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宛如人体结构般精妙复杂。
电池如同跳动的心脏,线束仿若神经网络,材料就像人体的肌肉,车框是骨骼,轮胎则是稳健的四肢……各个系统相互配合、紧密关联,构建起“新能源汽车”这一智能的“机械生命体”。
在“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坐落着6家整车企业,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从零部件到整车,就像从器官到人体,“合肥造”汽车的“骨与肉”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于是,我们走进产业链上多家企业探访,发现“新车”正在被“新人”创造!
【心脏】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科大博士打造电车“强心脏”
如果说燃油机是传统油车的心脏,那么动力电池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去年6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秦冰看中了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选择入职位于合肥的国轩高科。沿着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他成为了一名材料研发工程师,从事新能源正极材料领域的研究。
秦冰,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加入国轩高科,主要从事正极材料研发工作。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游,电池材料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秦冰介绍,电池材料会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发挥,“它决定了新能源汽车跑多远、跑多快,以多快速度充电。”在他看来,材料决定了电池性能的上限,而电池又极大地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秦冰的工作便是从电池材料的角度,让电车跑得更远,充电更快。目前,他主要从事正极材料的研究,正在和团队伙伴们攻克的新课题是——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开发。“相较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我们希望通过精准的组分和结构设计,不断提升磷酸铁锂材料的容量特性和压实密度,从而助力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的开发。”
回想刚入职时,秦冰第一次踏进电芯生产线,看到材料倒进合浆罐开始,到最后做成一块能真正使用的电池,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他震撼不已。“以前对电芯制造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但在国轩可以看到从前驱体材料到电芯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秦冰说,如果眼光局限于某个岗位则会被一叶障目,产线的经历让他更加明确材料的开发方向和设计思路。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六安人,又在合肥学习生活多年,秦冰对合肥有着很深的了解。他在采访中提及合肥的产业布局已由“芯屏器合”转变为了“芯屏汽合”,“器”之前指的是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近两年改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汽”,“俗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整体规划上可以看出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非常宏大的布局。”
未来的研究之路道阻且长,从高校实验室到企业生产线,秦冰的研究工作将更关联汽车性能,更贴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神经网络】
兴趣变工作
“00”后车迷在合肥圆梦车企
“00”后张庆凯是个十足的车迷,去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后,正式入职蔚来汽车的整车概念集成部从事低压线束布置工作。
张庆凯,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进入蔚来汽车,主要从事低压线束布置工作。
那么这份工作具体做什么?张庆凯解释道,低压线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神经网络”,不仅连通各处,实现功能,更要将信号有效输送。“与传统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以电作为动力,许多功能都是通过线束来传递,因此既要保障线束的正常传输,也要保证整个低压系统的安全。”
虽然是全部门唯一个“00后”,但张庆凯进步飞快,入职刚满一年,就在同事的带领下开始慢慢接手小项目。
2017年,还在读高中的张庆凯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蔚来EP9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测试中,以6分45秒900的成绩刷新了纽北最快量产车圈速纪录,“这可太酷了!”,这是张庆凯看到后的第一反应。
从那以后,新能源汽车便成了张庆凯的“下饭神器”,“学累了,就在网上看看新能源车的资讯,也蛮解压的。”期间,他关注到蔚来的换电概念,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上了大学,张庆凯如愿进入汽车专业,大一和同学组队参加了在合肥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那是张庆凯第一次来合肥,也加深了他对蔚来和合肥的了解。
从兴趣变为工作,张庆凯称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是挑战也是机遇。
年份上看,张庆凯几乎和产业发展同生共长,“新人造新车”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看来,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但因为恰好赶上新能源汽车目前快速发展的环境,很多东西不需要从‘0’开始。”
身处新能源汽车领域,张庆凯更加关注行业变化。前不久,他看到“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的新闻,感到十分振奋。采访中,张庆凯向记者细数新变化,从新能源车展,到新建换电站、充电桩,再到人才专项住房补贴政策,他认为这些配套服务和衍生活动,对合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很大的帮助。
在张庆凯眼中,合肥是一座有趣的城市,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同时还有非常多的年轻人,在这座蓬勃而又充满朝气的城市里,希望他能深耕行业,圆梦“新车”!
