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69年前,也就是公元355年的春天,王羲之称病辞官,带着儿子王操之,由江苏无锡徙居浙江绍兴金庭。在这里,他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且与当时诸多名士一起,遍游浙东山水。
这应该是王羲之一生中最为潇洒闲逸的时候:“东床快婿”早成历史,“右军将军”也成往事,甚至连他书法的巅峰之作——兰亭集序,也已经完成两年多了。
这一年的秋天,寒露刚过,霜降未到,王羲之带着儿女小厮,让他们从橘树上摘下几百颗青中泛黄的橘子。孩子们吃得肚子鼓鼓,王羲之也尝了两颗,然后把剩下的橘子装筐清点,啊,整整300颗!
他回到屋里,欣喜地写下这样两行字——
写罢将纸条向小厮怀里一塞,书圣的三百颗心意,就浩浩荡荡地开赴亲友那里了。
三百枚橘子,还嫌不够多,从此你可知道,王羲之家的橘园是多么豪华,而他的亲友团是多么庞大了。农业专家说,浙江这地方,橘子须经霜降,味道才最甜美。王羲之对此颇有研究,但他在霜降前摘橘子,就是为了让大家尝尝鲜。
有个叫金庭的地方,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电视剧《橘子红了》,便在这里拍摄——
这便是金庭今天的橘子树。不过这个金庭在苏州,距离王羲之的金庭还有点距离。王羲之那里一定不是水果之乡,因为如果橘园很普遍,以王羲之的贵族身份,一定不会把橘子当作稀罕之物,也不会有什么《奉橘帖》的。
《奉橘帖》唐摹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从前的收藏者一定认为《奉橘帖》太短,于是将《何如》《平安》二帖与其连在一起,“平安”为首,所以也叫《平安三帖》;而“奉橘”压轴,宋徽宗题名“晋王羲之奉橘帖”——
平安帖
何如帖
由于常年服用五石散,王羲之的身体变得很坏,有人统计,他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不难受的地方,就连耳朵都疼过。而《奉橘帖》是王羲之少有的,单纯传达轻松美好意境的手帖。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一下送出300颗橘子,自豪之意早已溢于言表,却借节气来表达一下矜持:“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王羲之这两行字写得如此萧散轻快,我想他当时一定是在笑的;而他的朋友收到满满两筐,多半一边忙不迭地剥橘子,一边欣赏着书圣墨宝,他的嘴里和心里,大概都是酸酸甜甜的吧!
今天霜降,我们也可以赏着奉橘帖,吃着甜橘子了。
王羲之《奉橘帖》卷 台北故宫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