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品育人 || 杨再勇: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职场   2024-11-08 15:23   重庆  



杨再勇,男,本科学历,巴南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自1996年9月参加工作以后,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曾获得巴南区“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参加重庆市“健康教育现场赛课”和首届“开口即美”朗读大赛均获一等奖;参加区教师基本功大赛获特等奖;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竞赛荣获区一等奖,先后指导学生60余次在各级各类征文、书画、演讲、朗诵比赛中获得奖项。



踏入巴南区世贸小学的校门,一阵书香与活力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接待我们的李然老师热情地介绍:“要采访的杨再勇老师,正在上课。他已从教28载,在他的身上,故事多着呢。”

随着下课铃声的悠扬响起,一位身着深色工装的身影踏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脸上挂着和煦如春风般的笑容,仿佛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冬日的寒意:“你们好,我是世贸小学的语文教师杨再勇。”

那一刻,杨老师的标准普通话亲切的笑容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暖意,仿佛初见便已是久违的老友。

访谈的序幕缓缓拉开,我们满怀期待地想要挖掘杨老师28载教学生涯中的感人瞬间。然而,他却谦逊地摆手,认为自己的故事不过是在教育田野上的默默耕耘,没有波澜壮阔,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在他心中,自己是一个平凡的教师,尽自己所能,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之路。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每天跟学生在一起,都很平淡。”杨再勇的普通话宛如清泉,字正腔圆。他说,从教28年,在村小的时间最长,想得最多的,就是把孩子教好,能给孩子带来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31年前,杨再勇从大山里走出,师范毕业后,又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回到曾经就读的课堂,教书育人。直到村小合并,他才被调往别处。

杨老师回忆,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对他说:“老师,你知识真丰富,我们都很佩服你,也喜欢你。”这句简单的话语,却让他铭记于心:知识就是力量,孩子们最渴望的就是知识!



在山村小学,杨老师深知自己就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因此,他全力以赴,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中。面对简陋的校园,连一根像样的旗杆都没有,他便找来竹竿,钻孔、绑绳,制作一根标准的旗杆,教孩子们唱国歌,带领孩子们升国旗;面对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从自己家里拿来书籍,建起了一个简陋的图书角,虽然不精致,但孩子们却如获至宝,每天课余都争相前来阅读;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从不生气,耐心引导,并关注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就像辛勤的园丁呵护着每一朵花。

2021年,杨再勇老师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与斐然的教学成就,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泊岸于世贸小学,担任起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重任。他说:“不管在哪里从教,老师就是小小的微光,为学生指引前行的道路。”



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我自己也是一名父亲,我的孩子也在读初中,所以我知道,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杨老师说,不管是在曾经的村小,还是在现在的班级,不论孩子成绩差异,始终坚持一视同仁,从老师自身做起,给孩子打好成长底色。他补充道:“从教,要讲究良心。”



他讲了这样一件事:学生小刘,曾在8个月大时,被火烧伤,夺去了右手掌,脸部也留下了严重的烧伤疤痕。许多同学都害怕与他交流。

起初,小刘非常自卑,他上课沉闷,下课也独来独往。在一次偶然,杨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了这个孩子内心的细腻,可是他内心的自卑,仍像那场大火一样笼罩着他。为此,杨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鼓励他,用行动暗示他:你也是个正常又聪明的孩子。

真心换真心。小刘感受到关爱,开始尝试向杨老师吐露心扉,也在同学们需要时默默帮忙。在杨老师的潜移默化下,同学们也渐渐地改变了对小刘的看法,融入了班集体。

杨老师说,孩子的内心是单纯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很容易表现出来。因此,老师需要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面貌的好坏并不能评判一个人,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学会包容和善良。

“每个孩子,只要能给到光,都会照亮人生。”杨老师说,他无数次与小刘谈心,让孩子正确认识到有些事情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唯有努力奋斗,才是面对困境的最好办法。几年后,小刘用左手写出了漂亮的字,考上了大学。

那天,小刘同学对杨老师感激地说:“没有杨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顿时,让这个七尺汉子下眼泪。



奋于笃行,臻于至善



“虽然我调到世贸小学才三年多,但面对的学生不一样,也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以及跟学生相处的方式。”杨再勇坦言,刚调到城区时,他就遇到了挫折。他说,在乡村学校,他习惯用自制的竹子教鞭指着黑板教学。但到了城里的小学,当他举着教鞭教学生们读课文时,教室里却是一片混乱。学生们各自忙碌,仿佛把老师置之度外。

这让杨老师陷入了困惑。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他在思考中,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从朗读开始慢慢爱上语文。他想起自己学习语文时,为了锻炼普通话,一遍遍朗读古诗词,在苏东坡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领会人生哲学,在“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中修正言行。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杨再勇的朗诵能力日渐提高,也让他成为了巴南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人文精神演讲团的成员,并荣获多项大奖。







他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认为城里的孩子更加大方,喜欢展示自己,应该尝试朗诵!在班会课上,杨再勇开展了各种诗词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畅想江南美景;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感受苏轼的豁达洒脱;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领悟龚自珍的精忠报国。



日复一日,全班学生们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明白了换位思考;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渐渐地,课堂变得安静了,课间少了吵闹,作业也工整了。那个曾经让科任老师都头疼的班级,竟然在学校演讲朗诵比赛中屡获一等奖,多人次在市、区级演讲和征文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更是在巴南区的“开口即美”朗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朗诵古诗词,厚植孩子的人文素养。”在杨老师看来,这不仅是良好的教学方式,更是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唤醒学生们对诗歌的情感记忆。他认为,要教好语文,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让微光照亮孩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杨再勇老师便是这句古语的生动写照。尽管他平日里寡言少语,但对教学的热爱却如同燃烧的火焰,数十年间从未熄灭。他选择了一生的事业——教育,无论身处乡野或乡镇,还是城区,都以一种新时代先生的风范,践行着大教育家的精神。他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镜,默默地照亮着每一位学生前行的道路。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向下  心向上

撰稿|督导办公室

编辑|督导办公室

审核|张   镭

终审|张永东

世贸小学融媒体中心

童青网融媒体中心

 点击关注世贸小学微信公众号 

重庆市巴南区世贸小学校
重庆市巴南区世贸小学校公众平台以校园生活为依托,以校园文化为内核,致力成为家庭、社会与学校连接的桥梁。在这里你可以实时关注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及校园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