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秃了,不要慌……你以为古人就不秃吗?🧐

文化   2024-11-12 19:58   北京  


夜读·开卷有益

天呐,好“冷”的知识!

先秦离婚很寻常,孔子全家都离过婚! 


苏东坡的吐槽:我命途多舛,全赖星座! 


是谁酸了?汉代官员每周都有一天洗澡假! 


拉风大唐从不让人失望:你们遛猫遛狗,唐人流行“遛花”! 


古人的发量焦虑症:在清代,秃发男性如何拥有一条辫子?


青年学者侯印国“古代生活极简史”系列新作《苏东坡的星座》,17篇热辣滚烫的有趣文章,专讲课本里学不到的中国文化简史。


假发简史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很多人误以为使用假发是近代受西方影响才有的事情,毕竟影视剧里欧洲律师和法官的假发形象让人过目难忘。事实上,中国最晚在西周已经广泛使用假发。


《周礼》中记载有官职名为“追师”,其职责是“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为九嫔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客”。这里提到的副、编、次,就是三种不同的假发,使用的场合不同,“副”用于参加祭祀仪式,“编”用于参加桑蚕仪式,“次”用于拜见君王。可以说追师就是专业管理和制作假发的“美容造型师”。


古代和假发有关的词,还有髢(dí)、髲(bì)、鬄(tì)、䯰(jiè)、鬏(jiū)髻、假髻、假紒、假结、假头、义髻、覆髻等。早在先秦时期,假发就已经非常精致。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物,都讲述了不少有关假发的故事。



两位卫庄公的假发奇缘

 

先秦有几个和假发有关的有趣记载,都和卫庄公有点关系。


不过卫国有两个卫庄公,一个是第十二任国君,逝世于公元前735年,另一位是第三十任国君,逝世于前478年,差了两百五十多年。为了区分,前者被称为前庄公,后者被称为后庄公。我们要说的故事一个和前庄公有关,另一个则和后庄公有关。


前庄公有个来自齐国的姬妾叫夷姜,夷姜后来又和庄公的儿子卫宣公生下三个儿子(也就是说庄公的儿子卫宣公和自己的庶母生了三个儿子),其中老大叫公子伋,因为卫宣公很宠爱夷姜,便将公子伋立为太子。太子伋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妻,还没有成婚,他的父亲卫宣公就看上了这个美貌的儿媳,于是横刀夺爱自己给娶了,宣姜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也就是说卫宣公先娶了自己的庶母,后来又娶了自己的准儿媳。


《诗经》中有一首《君子偕老》,主题就是讽刺这件事,其中有一句形容宣姜的秀发,说“鬒(zhěn)发如云,不屑髢(dí)也”,这里的“髢”就是假发,这句诗翻译过来,就是说她的秀发如云,浓黑稠密,根本用不着假发。从诗句可以看出,在两千六百多年前,使用假发就已经颇为常见了,以至于要用秀发天然、未用假发作为对女性的称赞之词。

图 / 摄图网


后庄公名叫蒯聩,为人荒唐,只做了三年国君。他和孔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子见南子”的那位南子,就是他父亲卫灵公的夫人,不过他和自己这位嫡母关系很差,好几次准备谋杀她,没能成功。


后庄公因为假发丢了性命,《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髢”,就是说他曾经干过一个缺德事,看戎州人己氏妻的发髻漂亮,就派人强行剪下,给自己的夫人吕姜做假发。


后来被他迫害的大臣和工匠造反,他又逃到了这个戎州己氏的家里。己氏因为假发的事情本来就恨他,他却拿出一个玉璧想要己氏救自己,说:“你救我的命,我就把这块玉璧送给你。”己氏说了句很经典的话:“杀女,璧其焉往?”翻译过来就是:我直接把你杀了,这玉璧难道还能跑到哪里去吗?说完就把庄公杀了,抢走了他的玉璧,终于报了当初剪发之仇。


髢和髲都是假发,但这两个词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发型。


春秋以前,主要的发型是披发和辫发,都是以黑亮长直为美,为了弥补天然头发的不足,所以往往需要接续假发,这就是髢,所以《庄子》中说“秃而施髢”。战国以后,中原开始流行发髻,又可分为垂髻和高髻,垂髻也就是向后垂的发髻,继承了披发、辫发后垂的形态,东汉以后流行盘高髻,发髻盘在头顶,所以假发的形态也随之变化,髲主要就是指这种假发髻。


