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者李雪:沙白选择安乐死,是自由意志,还是童年创伤?

教育   2024-11-05 06:55   北京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作者|李雪
来源|李雪爱与自由


网友留言:我想问问,沙白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她可以不在互联网上发短视频让大家知道,选择默默的离开,她为啥要通过互联网昭告天下呢?这是什么心理反应?


李雪回复:她希望在生命的最后,被人看见。是一个孩子幻想通过死亡,能被母亲看见。



粉丝说想听我说说怎么看待白沙安乐死的事情。

先说说我自己吧。


一句话总结,很残忍但却是事实:仅以我的肉身状态,我活着是没啥质量可言的。

无奈的是,我的肉身没有西医指征的病,同时是中医眼里的不治之症。

为什么身体这么差?我没有任何生活恶习,但小时候精气神就已经被妈妈吸干了,行尸走肉般苟活到今天。

怎么能简单却形象的形容我的肉身呢?拿针灸来说吧,针扎下去,针灸师的感受是:

1、扎下去是空的,空若无物,针难立稳。大面积的这种情况,这通常出现在八九十岁的人,或者濒死的人身上。

2、针扎不动,要很用力才行,僵硬到钙化了,搞不好会断针。有的地方则像扎木塞,全是死肉。

3、针扎进去非常涩,有种铁锈感,甚至会闻到铁锈味。针拔出来就钝了,不能刺第二次。


这就是我的肉身,行将就木。中医最不愿意接我这种患者,一治好几年,对医生来说也很挫败。

一些医生被我的精神力量感动,觉得我这种身体,没疯没傻没自杀,还努力分享真相帮助他人,这样的人无论多难治,还是要帮。而且我就医态度特别好,状态变好我真诚感谢医生,状态变差我用心安慰医生……

我不能没有中医,只要停止治疗一段时间,就会像离开水的鲜切花一样枯萎。

这样的生存,从肉身感受而言,真的没啥质量。我能理解因为肉体生存没质量选择安乐死的人,我认为没有人有资格责备他们自私。

那我为什么活着呢?
一是我敬畏因果,二是肉身没有质量,不代表精神没有质量。

把二者分开是极难的,肉体痛苦的同时,保持精神平静,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难的功课之一了吧。


我也没有完全做到,目前只能做到的是,对肉体的痛苦保持觉察,尽量不掉入剧情中,比如“我好可怜,为什么这样,我都如此努力了,为什么没有效果,死了得了”。

尽力让肉体痛苦仅仅是肉体痛苦,不附加精神痛苦。同时做中医非药物治疗减轻痛苦。

肉眼可见的,我的身体相比之前是越来越好了,但距离健康依然遥远,还是个“外挂中医”才能活的低质量生存状态。

但我依然很珍惜这个生命。诚然我是不愿意投胎来地球的,尤其是不愿意被我妈生下来。


咱谁也别装,说什么投胎都是自己选的。给你我妈这种级别的妈,我看你选不选。

那我为什么还珍惜生命呢?因为我珍惜目前我所做的一切,在精神上把自己从混沌孕育到逐渐清醒,同时我的分享还能帮助很多同样渴望清醒的人。

我感恩和享受这样的精神生命质量。地狱级的童年,也在觉知的熔炉中,一步步炼化为智慧仙丹。

健康身体能享受的生命质量,我真的好羡慕。但现实确实是,我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也挺难有。

我只能继续做我能做的,创造精神生命品质。

生而为人,总有一种方式,对得起




赴瑞士安乐死的沙白,在视频里几次提到,不想成为他人的负担,哪怕是对着深爱的爸爸也会无意识脱口而出。

她在视频里讲到,妈妈对于她患红斑狼疮,反应是“你得病是给我添麻烦”。

母亲坚持说这个病是父亲遗传的,沙白做了基因检测,证明是来自母亲,面对检测报告,母亲依然不承认,可以得知,母亲自恋的壳相当厚。

面对死亡,她录制的一系列视频里,沙白始终是积极乐观的模样。唯独提到妈妈,她红了眼眶,努力控制着悲愤的情绪。

可以推测,童年母女关系,给她烙刻下“不完美就不配活”的思想钢印。

和爸爸关系里的温暖,也只能是给予她积极上进享受人生的生命力,但却无法改写“不完美不配活”的抑郁底色,因为母婴关系决定生命底色。

活在自恋厚壳里的母亲,没有能力看见女儿。


思想钢印的魔力在于,你不会觉得这是一种观点,而是直接认知为事实。所以它很难被改写。

沙白面对红斑狼疮,不愿意接受正规治疗,因为治疗会让她失去“完美的人生”。

不再完美,成为他人的负担,被妈妈嫌弃,这对于她来说,比死亡可怕一万倍。


我觉得这不难理解,每个孩子,尤其是女孩,面对来自母亲的嫌恶和羞辱,可能都生起过“不如让自己死掉”的念头

所以我理解沙白的选择,她选择把生命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给母亲羞辱自己的机会。

