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弘一大师法书集 华枝春满 手稿信札卷》第8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
【出版】《弘一法师书法集》第52-65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10月。
诚如鲁迅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弘一法师曾在致刘质平信中提及:「书法佳者,不必纸大而字多。故小幅之字,或较大幅为佳。」可见这册页更是称得上是弥足珍贵!
2.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煅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是处一化齐之妙。
3.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涤除最难。
4.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5.躯壳之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心性之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6.完的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的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7.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8.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
9.功夫自难处做去者,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学问自苦中得来者,似披沙获金,才是一个真消息。
10.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11.云烟影里现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12.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13.言行相顾,心迹相符,始终不二,幽明无间,易世俗所难,缓时流之急,置身于千古圣贤之列,不屑为随波逐浪之人。
14.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15.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16.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
17.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