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畔。烈士公园是长沙市面积最大,集纪念、游览和娱乐的综合性公园。
湖南烈士公园于1951年动工兴建,1953年建成开放,公园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是集纪念、游玩、休闲于一体的免费开放的综合性公园,是全国烈士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塔高58.7米,由2932块白玉石和花岗石砌成,塔上镌刻着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碑铭,塔内陈列着157位烈士及8.2万余名湖南烈士整个建筑由纪念碑和奠堂两大部分组成。
纪念塔,平面呈八方形,塔身南向正面嵌祁阳石碑心,上镌毛泽东题“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下为纪念堂,平面不等边,八边形,出抱厦,堂四角为壁龛,后祭堂,竖碑铭:“近百年来特别近三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们永垂不朽。
纪念塔内,东、西为陈列厅,陈列着杨开慧、夏明翰、郭亮等157位烈士遗像、简介及8.2万余名湖南烈士名录。塔堂全部为花岗石贴面。塔顶用朱色斗拱八角绿琉璃攒尖宝顶,其余平顶,女墙上用绿琉璃镂空花脊。陈列厅东西两侧和堂后外墙,均可作浮雕。
近百年来特别三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永垂不朽 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谨建 公元1951年12月13日
谭嗣同的哲学著作—《仁学》一书
陈天华,在日本蹈海前写下的《绝命辞》,他决心以非常的行动来激励人们“有所警动,共讲爱国”。
陈觉烈士1928年10月10日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
何叔衡烈士用过的墨盒
何叔衡烈士用过的笔筒
湖南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2017年11月29日。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湖南博物馆共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湖南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
楚文化的来处在湖南!湖南湘南道县有世界最早智人化石,稻谷正源,天下陶本;湘北澧县城头山有中国最早城池考古遗址,有世界最早人工种植水稻遗迹。毫无疑问,湖南这些楚文化定名之前的每一段历史都是楚文化的来处。
楚人治湘,随着楚国势力的不断强大,在湖南的治理范围从春秋早期的洞庭湖南岸,到晚期扩大到湘中、湘南地区。楚人与原住民相互融合,并逐步孕育出独特的湖南区域文化。
楚文化是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文化继承了许多商周文化特点,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艺术品更是独步海内外,其设计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楚人认为自己是日神远裔,火神嫡嗣,日火皆为赤色,故而尚赤。但楚王族是祝融(中国神话中的火神)后裔于史有载,尚赤之俗源远流长。
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广东一带亦有尊为南海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
六朝青砖路面,2012年长沙东牌楼古城遗址切割。
信期绣,香囊,辛追墓出土。内装茅香。辛追墓有香囊六个,两短四长,遣册记“香囊”。
乘云绣枕巾,辛追墓出土。
长寿绣药枕,辛追墓出土。
丝履,辛追墓出土。
绢袜,辛追墓出土。
菱纹罗,千绦手套,辛追墓出土。
湖南博物馆建筑设计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从鼎的意象、气势和文化精神内涵入手,转化出湖南博物院的新馆建筑外形。体现出简练、统一、稳重,象征着湖南底蕴深厚的历史、创新开放的今天和崛起腾飞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