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论文| 数字时代信息失序现象的治理路径探析—— 基于建设性新闻的研究视角

文摘   文化   2025-01-10 22:12   福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张海悦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博士三年级在读

江 凌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加州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


摘要

数字时代下,伴随着网络媒介生态演变中的信息失序现象引发了社会对信息传播的价值反思。网络媒介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渠道,信息失序不仅危及了公共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还会对舆论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媒介生态中的信息失序现象治理已被提上日程。本研究对信息失序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生产者、媒介和受众三大维度阐释了信息过载、算法干预和受众极化所导致的信息失序的深层逻辑。并从建设性新闻角度出发探讨潜在的治理路径,将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新闻理念深化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明确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运用积极心理学减轻群体极化等方式去构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网络媒介生态,以实现信息传播的公共价值。


关键词:信息失序 建设性新闻 媒介生态 数字技术





引言

从大数据、算法到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革命性的发展为网络媒体生态带来空前高涨的信息载量。传播生产、传播模式及传播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极度高效、精准、便利的信息生产及传播过程中,事实反转、真相难寻、信息失序屡见不鲜。

媒介技术的日益革新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但信息失序现象并不是数字时代下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媒介即信息,媒介的出现即意味着信息传播的产生,同时信息失序的现象也会随之而来。在互联网技术大规模发展以前,信息失序主要发生在以崇尚专业主义为核心的新闻行业内部,在西方主要由商业化利益及党派竞争导致,在中国则受到了记者与利益主体金钱交易等因素的影响 [1] 。数字技术时代,新闻的生产发布不再仅仅局限于新闻行业内部及专业人士,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信息失序现象的成因也不能简单归因于商业、党派和行业内部。数字技术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原因直接或间接影响网络媒体生态中各空间的联结与关系。

慕尼黑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研究员埃格尔霍夫(Egelhofer)认为,面对信息失序,新闻业亟需重建受众信任,以解决信息失序问题 [2] 。他们建议运用建设性新闻来重建受众对新闻业的信任,减少受众对新闻的回避,削弱新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 ,解决当今网络媒体生态中存在的偏见和负面情绪。虽然建设性新闻源起于西方,但是国内也已经出现了大量建设性新闻本土化的路径探析与实际应用。它与中国新闻业坚持的正面积极的事实报道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解决信息失序现象的可能路径。本研究将从由数字技术主导的网络媒体生态着眼,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和归纳,尝试从理论层面探析信息失序现象的成因,并探讨通过建设性新闻对其进行治理的可能性。



NO.1



建设性新闻的概念辨析


建设性新闻是一种新兴的新闻形式,涉及将积极心理学技术应用于新闻流程和制作,以努力创造富有成效和引人入胜的报道,同时坚持新闻业的追求专业精神提供客观真实报道的核心功能 [4] 。慕尼黑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研究员埃格尔霍夫(Egelhofer)建议基于社会责任理论下的建设性新闻可以缓解信息失序和“后真相”时代的相关问题,包括重建对新闻和新闻媒体的信任 [5] 。尽管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建设性新闻,但它因为与传统西方新闻追求负面新闻报道行为相矛盾,在西方一直被边缘化并且极富争议。然而,建设性新闻近年来一直是中国新闻业界的热门话题,中国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实践也反映着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对于提高媒体的传播影响和公信力。

对于这一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国家引进的概念,中国学术界有必要追溯建设性新闻的历史。一些学者从建设性新闻的历史根源出发,描绘了这一概念的世界实践 [6] 。也有学者从公共服务等方面关注建设性新闻,来理解建设性新闻在西方国家的起源。认为建设性新闻旨在促进参与公共社团的主体的新闻生产偏好,促进公民协商,以达成多元共识为导向,增强公民理性 [7] 。还有人提到,建设性新闻是西方国家继公共新闻和解决新闻之后新闻业的第三次新革命。这些研究从西方的各种实践开始,延伸到中国媒体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与强调解决方案、协同生产和参与社会治理相对应的微观、中观和宏观视角 [8] 。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建设性新闻至关重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麦金泰尔(McIntyre)在2018年和吉尔登斯特德(Gyldensted)提出了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的六个建设性新闻要素,并已广泛应用于新闻实践 [9] :

