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它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立秋之后天气还是很热,中医将立秋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立秋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从而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在立秋祭祀土地,庆祝丰收。
立秋后,西北风开始到来,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这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开始向凉爽的秋季过渡。
大雨之后,风开始变的清凉,会有白色的露珠凝聚。这是由于气温下降,水汽在地面上凝结形成的现象。
对秋天的凉意有所感觉的蝉也开始鸣叫。寒蝉的鸣叫声标志着天气真的开始变凉了,它们对秋天的敏感反应,使得它们成为秋天到来的信号。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向凉爽的秋季过渡。在这个季节转换的时期,健康养生尤为重要。
饮食宜润:立秋后,气候逐渐干燥,人体肺气相对旺盛,饮食上宜清润,不宜辛燥。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冬瓜、萝卜、莲藕、海带、芹菜、苹果、梨子、柿子、百合等生津润燥的食物。适当多喝温开水,以补充水分。
起居宜顺:立秋后人体容易感到疲乏,这是因为人体在经过了“昼长夜短”、晚睡早起的夏季后,出现了睡眠不足的症状。立秋后白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顺应自然规律,此时宜适当早睡晚起。
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运动调养:从中医上讲,秋天时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损耗,可以选择一些轻松平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快走、瑜伽等,保持适时有度、循序渐进地进行。
防燥:立秋宜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其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
防感冒:立秋后,昼夜温差大,此时段易感受外邪而致感冒。提醒大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避免夜间着凉。
《城中晚夏思山》
[唐] 齐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文稿来源:百度文库
网络编辑:王文辉
文稿校对:陈诗羽
责任编辑:程才秀
审 核:马秀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