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
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认识原子的?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从微观视角认识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和排布规律,能够解释原子的相互作用及化学反应的本质,发展“宏微结合”的学科认识视角。
(2)重走原子结构的发展之路,还原、再现历史上科学家们经典的实验场景,感受观察、归纳、演绎、分析、假说、类比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3)以原子结构发展史为线索,体会科学模型的建立、修正和完善中的艰辛与智慧,认识到科学进步的不易和伟大,体会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养追求真理、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如果在某场灾难中,所有科学知识都被毁灭了,只有一句话能传递给下一代的生物,哪句话可以用最少的字数包含最多的信息呢?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认为,这句话必然是“一切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古人认为,世界是由几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如土、水、气、火是构成世界的四个基本元素。这是早期的“四元素说”,巧合的是,这和现代物理学中的四种物质形态非常相似,土、水、气、火分别对应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随后也诞生了各种版本的元素说,然而这些都被“原子论”所取代了。世界真的是由“原子”构成的吗?
德谟克利特是“原子学说”最早的宣传者。其基本观点是:一切事物的始元是原子和虚空,其余一切都只是幻想;世界有无数东西,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任何东西从无中来,无中不能生有,也没有任何东西在毁坏之后归于无。在德谟克利特的古希腊原子论中,物质实体的产生和消灭被解释为微小的、坚硬的、不可毁灭的粒子的联结和飞散,即原子。但他的原子论学说基本上还是属于一种哲理性的猜测和推想,是一种哲学思辨。他所倡导的原子论受历史的局限,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实验性的根据。
一直到19世纪初期,英国的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创建了科学原子论,人们对物质结构的一个基本层次——原子的认识才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并由于道尔顿首次把“原子量”的概念引入化学,才使化学真正走上了定量的发展阶段,近代化学发展的新时代终于开始了。道尔顿既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头脑,又具有卓越的实验才能,尤其是在对原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1803年,道尔顿提出他的原子论。主要观点如下:①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割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称作原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它的不可再分割性。②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同。③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均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④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消失。
道尔顿的“原子论”为近代科学原子论的创立构建了新的框架,是继拉瓦锡化学革命之后,化学发展史中又一座光辉灿烂的里程碑。它结束了“元素说”和“原子说”旷日持久的隔离状态,第一次把它们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道尔顿用的就是德谟克利特的那个“原子”名词。正是这一借用,才使德谟克利特的古典原子论卓尔不群,也使道尔顿的原子论找到了历史源头。
“近代原子之父”道尔顿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具有不可分割性。那么,原子内部到底有没有结构?原子不可分割的神话能否被打破呢?
1897年,汤姆生系统地研究了阴极射线的性质。实验发现,阴极射线能在磁场和电场中偏转,说明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他利用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作用测出了这种粒子的荷质比。他发现,无论改变放电管的气体种类还是改变放电管内的阴极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的性质都不改变。这说明阴极产生的粒子是所有原子共有的组分。汤姆生采纳了物理学家斯托内(G.J.Stoney)的建议,将这种带负电粒子定名为“电子”。汤姆生测电子荷质比是科学史上著名的定量实验。实验测得电子的质量比氢原子的质量要小得多,前者大约是后者的1/2000。汤姆生用实验证实了电子的存在,完全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割”这一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于其卓越贡献,汤姆生于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姆生继续进行更有系统的研究,尝试描绘原子结构。汤姆生提出的模型中,电子分布在球体内有点像葡萄干点缀在一块蛋糕里,故人们把汤姆生原子模型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它不仅能解释原子为什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而且能解释阴极射线和金属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发出电子的现象。根据这个模型还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约10-8cm,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由于汤姆生模型能解释当时很多的实验事实,而且汤姆生本人威望甚高,所以他的模型很快被许多人所接受。
1895年,在荷兰出生并长大的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来到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跟随汤姆生学习,成为汤姆生第一位来自海外的研究生。卢瑟福勤奋好学,在汤姆生的指导下,1898年,卢瑟福在做他的第一个实验——放射性吸收实验时发现了α射线。1908年,他辨明了α射线其实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流,粒子的质量等于氢原子的4倍,也就是等于氦原子的质量。卢瑟福对α射线情有独钟,利用它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910年,他指导研究生盖革、马斯登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部分α粒子(即氦核)遇到金片后“如入无人之境”,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②少数α粒子偏转一定角度;③极少数α粒子偏转得特别厉害,好像遇到了坚不可摧的硬物被反射回来。
为什么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为什么少数α粒子改变了原有的运动路径?为什么极少数α粒子会被反弹回来?为什么α粒子被弹回来了,核却没有被弹出呢?卢瑟福推想,α粒子一定是碰到某种极为坚硬并与α粒子带有同种电荷的东西。在做了大量实验和理论计算与深思熟虑后,受“大宇宙和小宇宙相似”哲学思想的启发,他于1911年大胆地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推翻了老师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原子模型。
卢瑟福认为:“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空洞洞的空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带正电的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很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带负电,在核的周围空间沿着不同的轨道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卢瑟福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原子结构的新途径,为原子科学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卢瑟福理论吸引了一位来自丹麦的年轻人玻尔,他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玻尔发现原子的“太阳行星”模型存在严重的缺陷:首先这是一个不稳定的电子运动系统,因为当电子绕核运动时应该不断地辐射电磁波,电子的运动能量也应不断减少,最后会使电子坠落到原子核上,原来的原子很快就会毁灭,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其次,电子在绕核运动中能量逐渐减少,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应是逐渐变化的,发出的光谱应是连续的;但实际测得的原子光谱,却不是连续的光谱,而是由分立的谱线组成,这又是“太阳行星”模型无法解释的。
1913年玻尔依据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提出了原子的量子化轨道模型的假说。他描绘出绕核运转的电子,仅在某些一定的轨道上运行,电子在这些特定轨道上运动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辐射能量。而且电子可以从一个轨道跳到另一个轨道上,当电子从能量高的轨道向能量低的轨道跃迁时,它们就发射电磁波;反之就吸收电磁波。显然,由于电子在原子中各稳定态(轨道)的能量是分立的(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所以所获得的光谱线的频率自然也是分立的。玻尔的量子化轨道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原子线状光谱,也解答了电子为什么不会落到原子核上的问题。
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说是最后一个易于描绘的原子模型。实际上,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的运动都具有粒子和波的二象性,比上述的模型要复杂得多。直到1925年,表述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量子力学建立后,人们才认识到原子没有一定的形状,电子也没有精确的轨道。1935年,科学家们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模型”。
这样,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的“行星太阳”模型→玻尔的量子化轨道模型→电子云模型。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反复实践和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入。对于科学规律的认识过程也符合这种循环关系。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并不是真理,只是人们具有阶段性的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些理论才能更正确、更丰富,不断接近真理。比如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在当时看来,每一种模型的提出都是具有创造性并且非常符合客观规律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了更多新的实验事实,从而推动了原子结构理论继续补充、修正和发展。正是通过每一次的修正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才越来越清晰。这也告诉我们:创新是对原有思想的解放性突破,是科学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没有终极真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教师简介
李巧
中共党员,一级教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化学)专业,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化学教师。教学研究方面,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热点研究成果,曾在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中英文)》、《化学教学》等发表论文,多次承担校级公开课,参与省市各类课题多项;教学管理方面,重视素养为本,挖掘教材内容,精心筛选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素材融入课堂,丰富学生认识视角,促进核心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