但在后代,这两个词的区分也并不分明,都可以代指各种假发。



那些战国与汉墓中出土的假发


出土所见较早的假发实物,来自战国和汉代。这些假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假发束。男女性墓葬中均有出土。假发束每次使用时都要和真发一起整理。1972年开始发掘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个双层九子漆奁,有九个小盒子,其中一个盒子有盛丝绵一块和假发一束,假发系人发编缀而成。三号汉墓出土的妆奁盒内也有假发一束,三号墓主为男性,说明当时男性化妆也使用假发。


西汉彩绘双层九子漆奁高19.2厘米,直径33.2厘米


二是假发髻。著名的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女性墓主辛追夫人的发型呈盘髻样式,后来发现她真发较为稀疏,在真发下接续有不少假发,头上的整个盘髻,基本以假发梳就。发髻上插有三根发笄,就是为了连接和固定假发髻与真发。研究人员对头发进行了检测,发现其血型有A型和B型,说明假发来自他人。


三是假发辫。1990年开始发掘的新疆鄯善三个桥墓中,M10:21出土了1条假发,用棕色毛发编成,长42厘米。M13:19出土了两件发饰,均由假辫子、辫罩和头罩组成。



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原来是假发?


今天称赞女性经常说她“巾帼不让须眉”,仔细追究起来这话显然有些传统男权主义色彩,为何不说“须眉不让巾帼”呢?不论如何,须眉代指男性,自然是因为男子胡须茂盛,古代女性画眉,往往剃掉眉毛,所以不仅胡须是男性特征,眉也拿来指代男性了。但指代女性的巾帼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颇有争论。


一般巾帼是指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说文》:“帼,妇人首饰。”


但要再追问这个“帼”具体是什么形制,很多人就要被问住了。帼又作“蔮”或“簂”,孙机先生根据《释名》,认为“帼”就是覆发的头巾,又提出“如果进一步将巾帼改用更硬挺的材料制成类似冠帽之物,再装上多件步摇,就可以称之为步摇冠了”。孙先生的观点很有力,但考察其他史料,似乎将巾帼解释为可以戴在头上的形似发髻的头巾更为合理,其材质往往是丝绸或者动物毛发,在某种意义上,巾帼就是一种假发髻。


五代莫高窟第61窟供养人于阗皇后头顶的假发


关于巾帼有个有名的故事,在《三国志》的裴松之注和《晋书》中都有记载。


说诸葛亮率领的军队多次挑战司马懿,司马懿龟缩不出,诸葛亮便送去巾帼嘲讽羞辱他。《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中有演绎:“且说孔明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累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


这也佐证了前面的讨论,当时男女都戴头巾,巾帼被视为女性象征,必然不是普通头巾,而是像女性假发髻一样的头饰。


北朝壁画墓《狩猎图》


截发延宾的贤母与夺人头发的昏君


中国古代贤母的代表,有“孟母三迁”的孟子母亲仉氏,有“画荻教子”的欧阳修母亲郑氏,有“岳母刺字”的岳飞母亲姚氏,还有一位就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后人将这几位母亲合称为四大贤母。陶母教子的经典故事与假发息息相关,就叫“截发延宾”。


据《晋书·陶侃母湛氏传》和《世说新语·贤媛》,陶侃年幼丧父,家中极为贫困,与母亲相依为命。同郡有位名士叫作范逵,有一年冬天来陶侃家投宿,随从众多,素来贫寒的陶家根本无力接待,但陶母对儿子说:“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她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去邻居家,将自己的委地长发剪下给人家做了两副假发,换来了数斛米,又回家将房屋中的一半柱子砍下做柴,还把自己家用来坐的草席拿来给客人的马裹上。到晚上的时候,陶母准备了一顿颇为精致的晚餐,连范逵所有的随从也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心知这是陶母的作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后来范逵到了洛阳,就向当时的名流羊晫、顾荣等人宣说陶侃母子的德行,大获美誉。


