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周明教授团队在Chin Chem Lett上发表了题目为“Enrichment-enhanced detection strategy in the optimized monitoring system of dopamine with carbon dots-based probe”(DOI: 10.1016/j.cclet.2024.109959)的文章。
多巴胺(DA)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的关键神经递质和化学信使,它在人类代谢、免疫、记忆和认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DA的波动与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等,这些疾病的诊断需要对DA进行高精度测定。现阶段已经开发了多种技术手段用于DA的灵敏检测。其中,荧光传感以其超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以及可实时动态监测的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检测策略之一。
本工作中,周明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富集增强检测”策略,并使用碳点-多巴胺检测体系作为代表性模型来评估其可行性。通过简单的混合壳聚糖衍生物(GC)和碳点(CDs),利用非共价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即可获得带正电的复合发光纳米探针(CDs@GC)。DA可以通过内部滤光效应(IFE)诱导的荧光猝灭进行定量分析。实验表明,探针表面的正电荷GC与底物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同时,GC与多巴醌(DA的氧化物)之间存在非共价相互作用,有效富集了DA的局部浓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传感系统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该纳米传感器的最低检测限为3.7 nM,与具有类似荧光特性的裸露CDs探针相比,灵敏度提高了12倍,证明了“富集增强检测”策略的可行性。进一步地,他们构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可视化传感平台,用于体液中多巴胺的灵敏检测,验证了探针在实际样品中应用的可行性。
详细信息请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