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与战时、图说旧日本陆军师团的编制

科技   2024-09-06 21:01   广西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节选自「別冊歴史読本戦記シリーズ32」文章略有删节,2024年9月6日首次发表于“战史编译”公众号,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不代表译者认同其原文观点


中队,与士兵联系最为紧密的作战单位

仅就普通一兵的角度来看,平常的部队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内部班中渡过的。一个内务班通常在三十个人左右,在一名由军曹担任的班长的带领下实行集体生活,共同接受教育训练。这样的三、四个内务班组合在一起,便可构成为一个中队。

所谓的中队,就是军队最小的作战单位,一旦进入战时状态,这个内务班的名称便变更成为了小队,在中队长(通常由大尉或资深中尉担任)的指挥下在作战第一线执行战斗任务。

虽然中队长在平时看来感觉似乎并不是普通一兵可以轻松接触得到的人,可是一旦被投入到了战场之上,中队长个人对于作战的理解以及其指挥水平的拙劣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到每一名士兵的生死命运。不管是斗志昂扬也好还是丧失了斗志也罢,被认为全赖于中队长个人的人格见识,亦或者说是其个人战斗意志的高低,个中关系颇为微妙。普通一兵往往可以从一名中队长的形神气色中或感到安心或感到不安。

4单位(4个步兵联队)常设师团:上图为中日战争(七七事变)全面爆发时动员的名古屋第3师团的编制列表。平时常态下该师团拥有人员11858人以及战马1592匹。在经过战时动员后,人员和马匹的数量分别增涨到了25375人和8197匹,人员是原来的2.5倍,至于马匹则增加到了原来的五倍以上。原因是在平时状态下该师团一个大队仅有三个中队而不是动员后的四个,负责执行补给输送任务的辎重兵部队的数量也非常少。如图所示动员后的师团辎重兵联队拥有6个中队3461人以及2612匹马的庞大兵力,而在平时这一部分的兵力仅有2个中队约400人以及约300匹的马匹用于日常训练。再加之战时动员后师团还会增加通信队、卫生队、野战医院等后勤兵站部门,因此兵力就会变得非常庞大。另外,虽然师团下辖的炮兵联队多为如上图所示的野炮兵联队,但也有师团炮兵联队为山炮兵联队的情况(图中白框左侧为人数,右侧为马匹数)。

旧日本陆军经常把军队的组织比作是一个大家庭,而对于普通一兵而言,这个大家庭实质上指的就是中队。在所构建的大家庭式的组织结构之上,努力保持营造出一种团结一致向胜利迈进的氛围。对于普通一兵而言中队就是那个令自己感到安心放心的家。

4单位特设师团:以在中日战争期间,以动员兵为核心紧急组建的第106师团为例,如图所示无论是人员马匹数量还是轻重火力都与常设师团有一定差距。

于是乎陆军的部队规模便这样以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逐次膨胀。由于在平时部队内部原则上一般不设小队长,由内务班长统一代管,因此如上所述中队实质上就是最小的作战单位。


中队以上的构成单位

旧日本陆军原则上规定四个中队组成为一个大队、三个大队组成为一个联队、二个联队组成为一个旅团、二个旅团组成为一个师团。

虽然这个编制体系是以所辖部队全部是步兵为标准的情况下编列的,但是部队光有步兵不能称之为一个独立的战略作战单位。于是乎,师团除了步兵旅团之外,还被编入了骑兵联队(后改为搜索联队或战车联队)、炮兵联队、工兵联队、辎重兵联队(负责输送补给任务)等单位。

日本师团司令部装备的97式挎斗摩托(日军称側車自転車)

在旧日本陆军的历史当中,地位位于师团之下的旅团经历过多次的反复变迁。原本由两个步兵联队构成的步兵旅团,在遇到不需要整个师团全体出动的情况时,会为旅团配属炮兵部队或骑兵部队、工兵部队等单位,以所谓迷你师团的形式派遣。这样的旅团被称作为混成旅团。由于其不归师团长指挥独立执行作战任务,因此亦被称为独立混成旅团(详细情况后文另述)。

典型的三单位制(3个步兵联队)编成师团,以第15、17、23师团为例。主要特点是取消了旅团建制,辎重兵联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卡车,运输不再完全依靠畜力,提升了后勤补给效率。

