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闻一多迎娶表妹。花轿抬到大门口,他却躲在书房,不肯出来。
新娘心里明白,闻一多不喜欢自己。她也不声张,独自躺在新床上,呼呼睡去。
逃出来的闻一多,则在书房待了一夜。
此时的他,躲避新娘,就像躲避瘟疫一样。不曾想,后来的他,竟成了最离不开妻子的人。
闻一多的婚姻,是典型的包办婚姻。
14岁那年,闻一多刚考上清华,父亲就给他定了娃娃亲,对方是小他4岁的高孝贞,也是青梅竹马的姨表妹。
经历过五四洗礼的闻一多,十分抗拒包办婚姻,但拗不过父母,只能妥协。
新婚当天,闻一多故意不理发、不洗澡、不换新衣。新娘的轿子已经抬到大门口,他却躲在书房不肯出来。
家人自然不会放过他,硬生生将他拖到礼堂上,按着他的脑袋,让他和新娘行礼。之后,又硬生生将他推入洞房。
虽然木已成舟,但闻一多还是不愿妥协,趁着新娘不注意,他又溜回书房去了。
作为新娘的高孝贞,并不气恼。
高孝贞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开明,没有让她裹脚,平时也放任她跟着哥哥去私塾旁听。
婚前,她和闻一多见过一面。当时,大家都在取笑她的大脚,唯独闻一多没有,对她满是尊重。
高孝贞觉得,对方是个好人,值得托付一生。因此,新婚夜,面对闻一多的冷漠,高孝贞并不气恼,想着以后再慢慢磨合。
然而,婚后一段时间,闻一多都住在书房,期间竟完成2万余字的论文《律诗的研究》。
眼看着闻一多出国的日子越来越近,父亲急了,下了命令:没生孩子,就不许出国。
无奈之下,闻一多只能搬回新房,和高孝贞履行迟到已久的“洞房”。
为此,他向家人提出要求:送高孝贞入学读书。
这让高孝贞感激不已。那个年代,女子嫁了人,就只能一辈子在家相夫教子。她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去读书见世面。
为了不辜负闻一多,她入学后勤奋刻苦,进步飞快。
婚后5个月,闻一多赴美留学。期间不忘写信鼓励妻子,要做一个有学问有思想的女子。
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女人并不弱似男人。外国女人是这样,中国女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1922年底,高孝贞生下女儿,公婆都不高兴,闻一多却兴奋不已,说自己就喜欢女儿。
闻一多对女儿的疼惜,让高孝贞越发觉得,自己嫁对人了。
1925年,闻一多学成回国,到北平任教,将妻儿接到身边。
彼时的高孝贞,在学校看到新世界,学到新知识,整个人脱胎换骨,已经变成闻一多理想中的妻子。
在相处中,闻一多彻底爱上妻子,给她写了不少肉麻的情诗。周末也总是带妻子去礼堂看电影,去逛故宫和颐和园等。
1946年,47岁的闻一多,在昆明惨遭暗杀。
噩耗传来时,高孝贞悲痛万分,从此改名“高真”。
包办婚姻多是悲剧,比如鲁迅和朱安、郭沫若和张琼华、张恨水和徐文淑……
闻一多和高孝贞却是例外。
他们彼此尊重,互相支持,成就了一桩幸福婚姻,也留下一段爱情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