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工业基础薄弱,火炮技术更是处于一片空白。为尽快提升国防实力,中国接受了苏联的技术援助。第一批引进的D-1型152毫米榴弹炮,成为当时中国军队的主力装备。这款火炮威力大,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中国很快将其仿制为56式152毫米榴弹炮。
随后,60年代,中国又以苏联D-20型火炮为蓝本,推出了性能更强的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这款火炮不仅火力凶猛,还能兼顾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双重功能。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凭借66式榴弹炮的精准打击,取得了极大的火力优势。
但好景不长,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断绝了对中国的技术支持。依赖苏联的时代戛然而止,中国火炮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56式152毫米榴弹炮
失去了苏联的技术援助,中国军工部门别无选择,只能自行研发。然而,自主创新谈何容易?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和研发水平仍有诸多短板,研发新型火炮无异于从零开始。
尽管如此,中国技术人员仍然硬着头皮干起来。从6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火炮研发体系,先后推出了一些性能可观的国产装备。然而,在国际市场上,苏联的152毫米火炮体系已显疲态,而西方国家北约标准的155毫米火炮却迅速崛起,成为主流。中国如果继续坚守152毫米口径,很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
就在中国火炮徘徊不前的80年代,一位改变火炮技术格局的人物走入了历史的舞台——加拿大工程师吉拉德·布尔博士。他的创新彻底颠覆了传统火炮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他主导设计的GC-45型155毫米火炮,更是以长身管设计和翼状壳炮弹,大幅提升射程和精准度,成为当时全球火炮领域的“明星产品”。
中国很快意识到GC-45火炮背后的潜力。1982年,兵器工业部自筹资金,从奥地利引进了GC-45型火炮的生产线和相关技术。这是中国第一次接触北约系155毫米火炮。然而,这个“跨界合作”并不顺利——从资金到技术,每一步都困难重重。
GC-45火炮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被称为“枣核底排弹”的新型炮弹设计。这种炮弹依靠尾部的“枣核”结构提升飞行稳定性,但当时中国的焊接工艺尚未达标,生产出来的炮弹良品率很低,甚至在发射时会出现结构松动,影响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不得不再投入大量资金,从国外采购先进设备和技术。
更尴尬的是,这款火炮在引进初期并未得到解放军的青睐。由于设计风格偏西方,解放军高层一度认为它“不符合中国实际需求”。直到1989年的国庆阅兵,解放军才采购了一小批GC-45火炮用于展示。
虽然GC-45项目初期看似失败,但它却为中国带来了难得的“知识红利”。参与项目的400多名工程师,通过这一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国火炮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将GC-45的设计理念融入国产研发,逐步实现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从90年代开始,中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性能卓越的155毫米火炮,比如PLZ-05型自行榴弹炮和AH4型超轻型榴弹炮。这些新型火炮不仅性能优越,还更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逐步成为解放军的主力装备。
技术上的进步,也为中国火炮走向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与152毫米火炮相比,155毫米火炮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这不仅因为它的技术优势,还因为它符合北约标准,适配性更强。
目前,中国的155毫米火炮已出口到十多个国家,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从曾经引进GC-45花费的1亿元人民币,到如今累计200多亿元的出口收入,这笔投资无疑取得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