可是,从中日战争后期开始直至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将配属师团的步兵联队的数量削减掉一个变为三个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战局迫使军方不得不增加师团这一战略单位的数量,以及基于在配属比以往数量更多的炮兵部队、战车部队,或比以往更多的汽车后部队的综合战斗力与其说下降倒不如说有所提升的判断。于是在这种所谓的三单位制编成的师团中旅团这一组织单位便就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步兵团(译者注:日本步兵团建制大致可理解为步兵战斗群)。由步兵团长统一指挥各步兵联队。


命令与服从的原则

军队是一个充斥等级观念的小社会。称之为官僚等级社会亦可。其特点是下级必须要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在军队内部下级对于上级必须要表达出绝对的敬意。关于这一点每天都以敬礼的形式加以体现。如有违反则视同为侮辱上官罪,遭受包括言语批评和体罚在内的处罚。

理想状态下尽情配齐各种装备,齐装满员的三单位师团:第23师团。该师团原为1939年诺门坎事件期间日军地面作战的核心主力,在战役期间曾遭受到了近乎全军覆没的沉重打击,师团长亦因此被编入预备役。上图为该师团于1941年春重建后的编制列表,作为首个编有直属战车队(配备95式轻战车15辆)的师团,成为了所谓日本机械化部队的标杆部队。

不过,如果仅从指挥层面来看,其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就不仅仅是简单地根据等级高低的逻辑来执行了。师团长只具有对自己师团所属部下行使的指挥权限。也就是说A师团的师团长不能对B师团所属的联队长下达命令行使指挥权。


师团直属战车队装备的95式軽戦車(轻型坦克)重7.4吨,乘员3名,装备37毫米坦克炮1门,6.5毫米车载机枪2挺。

反过来讲,士兵亦只能服从自己直属上司的命令。虽然旧日本陆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是天皇,但天皇只能直接指挥到师团长这一级,无法对于师团长以下的各级指挥官下达直接的命令。实际上参谋总长在向师团长下达命令(指示)时,其命令本身也都一贯是以天皇的名义发出的。

自転貨車(卡车):3单位师团下辖的搜索联队和辎重联队普遍增加了卡车的装备数量,机动能力相比骡马化的4单位师团更强。

而普通一兵顶多就只能是奉中队长的命令行事。虽然不太有可能发生,但假如某一天天皇微服私访没有事先打招呼,跑到师团的营房去访问的话,如果当时执勤的哨兵没有接到命令,那么不管他是谁来干什么就算是知道他是天皇,哨兵也有权力不允许他踏入营房的大门,因为原则上讲,哨兵的这种态度是正确的。

由98式6吨履带牵引车拖曳的96式15厘米口径榴弹炮。


师团长与士兵

师团长对于部队的普通一兵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存在。虽然因为是自己的最高长官所以名字肯定是要记得住的,但如果假设一名师团长着便装不带随从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了作战第一线,那么实际上也没有几个士兵能够直接认出其身份。

所谓的师团即使是在平时也是兵力超过一万人以上的大单位,若是在战时其兵力则可膨胀至原来的二至三倍,达到二万五千至三万五千人。师团当中既有实际参加正规作战的,也有负责占领地警戒·治安任务的,还有一些是以所辖的战车部队或炮兵部队为重点建设的师团,其兵力和战斗力虽参差不齐,但至少总兵力低于一万人以下的师团是没有的。

在日本占领区负责警备任务的治安师团:以第32师团为例,在主力南下中日战争暂时告一段落(当然这仅仅是日本单方面认为)之后,警备任务与维护占领区的治安便开始变得重要起来。此时为分驻占领区各地而组建的各师团被俗称为治安师团。采用类似编制的师团共组建了约10个左右。人员与马匹数量与未动员状态下的师团平时编制相当。这类师团虽然最初普遍配属有野炮兵联队,但后因基本无大仗可打等理由,皆被尽数裁撤调走。

再加之当时不似现代民间拥有普及的电视机和照相机。更有所谓军事机密审查制度的限制,因此可以反映高级指挥官容貌的个人照片不可能得到大量的印刷。

在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所谓的二二六事变当中,有一队叛军士兵前往首相官邸暗杀当时的首相冈田启介,结果杀掉的是与首相本人长相相似的首相私人秘书官。连首相的相貌都可以搞错,可见当时高级官员的照片在民间基本没有流通。

