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课堂 | 王秀毓:碰撞思想,感悟考古

财富   2024-07-23 15:44   北京  


碰撞思想,感悟考古

第十二组  王秀毓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夏有清风,蝉鸣声起,刺桐城的七月格外热烈而动人。十分感谢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使我们得以在泉州邂逅。也非常幸运在这里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大家跨越山海,碰撞思想,在这短短五天中共同体悟历史深处的故事。


作为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使我们在踏上她土地的那一刻,思绪就不禁翻越光阴。


这五天,我们明确了信念方向。还记得初识考古,是在历史课本的一幅幅文物插图上,当时的我以为它固定死板,可后来,我加入了学校的考古社。在对临淄遗址的参观中,在对齐笔文化的学习中,我发现历史从来都不是僵化的,她鲜活,绚烂。她在前人,今人与后人的代代传承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我们探索历史,很久之后我们也将成为历史,而考古,就是连接起文化脉络的丝线,时时更新,使不同时空的文化交融,再现,令人痴迷。

▲王秀毓同学在讲座时问问题


这便是那时我对考古形成的感性认识。但很快我就遇到了新的问题,今人终究不能再见古时月,我们终究无法完整的刻画历史的每一处细节去满足自己的探知欲,那面对那些无可考证之事,是否考古就意义不再了呢?当然不是!这段旅程来得恰到好处,在云雾缭绕的清水岩寺旁,在文脉悠悠的安溪文庙中,在下草埔遗址的那寸土地上,我想我得到了答案,那便是考古学者背后的深沉的使命与担当。我们为不仅是在为好奇而考古,更是在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探源!每每想到这里,我都好像切身感受到了考古人身上令人热血沸腾的使命感,真正看到了“以史为鉴”的具象化,明确了未来信仰的所指之处。

▲王秀毓同学与张艺铭老师合影

这五天,我们同样收获了知识和友谊。在这里我们大胆提问,张教授的诙谐幽默,沈院长的娓娓道来,林馆长的“如数家珍”还有叶教授的可靠建议,令我们受益匪浅,而邓教授的耐心解答,陈教授拿的亲自演示,王思渝老师的亲切互动,亦为我们揭开了考古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体验了何为“茅塞顿开”在这里,我们离开故土,而带队老师的细致体贴,同学的友爱互助,则真的让我们越走越近,亲切熟络。


这五天一次次的恍然大悟,一回回的喜出望外,一遍遍的细心叮咛,都让我们收获满满,愈发舍不得分离。


《黑天》里曾说:“于是时间奔流,得以见证人间在漫长岁月里的所有永恒和不朽”,我想考古的意义,便在于让这些跨越时空的痕迹真正不朽。因此,虽然五天有限,但考古之路无限,虽然分别令人不舍,但分别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为了迎接下一次更美好的相遇,所以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依旧能秉持对考古,对历史的热爱与痴迷,以古开新,继往开来;带着对“铲释天下,笔著春秋”的向往,努力学习,自我提升,期待他日与百年考古、百年北大再相会!

▲王秀毓同学在进行小组讨论


BY

供稿 / 王秀毓

排版 / 黄川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关心学院发展的您看到一个更活跃、更资深、更全面的考古文博学院。
了解更多信息,请前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网站: 
http://archaeology.pku.edu.cn/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在这里,我们将为师生及所有关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同仁提供学院最新资讯及教研信息,展现历久弥新的学院光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