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长期不掏耳屎,5岁男童险失聪?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掏耳朵?怎么掏?

学术   2024-11-25 14:00   河南  

很多家长会定期给孩子掏耳朵,但也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耳朵娇嫩,常常无法下手,但是,不掏耳朵却也酿成大祸!这不,前两天看到了一则关于孩子因耳屎堆积差点致聋的新闻:


新闻案例:

5岁男童感冒后一直哭闹着说耳朵疼,家人送其就医,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孩子的耳朵里堵了一块硬得像水泥的巨型耳屎。


医生表示,孩子之所以耳朵疼,是因为耳屎长期堵住耳道,再加上感冒,引发了中耳炎。

若再不处理,很可能会造成孩子耳聋、诱发脑膜炎,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图源:太帅图库)

为了治好孩子的中耳炎,医生首先要清理耳朵,但由于耳屎量多又坚硬,只能进行全麻手术。

 孩子妈妈表示:

以前经常听家里的长辈说,孩子的耳屎不能掏。所以自孩子出生以来,就几乎没清理过孩子的耳屎。早知如此,当初不管怎样都要定期给孩子清理耳屎了。

但医生这时却告诉妈妈,孩子的耳屎的确不能随便掏,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

看到这,相信有很多家长开始纠结了,那孩子耳朵里的耳屎到底能不能掏?到底该怎么掏......今天小编就来科普一下。

01给孩子掏耳屎,一定要慎重

一般来说,孩子3岁前有耳屎是很正常的,但并不需要经常刻意的去清理

不仅如此,耳屎的存在,对孩子来说还是一种保护。

它能够防止耳道表面保护层被破坏,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细菌进入耳道内部,通常孩子在咀嚼、张口、打哈欠和蹦跳等动作时,也会自行排出耳屎

经常给孩子掏耳朵,除了让孩子少了耳屎对耳朵的有效保护,有刺伤鼓膜的风险外,还容易损伤孩子外耳道的保护膜,留下耳道湿疹的隐患。

所以,孩子3岁前只需注意外耳道的清洁,可以将棉签沾湿后,淋干水分擦起来不是很湿即可,轻轻擦拭外耳道口附近的耳垢。

(图源:太帅图库)

但家长还是要注意警惕,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带孩子及时去就医。

☞ 孩子耳内明显有炎症,感到有异物或声响;
☞ 耳朵不舒服、闷痛甚至头疼;
☞ 有黄色或者白色的液体流出;
☞ 听力明显下降。

02在家给孩子掏耳屎的正确方法

大部分情况下,宝宝的耳屎不能乱掏,如果家长实在想清理,也得讲究方法。

整体的原则就是:偶尔清洁一下即可,清洁范围仅限于耳朵外侧及耳洞口,清洁对象仅限于眼睛能看到的耳屎

耳廓内的耳屎:用清洁的棉签或毛巾把耳廓内的耳屎弄出来即可。宝爸宝妈们千万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往耳内伸了。

外耳道的耳屎:取外耳道的硬耳屎,最好由医生完成,毕竟宝宝还小且好动,清理起来没把握。去医院前,可以先使用软化耳屎的滴耳液,比如碳酸氢钠滴耳液。

(图源:太帅图库)

★滴耳液的使用方法:

1.让宝宝将头歪向一边或侧卧床上,将耳廓向下和向后拉伸以打开耳道。

2.将药液滴进耳内,并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3~5次以助药液流入耳内;每天一次,每次1~2滴,滴药后保持侧卧至少5分钟,连续使用5天。

3. 待硬结的耳屎软化后,请医生帮忙取出。给孩子滴耳的频率不能太高,最多 3 个月滴一次。

03常见的3种伤耳习惯

除了常规耳朵的清理之外,还有很多错误用耳的习惯,正在损伤孩子的耳朵......

1、噪音大的玩具和场所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喜欢带娃到游乐园玩,或者买能发出声音的玩具。但是,在这种噪音很大的环境中,会对孩子的耳膜形成一定的冲击,久而久之,听力自然受到影响。

2、用力擤鼻涕  

宝宝感冒流鼻涕时,很多宝妈会用两个手指捏住宝宝两侧的鼻翼,让宝宝用力将鼻涕擤出。然而这样做受伤的往往不是孩子的鼻子,而是耳朵。

因为鼻子和周围的器官是连通的,用这种方法帮孩子擤鼻时,鼻腔的病菌会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耳咽管侵入鼓室,轻则引起暂时性耳堵塞,重则导致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正确做法:给孩子擤鼻涕时,让孩子的身体稍微前倾,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另一侧鼻孔也用同样的方法。

(图源:太帅图库)

3、捂住口鼻打喷嚏  

有的家长在孩子打喷嚏的时候会让他憋住喷嚏,或者捂住孩子的鼻子和嘴巴,但是这样做也会影响孩子的耳朵健康。

人的咽部与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它能够维护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

打喷嚏的时候如果捂紧嘴和鼻子,就会使孩子的鼻部压力增高。此时,细菌、病毒就容易随着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

 ✔正确做法:如果是为了预防细菌在空气中扩散,可以教孩子打喷嚏时,不要将鼻子和嘴捂得太紧,保证气流的流通。

耳朵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它功能复杂、又很容易因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所以,爸爸妈妈们平时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耳朵健康,定期给孩子的耳朵做检查,并教给他们良好的用耳习惯。

推荐阅读:

科普大赛获奖动画展示,一站式搞定科普动画长图制作!


儿科资料站
上术医学儿科频道,学术资讯、专业知识、指南解读、医考题库、好书推荐尽在儿科资料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