1.解决方案:报道问题时,还应添加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新闻框架 [10] 。2.未来导向:添加“现在做什么?”传统新闻仅仅涉及(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方面,提供未来导向可以对未来以及社会实现目标的能力有一个可能的富有成效的视角。3.去极化:对抗新闻媒体造成的极化,以加强包容性和多样性。4.建设性访谈:对于相关问题所涉及的各方进行采访,尤其是对于该领域专家的采访。5.使用数据:使用数据来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数据会更直接地反映新闻报道中的事实。6.共创与赋权:让公众参与并对其赋权。与公众共同创作新闻内容,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


NO.2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信息失序的成因及治理意义


虽然信息失序现象一直存在,但“信息失序(Information Disorder)”这一名词近几年才得到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在这之前,“假新闻(Fake News)”作为一个更为常见与平民化的词汇来描述信息失序的现象,甚至借此对民主进程进行干预 [11][12] 。沃特尔等学者提出,应当提出一种共享概念来更好地概括描述信息混乱的现象,包括根据真实性和有意无意伤害来进行区分。其内涵包括:1.内容是虚假的但无意伤害的信息称为误导信息(Misinformation),这可以包括讽刺(Stair)、标题党(Clickbite)或误导性的引述和图像。2.内容是虚假的且故意伤害的信息则被认为是虚假信息(Disinformation),包括恶意谎言、捏造内容、阴谋论等。3.共享真实信息而有意造成伤害的信息被视为恶意信息(Malinformation),通常是指个人或机构将隐私信息暴露在公共领域比如狗仔爆料等 [13] 。本文并不讨论信息失序内部包含的信息类型和其包含的子集,而是将信息失序现象作为一个集合的概念。

除此以外,沃特尔还提出信息失序包含三大要素:即代理人(Agent)、信息(Message)和解释者(Interpreter)。在传播信息失序的过程中,有三个阶段 —— 创建(Creation)、制作(Production)和分发(Distribution)。代理人对信息进行创建、制作并分发给解释者。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发布者,因此解释者也可以成为下一个“代理人”,即解释者接收到信息之后成为下一个代理人对同一个信息进行再创建、再制作和再分发,从而进入无休无止的传播导致信息失序。

信息失序三要素的归纳与总结,是沃特尔对传播主体内部的信息流进行动态化分析的结果。然而这种分析缺乏对于传播主体外界因素的考量,尤其是数字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影响。信息失序其核心问题在于传播内容的失真和对受众认知的干扰。建设性新闻则致力于通过提供真实、积极的报道,减少对公众认知的误导,并鼓励公众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讨论。因此,要探析信息失序现象的成因不仅要明确传播过程信息流动的内部规律,且必须考量数字技术在传播每一个环节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建设性新闻对其进行治理的可行性,为后文通过建设性新闻来治理信息失序现象的治理路径提供思路。本文拟从生产者、媒介及受众(用户)三大维度切入,以科技发展下信息生产的复杂混乱、算法的目的性筛选以及受众的群体极化讨论数字时代下信息失序的成因及建设性新闻对其进行治理的可行性。



