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
© 大雨
芭蕾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十七世纪后半叶兴盛于法国,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从而风靡世界。
今年,各大芭蕾舞团纷纷来到国内,为观众奉上最精彩的演出。先后有美国玛莎·葛兰姆芭蕾舞团、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西班牙阿依达·戈麦斯芭舞蹈团等世界名团,也有以芭蕾明星为主要的各式“GALA”演出,当然还有我们国内自己的芭蕾舞团,近年来的演出亮相频率也非常高。
芭蕾演出与戏剧、歌剧演出不同,由于没有对白,没有字幕,肢体的表达语汇又自成一派,并且不同芭蕾流派、不同团体、不同剧目之间,也各自有差异,所以,即便是对经常观看芭蕾的朋友来说,在进剧场前,对舞团、演员、作品等方面做一些准备是绝对必要的。也就是说,做好准备,可以帮助你收获更好的观看体验。
此外,虽然芭蕾从意大利民间走入宫廷,但她兴盛于宫廷,所以在欧美芭蕾的观演依旧延续着很多的礼仪要求;那么,这方面的准备,虽然和演出内容无关,但是直接反映出,你是真的“看懂了”,还是仅仅做了个台下“拍拍手”的吃瓜群众。
今天,我们就从个人角度说一说,在看芭蕾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让大家能更好地感受这门高雅艺术,并真正融入其中!
了解演出团体
1
先看,舞团风格
在观看一个芭蕾舞团之前,我们首先知道的是谁在演出,所以对演出者的背景需要做一定的了解。舞团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名团,还是后起之秀的先锋团体?并且,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学派的芭蕾舞团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也有他们非常擅长的剧目。就传统古典芭蕾来说,比如法国学派的代表团体巴黎歌剧院,意大利切凯蒂学派的代表团体米兰斯卡拉剧院,俄罗斯学派的代表团体莫斯科大剧院和马林斯基剧院,丹麦布农维尔学派的代表团体丹麦皇家芭蕾舞团。
巴黎歌剧院《天鹅湖》
©巴黎歌剧院官方
莫斯科大剧院《胡桃夹子》
© 莫斯科大剧院官方
马林斯基剧院《睡美人》
© 马林斯基剧院官方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拿波里》
©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官方
除传统古典芭蕾以外,还有非常多的新古典芭蕾舞团如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等。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珠宝》
©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官方
艾夫曼芭蕾舞团《红色吉赛尔》
© 艾夫曼芭蕾舞团官方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驯悍记》
©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官方
“风格”,对我们观众意味着什么?其实是代表了这个团体的创作者,对于“怎么样把舞蹈表达得更好”的理解。也就是,我们在台下看的时候,“这个舞蹈为什么会这么美”,很大程度上由“风格”决定。
比如,以腿部灵巧见长的丹麦流派,和以延伸感、优雅为特点的俄罗斯流派,带给观众的视觉享受,就有不少差异。
再看,艺术总监
2
我们常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个舞团风格的走向,也是如此。
在了解舞团之后,我们需要在演出开始前,浏览艺术总监的教育背景和艺术经历。把艺术总监比喻成一个舞团的掌舵者,一点儿也没错:舞团训练、引进剧目、用人等都由艺术总监掌控。
比如一些传统古典芭蕾舞团,由比较偏好现代芭蕾的艺术总监掌舵,很有可能舞团的引进剧目就会更加偏向现代风格,同时也会重用擅长现代芭蕾的演员,反之亦然。一个芭蕾团体的总排练者,总导演就是舞团艺术总监,他们也决定了演员会用怎样的方式去演绎作品。
前巴黎歌剧院艺术总监 Aurélie Dupont
© Sophie Delaporte
艾夫曼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Boris Eifman
© 艾夫曼芭蕾舞团官方
此外,对应到不同剧目的时候,会有各自的编舞来觉得作品具体怎么呈现。在大风格一致的前提下,舞团的总监往往会聘/邀请不同的编舞加入,来呈现多样的芭蕾作品(下文聊作品的时候,会展开聊聊)。
3
还看,演员
一艘大船,光有舵手,就算有再大的浪,显然不能航行向前的。
芭蕾演员,是一场芭蕾演出的主要承载者,作品的呈现就来自于演员。无论观看戏剧、歌剧、芭蕾,资深爱好者都会十分关注卡司(Cast),因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教育背景的演员诠释作品的方式都会有细微乃至极大的差异。
通俗地来说,这个差异就好比说,不同演员演的《射雕英雄传》,给电视机前的你,带来的视觉感受会有差别。
与此同时,由于芭蕾作品的表达方式80%以上都是依靠舞蹈动作来诠释,所以演员的技术能力,技术优缺点更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举例来说,《吉赛尔》作品中,对女演员身体的控制能力要求较高,而《堂吉诃德》则对女演员的跳跃、爆发力和旋转要求较高,同样是优秀演员,如果选择一位爆发力优秀而控制力较弱的演员主演《吉赛尔》可能演出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女演员在《吉赛尔》里的呈现
