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传统和限制,
而我不想固步自封,
就像我自己诠释的那些作曲家一样,
他们也往往以挑战自己时代的艺术陈规
而为人所称道。”
——爱丽丝·纱良·奥特
Alice Sara Ott
图©Pascal Albandopulos
Alice Sara Ott
德日混血钢琴家爱丽丝·纱良·奥特,她被中国乐迷亲切称为“小爱”。精致的五官、瓷娃娃般的皮肤,以及“魔方爱好者”“钢琴小魔女”“赤脚上台演出”等都成了她个性化的标签。
今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我们将携手爱丽丝·纱良·奥特带来2023年中国巡演,小爱将作为“大钢琴家”系列中的第四位钢琴家,携她的专辑《生命的回响》与大家相见。
音乐是一门独一无二、超越一切的“语言”
爱丽丝与音乐的结缘有些偶然,出生于慕尼黑的她,父亲是一名德国工程师,母亲则是来自日本的钢琴家,有一次父母因为找不到临时照看她的人而带她一起去听了一场音乐会。
一年后,四岁的她开始学钢琴,并发现音乐是一门独一无二、超越一切的“语言”,可以通过其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琴键中,爱丽丝找到了一种纯粹的乐趣,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其中,甚至笑言“以至于我母亲认为这样势必会毁了我的健康,全力将我从钢琴上拉开”。
因此,爱丽丝的琴技也飞速进步。五岁生日后不久,她就在慕尼黑的青少年音乐比赛中进入决赛,12岁进入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卡尔-海因茨·凯莫林教授的钢琴班学习。2002年,她更是成为滨松国际钢琴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决赛选手,前途无量,在日本也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
因为在音乐中,国籍一点都不重要
爱丽丝曾思考:“过往的我一直都在质疑,我是德国人还是日本人?而当我成为一名音乐家时,答案很快浮现,因为在音乐中,国籍一点都不重要”。
为此,爱丽丝坚持把古典音乐带给尽可能多的观众,并立志消除古典音乐只为富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观众而服务的狭隘想法,基于这一出发点,她还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及了自己的某次“出糗时刻”——
当音乐激动人心,令观众们忘乎所以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鼓掌,这显然挑战了“乐章间不要鼓掌”的铁律。
“有一次我自己便遇到了这种情况,在慕尼黑嘉斯台音乐厅,成了当时那刻唯一鼓掌的人。很快,从各个角落四面八方传来‘嘘!’,非常尴尬。
这就是我觉得有点不幸的地方,想象当有人第一次去听古典音乐会,发自内心热烈鼓掌,却被整个周遭环境谴责,也许这会让他们心生阴影,永远不敢再去音乐会现场了吧。我认为,如果艺术家们不希望大家在乐章间鼓掌,可以在不暗示观众没有受过教育的情况下表达”。
每个人在音乐中相遇的那一刻,就是缘分注定
由此可见,爱丽丝对观众更多的是包容。在她看来,每个人在音乐中相遇的那一刻,就是缘分注定,在其中可以彼此分享情感,也意味着团结和力量,它就是如此纯粹,不应该做与之背道而驰的事情。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古典音乐会现场都被塑造成“精英化”的印象,有些不成文且心照不宣的规则,这样一来,有些观众甚至自觉就有了疏远感。
“古典音乐是永恒的,可以唤起与流行音乐、摇滚乐和爵士乐一样的情感,但人们必须试图改变和打破其中的各种框架……我们不再生活在一个艺术家是女神的时代了,人们想亲近艺术家,了解他们的背景,想看到这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什么神奇的天才之类的。只要让人们只要让人们走进音乐厅,那大部分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小爱给出了她的观点,并为此付之行动......
我们将在下篇推文中继续为大家介绍,钢琴家爱丽丝·纱良·奥特是如何一步步精进自己的钢琴技艺,并将古典音乐带给更多观众。
撰文:陈玉麟
点击关注“古典会客厅”
获取更多音乐及放映资讯
C
LASSIC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