01

生产者:网状传播的复杂性与混乱性



在网络媒体生态中,信息的生产者包括传统媒体、近些年涌现的自媒体及技术革新下的人工智能。传统媒体作为信息生产者的专业人士在工作中秉持专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他们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新闻伦理原则将真实性与客观性严格作为自己的职业认知,以确保他们的报道尽可能准确和公正 [14]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商业流量、广告的驱动下,传统媒体不得不转而“抢”信息,从而获得独家新闻的报道权。而在追寻“短频快”的过程中,传统新闻在获取信息时现场核实、当事人采访、编后校对、多级审核等过程被一再简化,导致信息失序的现象在传统媒体中屡见不鲜。不同于传统媒体中严格的任务分配,自媒体编辑要完成采编发的所有过程。他们更容易放弃责任,情绪化地编辑和传播新闻,甚至为了吸引看客围观故意夸大渲染 [15] 。同时,为了迎合受众猎奇、追求惊喜刺激的心理,一些自媒体甚至会发布庸俗、标题党等严重失实的新闻,使得新闻更加具备“后真相”特征:重视情绪传播与情绪感染,而忽视事实的全面客观考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从一种信息生产的技术辅助手段逐渐走向了主导地位。一些科技设备公司所开发的智能工具,可以对新闻材料中重点的音频、视频等进行再编辑与再剪辑,甚至还可以“凭空”生产出完全没有根据的新闻材料 [16] 。这些信息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上自由大量的流通,普通人不借助核查工具,仅靠肉眼与大脑很难识别其真假。

以上三种主要的信息生产者并不是独立存在于网络传播的场域中,它们互相影响彼此勾连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媒体生态。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报道,并关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从根本上改善信息传播的质量。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生态中,建设性新闻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引导受众重新关注事实、分析问题,并寻找可能的解决路径,从而有效地减轻信息失序对社会共识和信任的破坏。


02

媒介:算法的目的性筛选与隐形把关



互联网技术下催生的社交平台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受众(用户)的关系、友谊、兴趣、品位、对话、信息搜索、情绪反应等等都轻易地被量化,形成了一套已经非常成熟的算法 [17] 。算法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更像是一个隐形的把关人,它帮助受众筛选和过滤掉了其不喜欢的、不感兴趣的,而不是虚假的、误导的、有害的、不真实的信息。在个人所形成的信息茧房中,算法甚至帮助了虚假信息等信息失序现象的产生。

其次,算法是通过对真实的大数据学习而产生的底层逻辑,但在弱人工智能环境下其应用还欠成熟,甚至出现张冠李戴、错误信息挪用的现象造成信息失序。数据并不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事实。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性之一在于能够将海量数据与社会相关现象和问题精确地关联起来,从中抽取事实以揭示数据的实际意义,独立的数据片段本身是毫无价值或意义的 [18] 。而这种混乱,作为在信息茧房的普通受众是无法分辨的,并且很难进行核查。网络平台在数据和算法的加持下,其所体现的新闻真实性并不是内容的真实性而是中介的真实性,而所谓的中介即这些用户数据的社交平台 [19] 。

建设性新闻在应对由算法筛选与隐形把关引发的信息失序现象中也可以发挥作用。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解决方案导向,有助于打破信息茧房并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建设性新闻不仅重视报道的真实性,更强调揭示数据背后的社会意义。相比于依赖算法推荐的个性化内容,建设性新闻更注重提供经过深入调查和核实的信息,从而帮助受众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并做出理性判断。


03

受众:群体极化下的消极情绪



群体极化和信息失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它们通常相互作用并相互强化。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特征,让多元主体能够在相对平等的社交进程中进行意见交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意见阵营,而点赞、转发、评论等互联交互行为加剧了意见阵营的力量导致意见极化、行动极化最终形成群体极化,信息失序的现象愈演愈烈 [20] 。

另一方面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匿名性与不在场性,降低了用户可能承受的群体规范压力、约束及道德负担,可能催生出更加强烈的意见 [21] 。除了客观的平台及技术问题以外,主观上受众因猎奇、追求刺激惊险等心理因素更容易被极端观点吸引。这可能导致一些个体和团体故意传播虚假或偏见信息,以满足特定政治或社会议程,因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这些信息的传播会加剧信息失序。当受众暴露于不准确或偏见的信息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坚守自己的立场而不是寻找真实准确客观中立的信息,从而导致更大程度的分歧和对立。某一针对澎湃新闻新浪微博账号关于 “长春长生疫苗”的 30 篇报道及其 7915 条网友评论的研究发现 [22] ,评论中群体表现出强烈的支持或反对的极端立场,导致网友评论中发生了群体极化现象,主要是对涉事主体表达的谴责、批判等。这种消极的情绪共鸣对于青少年群体和社会长足稳定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即便是证据确凿的辟谣、事实核查类新闻也很难获得极化群体的认同,反而加剧信息失序的进程,极大危害专业媒体的公信力。

