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为上 打造中国石油高效勘探典范
以匠心增加储量规模。以夯实资源基础为己任,锚定“1+1”增储目标,秉承“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理念,他带领地质团队稳步推进油田建设。坚持“5+2”“白+黑”常态运行,坚守油田增储一线精研精业,2024年助力实施探井10口,评价井6口,上报规模探明地质储量,预测规模地质储量。聚焦吉华40区块,构建“隔层分隔、多层叠置”潜山内幕成藏新模式,预测规模资源量。吉华40-3X井首次在潜山内幕深层揭示油气,为吉兰泰油田持续稳产提供资源接替,对推动沙布-纳林湖-兴隆构造带潜山内幕的油气勘探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以个人才智助力河套盆地连续找到3个优质储量区,高效建设2个整装油田,累产原油突破300万吨。
效益为先 打造中国石油效益建产示范
矛盾孕育着潜力,困难昭示着希望。作为中石油矿权流转示范区块的总地质师,面对新区域、新类型、全新的开发方式,杨雪松坚持“甘坐冷板凳”的科研情怀,以高水平技术支撑高效益油田开发,保障油藏长期高效稳产,助力分公司连续两年获评股份公司采油厂综合对标排名第一,个人获评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
以诚心精益管理。连续两个昼夜现场指挥兴华11-234X井二氧化碳注入先导试验,累计注气6000吨,取得关键注入参数和特征认识,为国内最深砂岩油藏CCUS混相驱方案编制提供科学指导,筑牢蒙西500万吨碳埋存示范基地建设基础。针对吉华2区块国内首创整装砂砾岩新油藏注气开发方式,创新提出了油井见效3个阶段评价标准,划分3个气窜评价等级。以“顶部+腰部”联动,超前开展调气增油,加速气顶形成,降低气窜程度。坚持片麻岩潜山“分区分策、精细调整”综合治理思路,区块综合含水下降5%,阶段增油1184吨,油藏压力保持水平平稳。加快兴华1新油藏注采井网完善,水驱控制程度提高至97.1%,15个井组初见注水成效,油藏保持高水平稳产,产能产量符合率达100%。
以精心争创一流。强化对标管理,明确“争第一”而非“保第一”的努力方向,通过与最强者对标,将经营理念和效益意识贯穿油田开发全过程。科学制定分级分类管理标准,实施量化分级与一类一策管理模式,完善内审检查制度,资料全准率超98%,开井率超95%。深化数智转型升级,依托生产指挥一体化平台,集成钻井试油、A2数据链接、智能井场站场,实现单井全生命周期数据查询展示,一体化数据互联互动。建设蒙西井控安全应急圈,抓实应急联管联动机制,发挥应急中心专项保障作用,利用EISC蒙西决策中心实时监控重点井,全面推进EISC监控试点,着力筑牢防线。通过对标管控,巴彦分公司再获2023年股份公司采油厂综合对标排名第一,2024年6项指标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
传承为要 打造中国石油科研团队品牌
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花开春满园。作为中石油矿权流转示范区块的地质“领头雁”,杨雪松保持“一颗红心心向党”的政治品格,加强品牌团队创建,通过系列硬核举措让青年人才挑大梁,打造集群作战科研“铁军”,涌现出集团公司级以上先进典型3人次,先进集体1个,助力分公司获评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
壮大地质科研矩阵。坚持以“双室”为依托,融合推进巴彦“专家工作室”、分公司“青年创新工作室”建设,创新按需定制,一级工程师和副总地质师牵头,二、三级工程师与专业主管参加,打造地质科研矩阵。攻关超深钻井提速、CCUS井筒完整性、气窜井治理等系列“卡脖子”难题,定向解决难题,提高开发建设质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独立攻坚利用高凝油治理高套压、片麻岩二次蓄能、化学解堵等工艺,主导高韧防腐水泥浆、超深井固井一次上返、防膨氮气泡沫、油基泡沫研发等技术体系,“一趟钻、批钻+、微纳米暂堵-抑制-防水锁储保、油气井联动调堵”技术持续迭代,今年申报专利4项,发表论文3篇,地质系统共30多人次获得公司级及以上技术创新成果奖。
搭建青年成长平台。用心筑起传承桥梁,突出青年人才培养,以“会战巴彦·推进四田建设”专项劳动竞赛为建功“舞台”,动员青年科技人才100%参赛,用实“深夜小课堂”“技术轮流讲”“井场交流会”等,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出新时代“冀青之星”2名,油田公司“青年岗位能手”1名,“十大杰出青年”1名,“十大菁鹰之星”1名,1名新入职大学生走上三级副管理岗位,5人获得油田公司专业技能比赛铜牌2项、青年科技成果报告会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多名“90后”科研骨干进入研究院所。吉兰泰潜山内幕突破、吉华2砂岩气驱规律研究、兴华1水平井导向等项目100%由近三年新入职大学生完成,通过“硬核”举措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把个人发展和企业未来拧成绳。
作者 | 熊巧红
编辑 | 王倩
审核 | 胡亚兰
责编 | 郭闻风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