【肌 肉】
小时候“扬言”为家人“换车”
德国海归博士误打误撞来合肥“造车”
身着灰色格子衬衫、深色长裤,脚踩黑色马丁靴,丸子头高高盘起,眼神中透露着坚定,焦煜舒的身上有一种酷酷的气质。
焦煜舒,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2024年进入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非金属材料研发和测试工作。
见到焦煜舒时,她刚刚做完见习汇报,这意味着从此刻起正式转正。今年5月,刚从德国亚琛工大博士毕业的焦煜舒正式入职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整车研发部门,在材料实验室负责非金属材料的研发和测试工作。
“如果把新能源车比作人体的话,我的工作就是塑造‘肌肉’。”焦煜舒解释道,从研发到质量检测,汽车涉及的所有零部件都和材料相关,比如汽车的骨架、车身、内外饰、电池、电机等,“因此材料就像人体的‘肌肉’一样,整个汽车的构建都离不开它。”
化学材料专业毕业的焦煜舒毕业后有众多就业选择,之所以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家人的影响有关。
“家里人比较喜欢汽车,从小我就扬言长大后要给他们换车,结果误打误撞来造车了。”焦煜舒笑着说,在德国读书时会发现大街上还是以柴油车为主,来到合肥后看到路上有非常多的新能源车。前沿的设计、多样的功能、众多的品牌……从那一刻起,焦煜舒对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了实感。
刚从德国亚琛回国,江苏姑娘焦煜舒称,第一次来合肥参加公司面试时,从机场到公司,沿途几乎全是和汽车相关的厂,让她十分震撼。“之前了解不多,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十分完整,所以我坚定地选择了合肥。”
虽然入职不久,但焦煜舒深感任务重大。她说,一家车企可能一年会推出多款产品,因此竞争也十分激烈,“材料决定功能,未来会开发具有更好性能和更低价格的新材料,这是行业迭代的重要一环。”
生活在合肥,焦煜舒说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是这里聚集众多新能源汽车厂,工作之余常与同行技术交流,也能够近距离参与到汽车生产过程中,“一手研发,一手生产,行业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血液】
小个头也有大能量
东北姑娘持续“输血”让电车更“聪明”
个头小小的,戴着一副眼镜,俨然一副工科生的严谨模样。经若楠,今年7月通过校招入职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成为一名算法工程师,从事传感器数据协同的工作,对此,她的理解是为电车输送“血液”。
经若楠,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24年进入科大讯飞,主要在智能汽车事业部从事传感器数据协同工作。
新能源汽车与油车最大的不同就是智能化,背后依靠的是“像人一样聪明”的大模型。“如果说大模型被认为是电车的‘大脑’,我的工作就是为其输送血液,只是这个血液指的是数据。”经若楠表示,输入的数据越准确,后续的交互体验中就会更人性化。
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期间,经若楠初次接触汽车智能化。“汽车作为一个载体,背后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她看来,有了大模型后,可以通过智能交互,比如手势或语音,来实现大部分的指令,比如车内温度调节、周围环境感知,进一步提升驾驶体验。
之所以选择入职科大讯飞,经若楠认为,科大讯飞的车内语音交互非常成熟,其车载语音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她也了解到,讯飞在大模型上具有领先优势,并已实现了多车企量产车型落地。“讯飞有自主大模型,又有对汽车场景落地的深入理解,落地上会更有优势。”
据了解,在汽车领域,科大讯飞产品覆盖了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音效与智能驾驶,产品累计前装交付超过6000万套。自去年5月星火大模型发布以来,讯飞积极推进大模型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落地。目前,讯飞星火已与奇瑞、广汽、长城、长安等多家车企达成合作,共同构建汽车AI星火生态,推动汽车智能化升级。
初进公司,讯飞的智能座舱让经若楠惊讶不已,车内大模型交互更自然、流畅,音效可以呈现分区效果,这种满满的科技感让她感受到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对这座城市产生好感。
作为一名东北姑娘,起初,经若楠对合肥并不了解。来到合肥后,她发现这里的制造业集中且发达,不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呈现集群式发展,这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事实如此,作为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合肥正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一路疾驰。谈及未来,经若楠希望能继续深耕智能汽车的语音交互领域,让座舱更舒适、用户体验感更强。
【四肢】
投身轮胎工厂
哥大毕业生为工厂数智化转型“自豪”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为轮胎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4岁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与化工专业毕业的刘妍,求职时,便将目光锁定在位于合肥的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她是一名生产管培生,正在经历一年半的轮岗学习。每天她和项目团队的成员们深入生产一线,认真观察和改进轮胎生产的工艺流程。在保证工人们安全作业的同时,力求找到提升轮胎质量效能的有效方法。