建设性新闻通过提供平衡、解决方案导向的报道,有助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它强调理性分析和对话,帮助受众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超越情绪化反应,关注事实和潜在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导公众进行有建设性的讨论,建设性新闻可以减少群体极化带来的信息失序,帮助受众重新建立对不同观点的理解与尊重。



NO.3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信息失序的治理路径

迈克尔·舒德森 (Michael Schudson)提出了数字时代下新闻客观性升级的观点,正面承认了“记者要对新闻做出判断” [23] 。即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需有所选择,注重提供翔实的背景信息,而不仅仅局限于描述当下发生的事件,同时能够更加谨慎地给予受众一种结论性的导向。针对以上信息生产者的多样性、算法推送的目的性、群体极化的消极情绪等信息失序的成因,建设性新闻以结论性为导向的逻辑可为信息失序现象治理提供思路。



01

以建设性新闻为理念,提升新闻产制的自我约束力



建设性新闻是在社会责任理论之下,西方对于日渐衰弱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再巩固与反思。建设性新闻六要素中结论性的导向要求记者不再仅仅提供事实背景,而能直接给出确定的结论,或给受众一种想要寻找结论的导向。这与舒德森(Schudson)所提出的注重新闻背景,给予受众结论导向的观点相通。当信息生产者试图给出受众一个有理有据、能够信服的结论时,新闻的生产制造就会变得更为谨慎严格。如:澎湃新闻的《明查》栏目使用建设性新闻进行事实核查的过程中,事实核查人员将提供各种新闻来源和佐证材料,除了对相关事件和证据进行重新调查和收集,也会通过多个问题和主题进行分层转换,来还原该新闻事件本身,最终得出新闻真伪的结论,从根源上杜绝信息失序的问题。

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理念可以深化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传统媒体已经把其当作一种可以实践的对象,自媒体也可以将其当作一种理念贯穿采写编的全过程,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去考虑到这种新闻的形式,在用数据生产新闻的同时不再仅仅着眼于对于受众信息的告知,更应该强调有理有据逻辑严明的结论。因此,在使用建设性理念对新闻产制过程进行自我约束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强调事实准确性,新闻报道应当严格基于真实、可验证的信息,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确保公众获得可信赖的信息来源。其次,尊重多元观点是关键要素。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应努力呈现不同声音和观点,避免偏见和片面性,以促进公众对复杂问题的全面理解。再次,建设性新闻强调避免过度渲染,不利用夸大或煽动性的手法制造恐慌或引起负面情绪注重平衡,通过理性的表达方式引导公众思考,而非激发情绪冲动。一言以蔽之,建设性理念下的自我约束力有助于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公共理解、对话和社会进步。


02

以数据科技为标尺,强化新闻产制的工具理性



建设性新闻要求记者能够使用数据来进行更为准确的报道,从而直观反映报道事实。尽管互联网平台对用户大数据的收集导致了一套以迎合受众赚取商业利益为前提的算法,但数据科技依然是新闻内容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客观性的体现,在灾难报道中经常出现各种令人潸然泪下的个体故事报道,数据在其中的夹持会让这种极具情绪化的报道有冷静与客观的余地,给予受众理性上的思考,也避免受众因情绪化的指引而产生信息失序的传播。如: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发生飞行事故,机上132人全部遇难,《人民日报》在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时采用了动画视频等方式向受众解构了该飞行器,同时罗列了近20年来类似的飞机失事事件原因及伤亡情况。