陶侃是一代名将,对东晋的建立和稳定有着重大贡献,后来位极人臣,但“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在历史上有着良好的声誉,这与母亲的家教息息相关。陶侃的后代中还有一位名气更超他的名人,那就是他的曾孙陶渊明。


图 / 摄图网

 

著名的暴君后赵石虎有个儿子叫石鉴,也曾靠着冉闵做过三个月皇帝,后来被冉闵所杀。


《晋书》卷一百〇六记载,石鉴镇守关中的时候,“役烦赋重,失关右之和”,因为赋役繁重,人民很讨厌他。不仅如此,有个叫李松的朋友还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文武有长发者,拔为冠缨,余以给宫人”,手下文武官吏,只要头发长一点的,就要抢过来,一部分做冠缨,也就是系帽子的带子,剩下的都拿去给后宫做假发。


官吏们头发都被薅没了,有个长史实在忍不住去跟他爹石虎告状,石虎闻言大怒,派了个手下得力干将去调查,发现情况完全属实,这才叫停了石鉴的荒唐举动,把他召回都城邺城。


顺便说一句,石虎自己有个夫人,就是因为长发被他相中的,晋陆翙《邺中记》记载:“广陵公陈逵妹才色甚美,发长七尺,石虎以为夫人。”大概他并不喜欢使用假发的女子。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古人的假发哪里来?


上面这两个故事中,假发的来源分别是因贫出售和仗势欺人,听起来都很极端。但强割他人头发的事在史书中还能见到。


比如《三国志》中记录担任合浦、交阯(今我国广西及越南一带)太守的薛综给吴大帝孙权写信,提到海南岛当时之所以失控,“珠崖之废,起于长吏睹其好发,髡取为髲”,就是因为官员无故把土著居民的长发剃掉来做假发。


当时假发的主要来源还是罪犯,古代有一种剃掉头发的刑罚叫作髡刑,秦汉之际成书的《孝经》中引孔子的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剃发也是很严重的惩罚。被剃的头发,就成了假发的合法来源。 


假发还有一种来源是别国进贡,史料里记载最多的是新罗朝贡。综合高丽《三国史记》和我国《唐会要》《册府元龟》等史料,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新罗派人向征东将军苏定方赠送“头发三十两”,新罗统一大部分朝鲜半岛后,先后在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十八年(730)、二十一年(733)及天宝七载(748)进贡头发,其中部分记录了数量,开元十八年的头发是八十两,开元二十一年的是一百两。唐懿宗咸通十年(869)新罗又一次进贡头发,这次数量更大,包括“四尺五寸头发百五十两,三尺五寸头发三百两”。


唐周昉《调婴图》中的女子发髻式样 


当然,假发未必都是人发,如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几种假发,有人发也有蚕丝。唐代有人用狒狒的毛发制作假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狒狒……状如猕猴,作人言,如鸟声,能知生死,血可染绯,发可为髲。”


假发市场出现和成熟是在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大相国寺的市集,无所不备,例如有宠物市场,“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此外还有一些女尼售卖各种头面首饰,“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其中提到的特髻,就是一种盘起如冠的假发。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中就说“假髻,今特髻其遗事也”。


唐佚名《宫乐图》右侧四人发式为堕马髻


《清异录》记载唐武宗有次请内供奉吃饭,饭后宫女也都散去,他独自对灯读《尚书》,很晚才回寝宫,王夫人问他今天都做了什么,言下之意就是为何回来得这么晚,唐武宗回答说“绿罗供奉已去,皂罗供奉不来,与紫明供奉相守”,这里的绿罗供奉是真正的内供奉,皂罗供奉就是他的玩笑话,皂罗就是特髻,皂罗供奉其实就是宫女,而紫明供奉则是指灯。


到了宋代,“皂罗特髻”成了一个词牌名,苏轼、柳永等大词人都写过。


杨贵妃也爱戴假发


古人戴假发,一个原因是各种仪式的需要。在不同的礼仪中,需要戴不同的假发。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爱美。


秦汉以来流行各种样式奇特的女性发髻,清代陈元龙《格致镜原》中引经据典梳理了一番,这里简单整理一下:


秦时有神仙髻、迎春髻、垂云髻、凌云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


汉代有奉圣髻、飞仙髻、十二鬟髻、堕马髻、瑶台髻、新兴髻、椎髻、盘桓髻、倭堕髻、百合分髾髻、同心髻;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有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蛾眉惊鹤髻、涵烟髻、芙蓉髻、太平髻、飞天紒、回心髻、归真髻、忽郁髻、随云髻;


隋代有九真髻、坐愁髻、凌虚髻、祥云髻、朝云近香髻、归秦髻、奉仙髻;


唐代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双鬟望仙髻、回鹘髻、愁来髻、归顺髻、囚髻、抛家髻、朝天髻、流苏髻……


从这些唯美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古代女性为了美在头发上的努力,在各种古代绘画中也可以看到各色让人惊艳的发髻。这些发髻中有不少造型独特,正如汉代童谣所唱:“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这些流行发式对头发要求很高,很多人依靠自己的真发很难完成,就需要用假发来配合。


唐代女子做发型,没点头发可不行


东晋时候甚至把假发叫“假头”,把借别人假发叫作“借头”,听起来多少有点惊悚。《宋书·五行志》说:“晋海西公太和以来,大家妇女,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恒戴。乃先作假髻,施于木上,呼曰‘假头’。人欲借,名曰‘借头’,遂布天下。”“借头”的人大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假发,所以称之为“无头”,南朝宋刘敬叔《异苑》中记载:“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


所有使用假发的美女中,以杨贵妃最为有名。《新唐书·五行志》中记载:“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近服妖也。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最后这句诗是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前,尸体被草草处理,头上的假发被随手丢到河里,残存的黄裙在水中随波逐流。这不由让人想起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句子:“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影视剧中的杨玉环 /《唐明皇》剧照


李渔的假发指南


文献中最早用“假发”这个词的可能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他对如何使用假发很有心得,在其《闲情偶寄》中有很长篇幅的“美发指南”,详细介绍了女性如何使用假发在头顶做出飞龙、游龙、二龙戏珠以及出海龙等样式:


“肖龙之法:如欲作飞龙、游龙,则先以己发梳一光头于下,后以假髲制作龙形,盘旋缭绕,覆于其上。务使离发少许,勿使相粘相贴,始不失飞龙、游龙之义,相粘相贴则是潜龙、伏龙矣。


“悬空之法:不过用铁线一二条,衬于不见之处,其龙爪之向下者,以发作线,缝于光发之上,则不动矣。


“戏珠龙法:以发作小龙二条,缀于两旁,尾向后而首向前,前缀大珠一颗,近于龙嘴,名为‘二龙戏珠’。出海龙亦照前式,但以假发作波浪纹,缀于龙身空隙之处,皆易为之。是数法者,皆以云龙二物分体为之,是云自云而龙自龙也。”


清代文人笔记中“假发”一词使用就很多了,董含在《三冈识略》里记载当时女性中流行的“牡丹头”发型:“余为诸生时,见妇人梳发,高三寸许,号为‘新样’。年来渐高至六七寸,蓬松光润,谓之‘牡丹头’,皆用假发衬垫,其重至不可举首。


这又和汉代女性“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差不多了,发髻如此之高,势必要大量使用假发和支撑物,难怪会重到无法抬头。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清代秃头男性如何拥有一条辫子?


众所周知,清代男性的发型比较独特,都要留辫子,但如果一个人头发天生不多甚至天生头秃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假发辫出场了。


清《苏州市景商业图册》中售卖帽子和假发的小贩


《申报》1875年12月25日报道了一则新闻,说有位张阿金开着一家糕店,因为许增希想在他家店铺门口摆摊卖菜而起了口角,最后还打了起来,结果打斗中自己的辫子被许增希整个扯了下来。


这事当然闹到了公堂,但相关官员审讯完,就是责备许增希不该和张阿金吵架,对辫子一事却绝口不提。原来被扯掉辫子的张阿金脑袋光光,跟个和尚一样,大家都看出来他的辫子其实是个假发辫。



超乎想象的“侯教授的文化简史”上新啦!《苏东坡的星座:课本里学不到的中国文化简史》,揭秘古人衣食住行的17个细节。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