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课堂|《文化遗产:缘起、趋势与困境》讲座纪要

财富   2024-08-20 19:06   北京  



7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王思渝老师为同学们带来《文化遗产保护——缘起、困境与趋势》的主题讲座。

王思渝老师首先介绍了这一选题的原因:泉州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同学们在参观之后理应对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并非所有的物品都能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保护对象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如何产生?今天应当秉持什么样的保护理念和采取怎样的保护方式?这些问题引出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01

今天所谈论的文化遗产是什么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有的时候可以被概括为“来自过去的珍惜的东西值得被留下来”。这句话蕴含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两个前提:对于历史的珍视是如今文化遗产保护行为的出发点,而对于遗物的“价值判断”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

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启蒙运动形成了现代性分类观和区分“过去”与“现在”的时间观。法国大革命开始以民族国家为主体正式保护过去之物。之后,一系列国际宪章的实施实现了遗产的定义和保护规则的制定。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物保护法》等文件建立了较为清晰的遗产分类体系现在学术界常将遗产分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又可以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物质遗产还被划分为和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虽然这种分类具有操作上的便利性,但是很多遗产比如泰山、西湖等并不能按照这种体系实现单一标准的划分,从而导致保护操作中的困难。以泉州为例,如果泉州被全盘界定为物质遗产,这便很容易忽视对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之同理。不同分类之间的关联性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王思渝老师为学员们授课



02

遗产的价值评定

价值判断是遗产保护的基石今天中国对于遗产价值的评定受两套价值体系的影响颇深:“三大价值”和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三大价值”指的是文化遗产在历史、科学和艺术三方面的价值。简单来说,例如,白鹤梁遗址上保存有唐代以来的众多文人的石刻,具有明显的“三大价值”:在历史价值方面,石刻内容是重要的史料;在艺术价值方面,石刻具有基本审美属性;在科学价值方面,石刻的下限是石刻所在年份的水位的下限,可以借此进行对长江水文的推测。

遗产的价值评定中不免受到主观性的影响,而在主观性的影响下,遗产保护实践领域“泛遗产化”问题突出。因此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规范评定程序,选择评定者等方式减少遗产价值评定中的主观性。“泛遗产化”带来的争议之一包括:当代的物品是否值得被作为遗产提前保护?北大孙华教授提出被保护的遗产应当具有价值的年代性和稀缺性,但也有学者鼓励遗产保护向当代延申。

遗产的现状同样影响着遗产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是现代遗产运动为我们留下的两个遗产观,也是进行遗产保护的前提。如果遗产已经不再真实和完整,那么也不会对这一遗产进行保护。但是如何判断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存在着争议。以真实性为例。如果一处遗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被修缮,那么,理论上来讲,每一时期都是该遗产的真实状态,那么,我们到底要保护哪个时期的真实状态呢。另一方面,基于真实性与完整性来保护遗产,也饱含着面向现实而妥协取舍的成分。以白鹤梁遗址为例,其真实状态不仅包括了石头载体、刻字外观,也应该包含白鹤梁的地理位置、刻字的文化传统。在21世纪初,面对即将建设的三峡大坝会使白鹤梁遗址完全被淹没的问题,无论是将遗址搬到可以露出水面的地方还是保持原址不动,都会舍弃掉遗址的部分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遗产保护往往没有完美的保护方案,需要在保护中做出取舍。

▲学员们认真做笔记



03

保护过程中的挑战

在已经明确遗产值得被保护之后,保护过程中也会面临众多挑战。遗产保护是一种全流程实践。从遗产的价值判定开始,包括划定保护范围、制作保护规划、对遗产进行必要修复、以及日常管理检测等一系列工作。不仅如此,遗址保护和区域发展之间还存在矛盾。我国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保护的问题上颇为严苛,被后人有的时候评价为“死保”,这种保护措施有时会影响当地百姓的正常生活和发展需求,从而激化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遗产保护上追求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平衡,在保护的基础上允许一定程度的展示开发利用,比如众多的遗址博物馆。上海在外观上保留历史建筑的风貌,但内部设施改造为咖啡厅等现代空间,成为遗产保护“适应性再利用”的范例。这种改造利用的程度建立在遗产前期的价值判定上。上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将历史建筑按照价值分为四类,不同的类别的建筑所允许的改造程度不同。南京大报恩寺塔是遗产展示利用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展现了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的争议。该地被考古发现之时已经不留存地面建筑。当时,提及该遗址的展示利用问题时,曾有声音主张想要复原历史记载中的大报恩寺琉璃塔。琉璃塔如今已不存在,在原址上复建仿古建筑会混淆真假,不符合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但是考古遗址本身的观赏性不高,支持重建的声音认为,重建琉璃塔可以起到类似于展览的指示性作用。最终政府选择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原址建造了一座新塔,不追求百分百仿古,在不会混淆建筑的真假的同时也具有指示性的功能。

遗产保护始终存在将遗产按照过去的样子保护下来的倾向。但是古城之类的遗产,对于生活在当地的百姓来说,其既是遗产,也是百姓生活的家园,强行将古城维持在历史状态将在伦理正当性上饱受状态,将百姓集体迁出古城又是不可行的。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今天的遗产保护更爱谈及“活态”的概念,强调遗产的传承是持续不断的,遗产保护需要体现对于“传承”的尊重,不去强求遗产停留在某一历史时刻,而是在传承中进行持续性的保护。这种活态保护的观念要求保护的从业者对今天的人予以关照,在保护的过程中重视遗产与在地社群、当代社会的协调。以“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为例。燕南园是众多潘光旦先生、冯友兰先生等众多教授的故居,也是北京大学百年来代代学子的情感的连结和精神寄托。因此在保护燕南园的时候需要让与燕南园息息相关的人介入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保护团队通过举办工作坊、走访调研、口述史整理等活动,在协商中制定燕南园保护的政策。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发给“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也正是由于该项目鼓励师生校友深度参与遗产保护,激励重视集体记忆,致力于在保护燕南园和其他校园建筑的同时,传承学校辉煌的学术历史和精神遗产。总之,“活态”的理念在不断提醒我们,在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划分与遗产的关联程度不同的社群,重点关照核心社群;也要摆明专家在这一过程中的辅助位置,让社群在遗产保护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学员笔记


▲学员们向王老师提问

王思渝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和争论。使得同学们能够用更专业更深入的眼光看待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促使同学们思考文化遗产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

BY

文案、排版 / 娄笑萌

图片 / 娄笑萌、余靓虹

审核 / 王思渝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关心学院发展的您看到一个更活跃、更资深、更全面的考古文博学院。

了解更多信息,请前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网站: 
http://archaeology.pku.edu.cn/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在这里,我们将为师生及所有关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同仁提供学院最新资讯及教研信息,展现历久弥新的学院光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