在数据收集及可视化制作的过程中亦无法离开科技,人类之所以能发展成为智性的动物是因为人类会借助工具。个体收集或制作庞大新闻数据的过程中无法避免错误的产生及自我意识的带入,但工具的使用带来了理性与客观,人类要做的只是下达指令。很多新闻媒体都会使用专业的反搜技术进行溯源求证,使用视频和图像鉴定工具InVid对网传内容进行误差水平分析(ELA)鉴定。还会借助互联网档案馆中的Wayback Machine功能来搜寻时间较久的图片、网站或文档资料。除此之外,Scrapehub、Mozenda、Tableau等软件都是数字技术下媒体经常用来抓取、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

虽然人工智能编辑新闻以及算法推荐用户等方式加剧了信息失序的进程,但使用技术本身不应该为加剧信息失序现象“背锅”。关键是媒体工作从业者在使用技术、运用数据的过程中,能否坚持客观。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可以为媒体行业人员提供一种自我约束力,在强调运用数据来进行更加客观真实的报道时,更强调要用对数据、用好数据反过来对抗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失序等现象。


03

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增强新闻产制的包容性与多样性



群体极化现象是现代网络媒体生态下受众心理背后逻辑的一种体现,这种逻辑所造成的情绪化、消极心理加剧了信息失序的现象,因此解决或削弱信息失序问题就必须尽可能考虑到受众心理的极化问题。建设性新闻在其六要素中明确提出了“去极化”的概念,即增强新闻的包容性与多样性,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和协商,通过为不同群体提供平台,让他们分享观点并寻求共识,提供更全面、准确和客观的报道,避免片面或偏袒的信息传播,让受众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多面性,从而减少极化传播和信息失序。

如苏州电视台所创办的《苏城议事厅》栏目在对新区散乱污染企业的整治报道中,集结了对问题解决有影响力的相关方,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共聚一堂,通过“访谈+追踪”的方式,形成“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人员”多元主体的回应结构,从而减弱受众对新闻未关注到的主体产生的质疑最终所导致的极化现象。澎湃新闻的《明查》栏目也非常注重对佐证材料中各方引用的均衡性。作为中国第一个以事实核查新闻为主的新闻团队,专业新闻机构的报道经常是被《明查》广泛引用的佐证材料来源之一。《明查》的引用来源不止一家媒体,经常包含三到四家专业媒体报道,来解决引用一个信源可能导致的偏颇。除此以外,政府官方发布的开源信息、国际组织的研究报告、虚假信息中所涉及个人或团体的声明等都会成为佐证材料的来源,从而尽力为受众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事实核查报告,避免虚假信息的二次传播。

除此之外,数字网络媒体生态之下因为算法推送方式所产生的情绪化传播已经很难避免,有学者研究得出这种情绪化的传播主要以消极情绪为主 [14] ,过度的负面情绪可导致信息失序和群体极化。建设性新闻强调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提供积极情感,平衡负面情绪,减少情感激化,使多方之间的讨论更为理性。建设性新闻并非完全回避和忽略消极及负面的社会话题进行积极宣传,它强调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积极的社会进展,以平衡受众的负面心理。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培养乐观主义,使人们更愿意面对社会问题而不是回避。通过展示人们克服挑战和实现目标的故事,建设性新闻可以激发积极行动,参与社会变革。而当人们感到他们属于一个积极变革的社会,他们更有可能参与建设性的对话而不是分裂性的争论,从而减少群体极化,削弱信息失序的现象。



NO.4



结语

从谣言传播到虚假信息,再到信息失序,媒介生态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但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讨论从未停止。现代网络媒体生态下,信息失序聚合了误导新闻、虚假新闻和有害新闻等多种“假新闻”模态。尽管对于“信息失序”这一现象的概念讨论仍有争议,但对于该现象的存在以及在数字时代下愈演愈烈的现状已经达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媒体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要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媒体的建设性监督作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媒体的责任担当。” [4] 互联网时代,信息失序现象愈演愈烈,对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而这种媒体所拥有的建设性监督作用同样应被运用于对信息失序的治理,肃清网络环境。