完全以留守师团为基干组建的师团:第44师团,为40开头师团的其中之一。4单位师团开始改编为3单位师团后,所抽出的多余的步兵联队经重新改编有一部分成为了独立步兵团。在1943年3月至1944年1月期间,以这些独立步兵团为基干加上本土的各留守师团,在日本本土又扩编了6个师团(第42、第43、第44、第46、第47、第49师团)其中仅有第44师团没有独立步兵团,完全是以留守第4师团为基干组建。该师团后被编入第51军(主要担当茨城县正面方向防御任务)战斗序列,负责鹿岛灘正面的防御。

一般而言在和平时期(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二、三个县的范围内才驻扎一个师团。师团司令部所在地是定好的一般不会发生改变。属下的各部队以各联队为单位采取分散布置,联队本部的位置也是规定好了的。除非是在司令部附属的部队中服役,否则普通一兵基本上不可能有近距离观察师团长相貌的机会。


战时动员与士兵

虽说是所谓的全民皆兵,但也并非是所有通过征兵审查判定为合格的人都可以入伍当兵。截至一九三七年中国事变全面爆发之前为止,师团的总数只有十七个。因此,即使通过征兵审查被判定为甲种合格的兵源人数仅占接受征兵审查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但实际上在这其中也仅有一半能够当上兵。如果算上所有合格的(甲种、第一乙种、第二乙种、丙种)则仅占合格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后来,为了预防紧急情况发生,又将其大部分编入在乡军人组织。依照每个人的健康程度和年龄等相关条件,其应征入伍的次序、以及各级别服役的年限均有相应的规定。

准备用作本土决战的沿岸钉子师团:在意识到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大反攻已经势不可挡,即将登陆本土后,组建了大量为数众多的本土决战用师团。图中所示的第140师团即是这种专门为在设想中的敌登陆点附近沿海岸线布防而组建的师团。同类师团共计编成有14个,被称为钉子师团。这种师团虽然纸面上有近2万人的兵力配属了各种部队,但实际上连步枪都不充足,兵员素质也比较差只要身体还算健康能走路的基本上都召进去了。这种师团被告知美军一旦登陆就要让士兵扛着炸药包往坦克车底下钻,没有步枪就用竹枪与美军进行白刃战,至少也要把登陆美军钉在海岸线上拖延两个小时。炮兵部队的大炮有些甚至是从仓库中拖出来的,在日清、日俄战争期间使用过的旧货。被称为钉子部队虽然令人感到非常悲哀,但这就是现实。

可是,在中日开启全面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这四年中,师团的数量猛增到了五十一个之多。当然需要更多的士兵参军入伍。通过征兵审查合格的兵源当中,不要说第一乙种了,就连第二乙种兵源也会被即刻作为现役兵征召入伍。达到了接受征兵审查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一。

在14个钉子师团之中还有5个(第142、第143、第145、第151、第157师团)连旧式身管火炮都没有,只能配发简易的4式20厘米口径噴進砲(即火箭炮,最大射程仅为2500米)作为师团支援火力。

等到一九四二、四三年左右,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八,至于到了一九四四、四五年的时候,这个数据更是提升到了百分之九十。真就如同当年在NHK的电视节目“顿智教室”中广受观众欢迎的著名节目主持人青木先生所说的那样,只要这个人的两只手的手指能伸能弯就能給个“合格”。

准备用作本土决战的机动(决战)师团:虽然同样也是为本土决战而编成的师团,但配置位置相对于海岸线更靠近纵深,肩负着在获悉敌登陆的情报之后立即展开机动,奔赴登陆场与敌主力决战的任务。而在机动师团主力赶到之前,应将敌人牢牢拖住钉死在海岸线上的师团即是之前提到的钉子师团。

除此以外,诸如预备役、后备役亦或者说国民兵之类,年纪比较大只能殿后助威的,也陆陆续续被征召入伍。等到大战末期更是实施了连根拔起式的总动员,四十岁以下看起来能禁得住兵役的男子基本上都被征召了。

这种注水师团的不但兵力少,就连对于为数众多的步兵而言唯一可以依靠的武器步枪都无法配发齐全。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哦!


装甲铲史官
不随波逐流,讲述特色战争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