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摩坠机后没死啊!”
1931年,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在济南撞山坠落。好友邵洵美前去吊唁时,捶胸恸哭说出这句话,在场的人都为之震惊。
那天上午,徐志摩从南京飞往北平。
所搭乘的飞机比较特殊,并非常规的载人飞机,而是一架载物的邮政飞机。
当时徐志摩为了省钱供养妻子陆小曼,托好友搞到这样一张免费机票。机上除了2位飞行员外,只有他一名乘客。
没想到一路险象环生。
飞机从南京起飞后,10点多因天气原因,被迫在徐州机场停留。
徐志摩似乎有所预感,突然觉得头痛异常,还给陆小曼发电报称:“不想飞了。”
朋友也劝他在徐州休息一天,隔天再坐火车去北平。
但是,徐志摩又不想错过当天下午,“旧爱”林徽因在北平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于是坚持进入机舱,再次随飞机起飞。
起初天气晴朗,机长也信心满满。然而到了济南50里党家庄附近,突然遇到漫天大雾,导致航向难辨。
机长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竟撞山坠落,机身起火。
作为飞机上唯一一位乘客,徐志摩不幸在此次事故中,与另外2名机组人员一起丢了性命。
如果徐志摩同意在徐州休息一天,或许就能避开这场灾难了。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徐志摩的英年早逝,给民国文坛带去一片哀声。
徐志摩的好友,同为新月派诗人的邵洵美,前往吊唁时捶胸恸哭:
“志摩的指甲里都是泥,可见他从飞机上坠下来的时候还没有死,他尚有一息,还用手挣扎呢!”
徐志摩确实走得非常惨烈。
根据相关图片及资料显示,徐志摩身体多处都被烧成了焦炭,头顶上被撞出一个大洞,半边身体全部骨折……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为其作挽联:“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尽管事出偶然,但徐志摩的离开,仍是民国文坛一大憾事,毕竟他是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
徐志摩的诗作,并非只有情情爱爱,其中也不乏对现实的关注。
徐志摩年少时赴美留学前,曾在《启行赴美文》中写道:
“所谓青年爱国者何如?尝试论之:夫读书至于感怀国难,决然远迈……”
当年“山东惨案”的发生,徐志摩眼看着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内心燃起强烈的不满,发出了“有血性谁能忍耐”的呼声。
他还翻译了反对法西斯主义的英国独幕剧《墨梭林尼的中饭》,以及创作并发表同情爱国烈士的小说《珰女士》。
徐志摩用笔下的文字,激励着那个时代的人奋起反抗,赶走敌人,展露出现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徐志摩做了不少类似的正面事情,却鲜为人知,因为世人的目光多停留在他的八卦情史上——
逼迫发妻张幼仪离婚,去追求好友的女儿林徽因;
求而不得,转而夺走好友王庚的妻子陆小曼;
和陆小曼结婚后,又任由陆小曼和已婚男子翁瑞午暧昧……
桩桩件件,让徐志摩成了世人眼中的渣男,从而掩盖了他作为爱国诗人的光芒,可惜可叹!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游”出发重读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