国家计委、建委、燃化部联合发文,将厂址迁到安庆市郊区的九里十八湾,同时增建一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装置。在怀宁山口,工厂没有建成,但工厂的名称却已于1971年5月正式敲定,由原来的“安徽炼油厂”改为“安庆石油化工厂”。
今天,当我们置身于园林式工厂,面对巍峨挺拔、装置林立,油、化、电、纤“四位一体“的大格局,沉浸在公司一派欣欣向荣的大美景象时,已经很少有人见过当年曾经被安庆人称之为“九里十八湾”的荒凉面貌。昔日的九里十八湾,那可是太平天国的古战场,乱石满岗、坟丘遍地、满眼荒芜,白天不见一个人影,夜晚野兽肆意横行。在这样的环境下绘制出一张彩色蓝图,打造出一个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谈何容易?
1973年10月,一支支由桐城、怀宁、枞阳、望江等地来的4000多名拉着板车、扛着工具浩浩荡荡的民工队伍开进了工地。化三建的队伍开过来了,省建一公司、省建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的队伍开过来了……近两万名会战大军云集九里十八湾。
那时候,到处是“创业棚”,到处是“革命灶”,到处是红旗猎猎,到处是机器轰鸣,到处是涌动的人流、车流。白天,劳动的号子惊天动地,响彻云霄;夜晚,焊花闪烁,锤声叮当,灯火通明。工地上,广播喇叭里喜讯频传,炼塔、油罐、造粒塔摽着劲地往上蹿,一天一个模样。会战大军用冲天的干劲实现“宁洒汗水千万滴,不误工程一天期"的豪迈誓言。
经过两年多艰苦奋战,共搬掉山头7座,填平池塘21口,完成土石方180多万立方米,安装设备4000余台,架设管线60万米……1976年11月与1978年12月,炼油厂、化肥厂相继建成投产,与之相配套的热电厂也同期划归安庆石油化工总厂。
至此,总投资5.6亿元的安庆石化一期工程建设基本结束,一座大型现代化企业便崛起在古老的安庆大地上,安徽省从此结束了没有石油化工的历史。
文图|史良高
编辑|胡艳红
审核|檀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