讨论信息失序的成因,是为了更好地从理论上寻求治理的路径。建设性新闻理念作为西方追寻新闻专业主义的一种反思,给中国新闻业当下存在的困境带来启发,这种注重积极正面深度的报道可以从信息生产者的理念培养、数字化新闻的科技应用以及积极心理学对受众极化心理的削弱来减少信息失序的现象,赋予建设性新闻以中国特色。

本研究仅从建设性新闻理念中结合对信息失序的治理,从宏观层面提供更为明确的实践化指导。未来研究亦可从中观微观深入信息失序的现象,提出更为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如,信息失序如何影响社会中的不同群体,确保治理措施中包括所有人的声音和利益。此外,本研究只从理论上讨论了数字技术时代下信息失序的成因,量化研究相对不足,算法、社交媒体平台的设计和信息的动态传播如何影响信息失序,大数据收集中是否存在差异性选取从而造成信息失序,这些问题将在改善信息失序,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减轻群体极化,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方面发挥极大的现实意义。

注 释:

[1]王海燕,刘湘.数字化环境下的新闻“去专业化”研究 —— 基于2018与2012年我国报纸新闻的比较内容分析[J].新闻大学,2020(07):79-93+124.

[2][5]Egelhofer J L,Lecheler S.Fake news as a two-dimensional phenomenon:A framework and research agenda[J].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19,43(2):97-116.

[3][4][9][10]McIntyre K,Gyldensted C.Constructive journalism:An introduction and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ying positive psychology techniques to news production[J].The journal of media innovations,2018,4(2).

[6][8]殷乐.建设性新闻:要素、关系与实践模式[J].当代传播,2020(02):45-49.

[7]胡百精.概念与语境:建设性新闻与公共协商的可能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S1):46-52.

[11]Murphy,Margi."Government bans phrase'fake news'." The Telegraph 23(2018).

[12]Wardle C,Derakhshan H.Information disorder:Toward an inter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policymaking[M].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2017.

[13]Wardle C.The need for smarter definitions and practical,timely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disorder[J].Digital journalism,2018,6(8):951-963.

[14]李铁锤.自媒体时代传统编辑把关缺位与后真相偏向[J].中国编辑,2018(12):24-27.

[15]陈昌凤,徐芳依.智能时代的“深度伪造”信息及其治理方式[J].新闻与写作,2020(04).

[16]原平方,王文萧,梁欣彤.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国际新闻“信息疫情”与世界图景建构[J].新闻爱好者,2022(04):31-35.

[17]陈昌凤,吕宇翔.新闻教育如何在技术主导下的颠覆性变革中创新?[J].新闻大学,2022(01):20-33+120.

[18][19]陈昌凤.数据主义之于新闻传播:影响、解构与利用[J].新闻界,2021(11):4-13+31.

[20]杨奇光.数字时代信息失序现象成因与治理[J].中国出版,2022(12):11-16.

[21]王晓培,田浩.数字新闻生态与极化:赋能、固化与调和失效[J].新闻界,2021(03):11-20.

[22]廖圣清,程俊超,于建娉等.新闻回帖的传播网络结构对群体极化的影响[J].新闻界,2022(07):24-33.

[23]迈克尔·舒德森.新闻专业主义的伟大重塑:从客观性1.0 到客观性 2.0[J].新闻界,2021(02):4-12.


来源:东南传播,2024年第10期,总第242期

【责任编辑:黄雪敏】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需要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END


编辑/文慧芳

审核/刘君荣 黄雪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 关注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每本定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

可随时破月征订,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

0591-87522929

投稿邮箱

dncbtougao@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是立足海峡西岸、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杂志紧盯理论前沿,透析传播实践,热心服务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