来源 网络
女演员在《堂吉诃德》里的呈现
来源 网络
如果说看技巧是看门道,需要时间积累的话,那么,感受不同舞者的颜值、身材比例、脚背弧度等,也是芭蕾审美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会让你在舞蹈之外,感受到不同层次的芭蕾美学。
在视觉艺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芭蕾摄影”也已经成为观看舞台演出之外,另一种视觉享受;而在更早之前,法国著名画家德加(Edgar Degas)更是以专注于芭蕾题材的创作而闻名。
德加作品 《舞蹈课》 La classe de danse
图中拄杖长者为 著名编舞家
朱尔斯·佩罗Jules Perrot
说到演员,我们通常指的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实际上,大家不能忽视乐池里的音乐指挥和演奏者,如果没有他们的精彩演绎,一个芭蕾作品的色彩恐怕要减少一半。而目前,在现当代作品里,还有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把乐队直接搬上舞台,真正成为表演的一部分;比如今年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演出的《无尽的终章》和《陌生人》都属于此列。
赫法什·谢克特舞团 Hofesh Shechter Company
《无尽的终章》 Grand Finale
现场乐队置于舞台之上
©Rahi-Rezvani
阿库汉姆舞团 Akram Khan Company
《陌生人》 XENOS
现场乐队置于舞台之上
©JeanLouisFernandez
了解剧目创作
在对演出团体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就需要了解即将观看的作品。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作品的创作者,即编导,在很多芭蕾作品中,编导的身份是“三位一体”的,他们集编剧、导演、编舞三职于一身,当然也有些作品有现成的剧本,但同样编导要担任导演和编舞的身份。
所以舞蹈编导几乎全权掌握了这个作品的基调和表演方式,如果编导在世,他们经常会来到舞团和艺术总监、舞团排练者共同为演员指导,如果编导已经作古,则这个工作就会由编导的基金会指派的排练者,或者舞团的艺术总监和排练者担任。
在演出之前,了解编导的创作背景,更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
此外,在演出前的“功课”中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和历史背景,尤其是近些年较多的戏剧芭蕾作品,这些戏剧芭蕾作品大多根据名著或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改编,尤其欧洲作品大多人物众多,脉络复杂,如果不能在演出前深入的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背景以及角色与角色的关系,那观演过程一定是一头雾水。其次,了解作品的音乐、舞美、服装也会让一场观演活动“尽在掌握”。
当然,我们还要关注的是,即便是同一个名字的作品,比如大家熟悉的《天鹅湖》,也是有不同编舞创作的不同版本的;观看不同版本,然后对其中的差异进行比较,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这往往是资深芭蕾观众,热衷的事情。
一个剧目,在编导之外,作曲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无情节”芭蕾之后,音乐的重要性和舞蹈动作的编排,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不少现当代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往往是“音乐先行”来展开舞蹈编创的。
古典作品里的大型交响乐队
图中指挥为捷杰耶夫
来源 网络
让自己准备好一切走进剧场
大多数的欧洲剧院都有一定的着装要求,比如莫斯科大剧院会直接将着装要求公布在官方网站上,穿着得体的进入剧院不仅让自己的观演有仪式感,也是对演出和演员的尊重。现在繁忙的生活让我们不一定有时间穿着隆重的进入剧院,但尽量做到不穿着球鞋,牛仔裤,运动服,背大双肩包进入剧场还是十分必要的,穿着上班的商务休闲装或正装则会让自己更加得体。
马林斯基剧院着正装的女观众
来源 网络
芭蕾演出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而剧场内又不允许饮食,在观演前可以提前为自己补充一些能量,并补充足够的水分。食物方面最好选择一些蛋白质较高,又不会有很大味道的食物最为合适,如三明治等。
马林斯基剧院的酒水吧
供观众在幕间休息时饮食用
© 大雨
芭蕾演出有时因为票价很高,大家会选择山顶票,这时为了更好的观察演员的技术、肢体语言和表情,就需要携带望远镜。
观演常备望远镜
作者拍摄于莫斯科大剧院《奥涅金》观演前
在走进剧场前,一些基本的剧场礼仪是需要去了解和遵守的。大多数剧场除非有特殊情况,不允许拍照录像。一是拍照使用闪光灯会影响演员的注意力,导致演员摔倒,严重的会影响演员的职业生涯;二是舞团作品都有自己的版权,随意拍摄会损害演出团体的利益。同时,智能手机在黑暗的剧场骤然亮起,也非常影响后面观众的观演。
芭蕾演出不同于音乐会,在乐章之间不允许鼓掌,芭蕾演出在演员结束一个舞段时,会向观众鞠躬致意,这时用掌声肯定演员的表演就是对演员最好的鼓励和尊重,同时在演员进行大炫技(挥鞭转,连续的大跳)的时间,演员也不会拒绝观众的掌声。
掌声,是对演员的肯定,也是对整个演出台前幕后的肯定;更是给美好观演体验,画上最美的句号。
-劇終-
撰文:佩潼
点击关注“古典会客厅”
获取更多音乐及放映资讯
C
LASSIC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