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
以爱国主义精神赋能学院终身教育发展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教育意义,以一种可视化、具象化的“活的灵魂”赋能全社会,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的重要力量。
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始终坚持职成教一体化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要义,并以此赋能学院终身教育发展,使其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未来终身教育在育人实践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
信念铸魂:爱国主义精神引领学院终身教育发展新航向
(一)筑牢信仰根基
强化终身教育理念认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作为区域传播、普及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主阵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知识传播与理念践行中坚定教育信念,强化理念认同,引领学习者踏上成长成才之路。
一方面,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所展现出的精气神与正能量,同时代需求紧密贴合,引领着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坚持内心深处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初心,笃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人才;另一方面,“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鼓励着学院的学习者积极拥抱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促成全社会崇尚知识、追求进步的良好风尚。
(二)厚植家国情怀
锚定学院终身教育价值坐标
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坚持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为终身教育的价值取向提供清晰指引,使终身教育紧密围绕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核心目标而展开。
一方面,学院通过树立优秀典范,积极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习者将个人的学习成长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充分意识到自身定位与时代使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以评先评优技术能手弘扬工匠精神,强调家国情怀的培养,激励学习者在未来工作中,以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另一方面,学院积极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其所承载的时代价值与意义正以强盛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学院通过组织和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共筑爱国之梦”等爱国主义红色主题讲座活动,吸引广大公众参与,在过程中渗透式传递终身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个人能力,更在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高素质人才,让终身教育的价值坐标更加明确。
创新强基:爱国主义精神助建学院终身教育体系新模式
(一)创新教育模式
激发终身教育活力
在数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学院积极推行教育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数字技术同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模式,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变革和建构提供了宝贵借鉴,促使终身教育打破传统束缚,焕发全新活力。
通过打造涵盖各学科领域的在线学习平台,开设专门的爱国主义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红色文化传承”等,让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真正走近祖国历史,实现“触手可学”。与此同时,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多变灵活的教学形式也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参与度。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发个性化学习系统,通过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兴趣偏好与知识掌握程度,为每一名学习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电子档案,设计专属的学习路径,推送需求适配的学习资源与任务,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激发终身教育内在活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
提升终身教育质量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中,让课程成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载体,使学习者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一理念对学院终身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促使课程设置紧密贴合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规律。
伴随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的持续加速,学院终身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更新与拓展。一方面,强化通识教育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石,学院在终身教育中不断深化与创新通识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也是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面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单一学科知识已难以应对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学院精准把握市场与产业需求,陆续开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养老、低空经济等与新兴产业相配套的职业技能课程,帮助学习者快速适应产业升级转型,提升职业竞争力。
使命担当:爱国主义精神赋能学院拓展终身教育服务新领域
(一)聚焦社会需求
拓宽终身教育服务面向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老年教育成为学院终身教育的重要服务方向。2024年,学院依托“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项目,联合浙江省内的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多个机构开设丰富多样的老年课程,如养生保健、书法绘画、智能技术应用、艺术活动等,增强老年人的体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与家人沟通、获取信息,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此外,学院还高度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如盲人按摩培训、聋哑人手工制作培训等,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自立自强;针对区域务工群体,开展建筑技能、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并提供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等文化教育课程,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与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居民,实施教育扶贫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其提供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助力乡村振兴,充分体现学院终身教育的公平性与包容性。学院积极拓宽终身教育服务面向,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弘扬红色文化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学院积极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学院定期根据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以讲述英雄故事、分析战斗历史、传唱红色歌曲等活动形式,培养学习者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另外,学院通过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项目,深入挖掘爱国主义精神智慧结晶,提升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接受精神上的洗礼。
学院坚持走职成教一体发展之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开发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体验项目,让成人学习者身临其境般参与历史场景复原,进行互动体验,激发学习乐趣。在成人教育方面,学院通过打造红色文化移动终端应用小程序,提供丰富的影音资源,帮助学习者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红色文化知识,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协作共赢:爱国主义精神赋能学院建设终身教育发展新格局
(一)强化多元协同
凝聚终身教育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的终身教育体系,需要多方协同。在职成教一体化办学过程中,学院积极联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学院教育事业发展。
作为开展终身教育的核心阵地,学院承担着知识传授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自身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师资力量,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与专业技能课程。与此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训室、运动场馆等教育资源,为在职人员、社会学习者提供深造机会。学院还积极同社区联动,组织教师志愿者开展公共课程辅导、文化艺术普及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企业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与受益者,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同学院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研发专业课程,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院企深度互联、产教深度融合,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通过强化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凝聚起推动学院终身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也为区域职成教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职成教一体化
促进终身教育均衡发展
学院基于自身办学实际,整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三者的优势资源,形成协同效应。2023年3月,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正式挂牌,开始走职成教一体化发展道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共享师资、课程和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将学科知识、技能素养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职成教一体化实训课程,促进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与贯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学院通过远程教育、送技下乡等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职业技能引入乡村社区,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另外,通过定向培养、挂职锻炼、职称评定倾斜等措施,鼓励优秀教师、技术能手投身于终身教育事业中,确保终身教育“无门槛”,彰显学院的责任担当,促进终身教育均衡发展。
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将持续传承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探索其在终身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与个体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文系202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中职爱国主义教育智慧体系构建及实践意义研究”[课题编号:25AGZY008N]阶段性成果)
(作者:孙昊)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23日第3版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信息管理中心
终审:院(校)长室
校长:包胡凌泰
校址: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闲富路12号(闲林职高)
邮编:311122
咨询电话:
0571-88687936(行政服务中心)
0571-88687932(质量评估中心)
0571-89088817(信息管理中心+招生咨询)
浙江开放大学余杭学院成人教育招生电话:
19012881235(张老师)
微信公众号:hzxlzg_school
抖音:塔基山的风
小红书:闲职如画
往期回顾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