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阿浩
来源 l 阿浩(ID:ahaodushu)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716223201)
2018年《捎话》出版,刘亮程说:“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是个人的心灵自传,孤独梦想。
刘亮程出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新疆,他的家庭从甘肃迁徙至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小村庄。
在那里成长、生活,直至中专毕业成为农机管理员,后来又前往乌鲁木齐做临时编辑。正是这段经历,孕育出了《一个人的村庄》这本经典之作。
01
把村庄的回忆,写成了一本书
这本书创作于他 30 岁,那时的他在城市中迷茫,找不到存在感,于是回望故乡 “黄沙梁”,用文字勾勒出那片熟悉的土地。
它由 78 篇散文组成,分为 “人畜共居的村庄”“风中的院门”“今生今世的证据” 三辑。
与沈从文、汪曾祺等乡土作家不同,刘亮程并非着重于故事、人物和风俗的描述,而是挖掘乡村生活背后的哲学与心理文化。
在他的笔下,村庄是一个充满生命力与哲思的世界。
他写道:“我的村庄有一场风那么大。有一粒尘土到一颗星辰那么高远。”
这简单的话语,却将村庄的广阔与深邃展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不管是描写人畜共处的日常,还是那风中摇曳的院门,都蕴含着对生命、时间、存在的深刻思考。
比如他通过对老房子、旧物件的描写,传达出对岁月流逝和记忆消逝的感慨,让我意识到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都是我们今生今世在这世间存在过的证据。
从这本书中,我们能感受到刘亮程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那是一种即便身处城市繁华,也无法割舍的眷恋。
他的文字就像一条无形的线,连接着我们与那片遥远而又亲近的土地,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故乡的记忆与思念,无论我们是否真正经历过乡村生活。
刘亮程凭借《一个人的村庄》开启了他的文学辉煌之路,后续又创作了《虚土》《凿空》《捎话》《本巴》等作品,但这本书始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持续发光发热,多篇文章入选语文教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对乡土文化和生命哲学的理解。
在如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年轻人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在城市的喧嚣中忙碌奔波。
《一个人的村庄》就像一盏灯,照亮我们内心深处渴望宁静与本真的角落,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不要忘记精神的家园,去寻找那一份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平静与清明。
他说:“我相信,我们都是有一个内心故乡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流浪,在内心中寻找,向着一个叫故乡的地方,一点点回归。”
02
对故乡的思念,涌上心头
在刘亮程的笔下,我们跟随着那个被村里人叫做 “闲锤子” 的 “我”,走进了黄沙梁这个看似平凡却又充满神秘的村庄。
“我” 在村里的生活与忙碌的村民截然不同,总是在看似无意义的事情中寻找着活着的理由。
把麻雀从这棵树赶到那棵树,引水渠里的水改道,这些看似无聊的举动,在 “我” 眼中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这是 “我” 与村庄互动的独特方式。
每天黄昏,当其他人对日落习以为常时,“我” 却站在沙梁上,庄重地送别太阳,这个仪式从始至终只有 “我” 在坚持。
“我” 深知在漫长岁月里,自己虽不起眼,却也悄然改变着村庄的某些角落,这是一种与时间的默契,也是对村庄深深的眷恋。
在这个村庄里,牲畜也有着别样的意义。
“我” 因自身的闲适,多与牛、驴相伴,它们的慢节奏与 “我” 的生活态度相得益彰。
而马的快节奏,那些骑马人匆匆忙忙奔赴的方向,在时间的长河里,与 “我” 的慢悠悠并没有本质区别。
当人们在不同时期盲目跟风、来回奔波时,“我” 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步伐,因为 “我” 明白时间不会因为速度快慢而有所偏袒。
夜晚的村庄是狗的主场,狗不仅是守门者,更是村庄夜的守护者和连接者。
它们的叫声在寂静夜空穿梭,编织出村庄的另一番景象,而那沉默的老狗,更是村庄、黑夜与人的独特纽带,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自然万物在这个村庄里,成为了生命与时间的生动教材。
当 “我” 看到身后的草突然开花,那一瞬间的惊喜与欢笑,打破了荒野的寂静,也唤醒了 “我” 内心深处对美好的感知。
曾经严肃麻木的 “我”,在这片绿地中重新找回了对生命的热情,从草木、蛀虫、风雨对村庄事物的缓慢作用中,“我” 领悟到了永恒的真谛 —— 不是时间无尽,而是有些事物即便历经漫长时间的消磨,依然顽强地存在。
这种对自然和时间的理解,让 “我” 对村庄的家有了更深层次的定义,它不仅仅是一间房子,更是在房子里度过的悠悠岁月,是与村庄时间融为一体的归属感。
但三十岁的 “我” 离开了村庄前往城市。
就像许多人在人生旅程中的转折一样,这一离开,让 “我” 开始重新审视那个曾经习以为常的村庄。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常常在失去或远离后,才惊觉过往的珍贵。
书中通过 “我” 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活智慧、时间哲学和生命思考的村庄世界。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总是在忙碌中迷失,忘记了像 “我” 一样去关注身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忽略了时间在我们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
但我却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汲取力量,重新找回那份我对生活的敬畏、对时间的尊重和对故乡的深情。
写在最后:
很喜欢李娟推荐的一段话:“他站在村庄的中心,目不斜视,缓缓写尽一切温暖踏实的实物。
人畜共处村庄,柔软欢欣的日常生活细节,古老庄严的秩序,公平而优美的命运。”
这是一本可以让我们继续探寻那个隐藏在记忆深处、充满温暖与智慧的村庄,去感受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生命本真的书。
2025年,一起读《一个人的村庄》回忆那属于我们的家乡。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