同时,我希望的是,更多的女性,能看穿来自童年的思想钢印,它并不是事实,只是一个剧情而已。

修通与母亲的关系,不是缠着母亲和解,更不是站在圣母的位置原谅母亲,而是自己生出自己独立的精神生命:不再抓取别人的爱,也不再惧怕被他人羞辱嫌恶,以真正的生命主体,去感知世界。

突破剧情真的难,无论剧情带给你的感受多么真实,至少意识上要知道,那不是事实。

不优秀,可以活。带着病体,可以活。坚持活着,对生命保持观察,活到死亡自然降临的那一天,这就是超级英雄的一生。




有一个高度自恋的母亲,对于孩子,尤其是女儿来说,是无法言说的噩梦。遇到NPD渣男你还能上网抱怨一下,如果是母亲呢?

母亲没少你吃少你穿吧,给你花钱让你受教育了吧,有的母亲甚至从没打过你一下吧。更有高学历的母亲,连脏话都没骂过。

你日日活在地狱中,却找不到一条证据可以说明自己活在地狱中。别人只会说:你家窗明几净,父母和睦恩爱,给你这么好的条件。你还有什么不满足?

高度自恋的母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她活在厚厚的自恋壳子里,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她永远看不到别人的存在

孩子跟这个所谓的“母亲”同处一室几十年,却从来没有过“对话”。

你说你痛苦,她不会想了解你的感受,她只会说,你有吃有穿条件这么好,你有什么好痛苦的。

你生病,她不会同情你在遭受身体痛苦,她只会说,就是你自己作的,或者就是你爸基因不好。

你的优点成功,她全部归功于自己,要么遗传自她的优秀基因,要么她教育的好。你的挫折苦难,都是你不听妈妈话,或者遗传自爸爸。

如果妈妈感到痛苦,那百分百都是子女的错,或者是爸爸的错,但爸爸的错也要通过折磨子女来发泄。

总之,她永远没有错。

你想让她看见你,就是你最大的错。

对于高度自恋的母亲,孩子的存在永远是工具性的。这个工具性,不一定都是让孩子养老的意思,有的父母自身很有钱,甚至一直在给孩子钱。

这个工具性的含义,是母亲永远无法看见孩子是一个“人”,孩子在母亲的感知里,只是完成自体自恋的工具,或者伤害自恋的敌人。

比如孩子吃饭吃得香,她无法感知到孩子在享受食物,她只是看到“小孩子就应该多吃饭,多吃饭就对了”,甚至是嫉妒孩子跟食物的链接,以后再也不做孩子爱吃的食物,偏要让孩子吃自己认为正确的食物。

孩子感受到痛苦无助,想跟母亲说说,母亲不会感知到孩子的痛苦,而是“我对你这么好,你居然还觉得痛苦,你这是在攻击我!”

作为工具人的孩子,从小对生命的感知是:不完美不配活。不完美的那部分,是被母亲憎恨诅咒的部分,应该去死。拿出完美的那部分,跟母亲共享,则是“母慈子孝”。

高度自恋的母亲,养育出来的孩子,何止是生命的根扎不稳,而是一辈子就像在走钢丝。总觉得稍微一失控,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我能理解沙白的选择。面对基因报告,依然指控患病基因来自父亲的母亲,是没有一点能力看见孩子的。沙白因为父亲的爱,而充满生命力,但她的生命底层,如浮萍般没有根基,身体健康的失控,是她无法承受的重量。

无法被理解的痛苦,形成思想钢印,人一辈子就是不断重复童年模式的轮回。

我不断发声,希望多一个孩子的痛苦能被看见。当痛苦能够被理解,人就有了重新看见自己、养育自己的机会。叛逆不是做自己,用真相养育出扎根大地的生命力,这是谁也无法摧毁的主体性




网友留言:我厘清边界后才长出一些智慧。以前张口就来,点评这个人就是懒,那个人就是自私,等等这种人云亦云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为自己以往的粗蛮感到羞愧!也对文明这个词理解更深一层。


李雪回复:为你高兴!

童年惨烈,身心备受煎熬,却选择活下来的人,请给自己一枚勋章,坚持活着,不放弃,你是自己的超级英雄



曾奇峰老师说过一句话:精神分析可以是育儿学、关系学、人格鉴赏学,也是最能深度探索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来说, 精神分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通向积攒内在力量、真实面对自己和他人的一条路。


推荐阅读


曾奇峰著作:

《曾奇峰的心理课》

《幻想即现实》

《你不知道的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的精神分析课

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广告)


作者介绍




作者:李雪,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尹建莉父母学堂
教育学者尹建莉创始,1000万家长信赖。0-18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里都有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