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晕车
文摘
情感
2024-12-27 20:40
广东
有一个朋友,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武当山游玩。当时春暖花开,武当山上的路都是平整的沥青路面,交通工具都是宽敞舒适的公交车。这个朋友坐车的时候非常难受,出现头晕、胸闷、呕吐等症状。他眉头紧锁,双手紧握车上的扶栏,一副痛苦的表情。这个朋友告诉我,他多年以来都是这样,一遇到坐车就有不良反应。他在深圳打个车去城里其他地方,哪怕路程不远也有反应,只是没有走山路那么剧烈而已。从武当山回来之后,这个朋友找我调理身体,希望我能治好他的晕车。刚好,我从已经掌握的人体气血运行规律里面,曾经推导过晕车的生理机制,因此我欣然答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十月份的时候,这朋友到五台山朝圣,疗效得到了检验。按照他事后跟我分享说的,当时五台山的气温很低了,他本来就是一个怕风怕冷的人,而朝台的山路都是泥石路,坑坑洼洼,车走在上面非常颠簸。更让人难受的是,所坐的车是由景区统一安排的,那是一种坐十几个人的小巴车,空间狭窄,车内空气流通不畅,让人觉得很闷。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个朋友本以为自己要晕车得很严重。他已经做好了剩半条命的准备,也一定要朝台。结果一路走下来,他居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生理反应,还跟同行的朋友有说有笑。他被身体的优秀表现惊喜到了,这么多年的晕车面对如此恶劣的条件,居然能若无其事!朋友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另一方面跟我给他调理身体有关。我不清楚稀依那边对晕车的机理是如何分析的,也没有兴趣去管他们的说法。我也不清楚中医各门各派是怎么辨证晕车的,也不清楚同行是怎么治疗的,以下只说我独立的思考。根据《黄帝内经》提供的气血运行规律,造成晕车的原因是胃到头之间的津液运输不畅。这个问题可能在津液的产生上,也可能在津液的运输路径上。根据这种判断,具体有三种可能的机理,其中津液产生上有一种可能,津液的运输上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津液产生于胃,当胃中停饮的时候,上达头部的津液就会出现问题。所谓“胃中停饮”,这是《伤寒杂病论》的专有说法,意思就是胃中有痰湿水气。有这种病根的人,在一般的生活和工作下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是当坐到车上,在一种快速移动又随时减速停车这种走走停停的状态下,胃中的痰湿水气就会在胃里荡漾,影响津液往上输送,波及头部,产生眩晕感和呕吐感。如果加上地面不平,车内空气浑浊,流通不畅,人就会进一步出现头痛、胸闷。这种情况的处理,主要是用药消除胃中的痰湿水气。当这些病根消除了,晕车自然就消失了。不过要注意用药的时候,如果发现痰湿已经化热了,那么就不是单纯的停饮问题了,还要兼顾处理热。第二种可能,胸部停饮,津液从胃出来上输头部的过程中遇到堵塞,也就是胸部有痰湿水气。这种情况下,津液在胸部随着车的走走停停、上下颠簸而出现相应的荡漾。这种荡漾往上波及头部,于是产生了胸部、想呕等不适感。这种情况的处理,主要是用药消除胸部的痰湿水饮。这个病根除掉,晕车就自然好了。当然也要注意是否已经出现痰湿化热的情况,有的话就要兼顾处理热。第三种可能,胃到头部的这一段脊骨在某个部位出现病态。由于脊骨的结构不当,有可能对胃部、胸部、颈部、头部造成牵扯,影响津液由胃上达头部。这种情况下,不管用什么药都难以起效,处理这种情况的正确做法是直接去正骨。只有当脊骨恢复正常状态,胃到头部之间没有了障碍,这种晕车才能彻底好。这种情况是很多医师没有考虑到的,于是他们在患者身上不断用药。用药会有一些效果,所谓的效果无非就是加强胃气或者打开胸部,辅助津液从胃上达头部,缓解晕车,但是终归不是从病根上处理,即使长期用药,疗效也不会进一步提升。一般来说,如果病根在胃,那么晕车的时候,各种症状中,想呕吐的表现最为剧烈,通常都会呕吐出来。如果病根在胸,那么晕车的时候,各种症状中,胸闷的表现最为剧烈,即使有呕吐也只是干呕,一般不会实质性呕吐。如果病根在脊骨,那么晕车的时候,各种症状中,头晕头痛的表现最为剧烈,胸闷和呕吐的症状相对平缓一点,通常也是干呕。不过实际上当出现晕车的时候,人已经难受了,一般也很难还有心思去留意这些。有趣的是,我这个朋友晕车的时候,各种症状都很强烈,也就是典型的多重病根。当时,我让他脱掉上衣进行查体。从后面一看,他的脖子往下一点的位置,脊骨是歪的,非常明显。这样的脊骨状态,不晕车才奇怪!以我对他的生活习惯的了解,他喜欢喝各种饮料,还常常是在冰冻的状态下喝。这种情况怎么可能胃中没有停饮呢?胃中痰湿水气肯定很重。进一步分析,平时跟他相处中,他说话比较少,说话的声音也比较“温柔”。一般人认为这是性格使然,这里面当然不排除性格的原因,但是生理上一定也有原因,也就是胸部有堵塞,说话的时候要付出更多能量,久而久之就变成懒得多说,说话的声音也不大。我当时让这个朋友先进行正骨,前后共做了三次正骨,每周一次。然后我给他开药,同时处理胃中停饮和胸部堵塞。开始的时候,我给他用的是汤药。他喝了一周之后,我就转为让他服用药丸,进行一段较长时间的调理。经过这样一番操作,才有他去五台山的时候,对比他去武当山,天气更冷,路更颠簸,车更破旧,他反而没有晕车,全程有说有笑。这就是病根消除了,晕车没有了有生理基础,当然发作不起来。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调理,拔除病根,那么平时晕车怎么办呢?最简单高效的办法就是口中含几片厚的生姜。生姜有除痰祛湿的功效,不管是胃中停饮,还是胸部停饮,生姜都能暂时压一下,缓解难受。如果能有一片橙子皮放到鼻子附近一直闻着,那就更好。橙子皮的芳香气味能开胸解闷,对于缓解晕车有很好的帮助。至于中成药方面,可以考虑提前服用一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或者清瘴茶。这些药都能有效缓解晕车。如果想根治,那么就需要具体的问诊,确定病根,针对性地开药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