刘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2024年进入大陆马牌轮胎(合肥)有限公司,目前还是一名生产管培生。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汽车而言,轮胎就像它的“四肢”,其质量和安全不言而喻,对新能源汽车更是如此。刘妍表示,通过电力发动的新能源汽车对轮胎的要求更高,“和传统油车相比,电车的噪音更小,而车噪主要来源于轮胎,因此我们会从材质以及花纹对轮胎进行改善,从而减少噪音。”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的重量普遍偏高,对轮胎产生的压力更大,会影响其使用寿命。“这一块主要通过材料进行改善,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增强抗压能力。”
作为一个“00后”,刘妍在求职时选择了传统的制造业。虽然一线经验尚欠,但在她看来,马牌的工厂制造已非常成熟,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日常工作中,她会从新视角带来新观点。这种思想上的碰撞也让初入职场的她,感受到传统行业正焕发新的生机。
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刘妍都在国外学习生活,虽然从小在合肥长大,但刚回来时她称自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马路上行驶着众多新能源车,不仅品牌众多,而且款式也各不相同,让她惊讶不已。入职半年来,刘妍最大的感受是:科技无处不在,体现在自动化转型对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巨大帮助。“以前必须是普通工人搬运轮胎,现在采用机器一体化搬运,所有步骤都是自动化完成的。”
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刘妍看到家乡的发展十分自豪,她也很庆幸当初选择回国,投身制造业。在她看来,无人技术引领创新转型,是传统工厂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引进更环保的高科技产品替代传统设备,打造更舒适、健康的工厂环境。
【体检】
劳斯莱斯也要坐
“社牛”女孩专注“智”检让汽车更舒适
看一辆新能源汽车好不好,舒适度很重要,与之相关的便是汽车的NVH性能。
什么是NVH?实际上就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汽车开起来更安静、更舒适,它也是汽车内在品质最综合的表现。
今年26岁的王业露毕业于东南大学力学系,7月通过校招进入江淮汽车工作,成为一名NVH设计工程师。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王业露愈发感受到岗位的重要性。“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驶过程中,方向盘的抖动、踏板的振动以及风噪的大小等都与NVH性能密切相关。研发一款新车型,首先需要定制一个NVH目标。我们通常对同级别优质竞品车进行NVH性能解析,从而获得整车与各子系统的NVH目标区间。”王业露介绍,这些目标区间会指导整个车型的研发、调试与量产过程。
王业露,毕业于东南大学,2024年加入江淮汽车,主要从事NVH设计研究
从学生到职场人,王业露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做课题时更侧重于理论研究,来到江淮汽车工作后,每天穿梭于NVH半消声室、全消声室、混响室、声品质评价间,用她的话来说,满满的科技感让上班有一种4D的感觉。
“你知道吗?其实我这个人挺‘社牛’的。”自称“社牛”的王业露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好奇心和对行业的热爱驱使着她抓住一切机会精进技能。
“有一次兄弟科室开展劳斯莱斯声品质测试,我主动加入他们,一起评估它的NVH性能。”劳斯莱斯的NVH性能在行业里处于领先水平,亲身评估这种超豪华车的机会非常珍贵。前不久,王业露在师傅的带领下,前往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襄阳)开展NVH实车测试,从传感器的布置、测试链的搭建、信号的采集到数据的后处理和应对方案的构思和完善,理论学习与试验的相互印证,让她对未来工作中的挑战更加充满信心。
大学期间第一次来合肥,到现在生活在这里,王业露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那时的合肥还没有地铁,现在不论是交通医疗,还是商业娱乐都很完善,吸引着我们这些外地学子扎根合肥,一起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合肥当年种下的一棵“树苗”,而今已渐成参天大树。
据统计,截至10月21日,全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远超去年全年的74.6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74%。
一辆辆“新车”陆续出厂,背后是一大批“新人”的鼎力相助。
近年来,合肥已累计培育新能源汽车新型研发机构11家,推进“合肥大学-大众安徽”共建学院,推动校企共建比亚迪、长安等汽车学院,每年输送汽车人才8000名。目前,全市汇聚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业人员超15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超4万人。
产业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兴。欢迎更多有识之士加入造“新车”的队伍,为合肥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积蓄“新人”能量!
合肥日报继续给粉丝送福利啦!
12月16日至12月29日期间,凡在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推文留言区进行留言且将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设为星标的读者,我们将选出留言精选次数最多的4名读者,赠送合肥日报与百武西联名出品的价值199元的T恤衫一件。(奖品需自行领取,不在合肥本地的粉丝可以到付方式邮寄)。
加入粉丝群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