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家人和睦:是治“过敏”,还是远离“花粉”?

文摘   情感   2024-06-25 23:41   上海  


   点击上方蓝色耳机符号 聆听全文   




话题:家人和睦:是治“过敏”,还是远离“花粉”?
时间:2024.6.23 周日下午

现场讨论

主持人:

上期聊到,我们都曾有过创伤。进入婚姻后,彼此相处,一句话就跳起来了,就像是花粉过敏。

如何善意接纳,和睦相处?是治自己的“过敏”?还是远离“花粉”?我们继续探讨。


爷叔:

婚姻里,两个有创伤的人如何相处?创伤如何疗愈?这是我们家庭要面对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杨杨:

我以前有皮肤过敏,一到开花的季节,皮肤就发疹子,后来经过很长时间中医调理,慢慢就好了。我觉得心理“过敏”也是一样,坦然面对创伤,好好治疗,应该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爷叔:

你有很多主意,想要他做这个做那个,但一提出,对方就“过敏”了;他一反应,你也就很不开心了。过日子,什么意见都不能提。一提,就是强迫;不提呢,什么也不做。夫妻之间,什么也不提,这怎么生活呢?

我们上期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杨杨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伤害,老公受到了妈妈的伤害。家里的种种不如意,原因可能都是源自心理的创伤。

“牧野少年团”上次说,大多数家庭夫妻都是处不好的,我们发现了,原因就在于我们受了某种伤害。可能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伤口”在哪里,谈恋爱时即使有“痛”感,也会忍着。等到了婚姻里,就以为可以真实表达了。于是,当对方无意间触碰到了“伤口”,就会不再掩饰了。然而,对方的某些诱发刺激的言谈举止,又是一种习惯。如果没有好好解决,慢慢就形成一种不良的夫妻相处模式,感情就会大大受损。

皮肤过敏比较好治,心理上的过敏怎么治疗?先离开“花粉”脱敏,可以吗?


杨杨:

可以,先摒住,不舒服了,不要太快反应。


爷叔:

摒住,不是脱敏,只是看不惯时,强忍自己而已。你主动不要去刺激他,不再冒犯他,这才能让你老公脱敏。

但是这样脱敏,老公的过敏不得治愈,你的忍受是会爆炸的。同时,你总会有闪失。一闪失老公旧病复发,你的忍受不是白干了吗?


书亚:

联想到自己的经历。

小学三年级时,妈妈生病住院了,我就跟着妈妈去医院,大半个学期都没上学,功课就拉下了。后来,我住姥姥家去了。姥姥把我送到当地一所小学插班。那班级的老师很不开心,怕我跟不上,拖班级后腿。

当时,我欠了很多课,确实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都抄下来,回家后再学习。一次数学老师看到我在抄黑板,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不动脑筋,在投机取巧。我当时觉得很受伤。

期末考试我考得很好,老师又换了一种说法:这个孩子很用功。

这事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我一听到对我歪曲、污蔑的话,我就非常反感,就会浮现出老师的那副模样。


爷叔:

这和杨杨的情况类似,都受了老师的羞辱。但杨杨是以反对学习来平衡自己,书亚则是努力学习来证明自己。

我们进一步分析,书亚的老师不是表扬你了,说你很用功吗?为什么没有抚平前面对你的伤害呢?因为这位老师并没有公开表达歉意。因为老师当了全班羞辱了书亚。

为什么老师的表扬不能替代老师的道歉呢?因为表扬只是对努力的肯定,而道歉是对尊严的肯定。就好比老板当众扇了职工的耳光,然后又因职工工作成绩出色给他发奖金。奖金是不能抵消耳光的羞辱的,唯独当众道歉。如果哪位职工因奖金而放弃了耳光的追讨,是在犯贱。

对于少年的书亚,内心深处,尊严的要求是不可能用老师的表扬来抵消的,所以,伤害的记忆犹在。

其实,大多数老师的表扬,还是带着夸耀自己的态度,哪有可能想到对学生的歉意。一般来讲,有了好学生都是老师教学有方;有了差学生都是学生自己笨。

教育为什么会伤害孩子?就是因为师生之间已经缺了相爱的关系,师生之间已经缺了相长的关系。什么彼此相爱、教学相长,早抛在九霄云外了。功利交换、分数挂帅已经成为了常态。人被当作填充知识的工具,在高压下硬性灌输,哪有孩子不受伤的?

因成年人把孩子当作工具,就失去了对孩子把他当人对待的尊重,而我们的孩子,却对我们成年人抱以崇高的期待。于是,期待越高,成人越羞辱,孩子伤害就越大。

孩子对老师、对父母都有很高的期待。就如书亚被错怪了,只有老师诚恳地道歉,才能引导书亚走出伤害。然而,老师是没有关于尊重的知觉的。这是教育的悲哀。其实,老师批评学生是应该的,摆事实,讲道理,孩子都会认同的,并不会造成伤害。但老师信口开河乱讲一气,问题就严重了。因为老师的职分,是被敬重所期待的,学生都期待着自己的老师表现出令人敬重的种种言行。就如孩子对父母,也同样有着敬重的期待。

迁移到婚姻里,女性对男性也有这样的期待,希望丈夫有担当,有魄力,做事公正。


主持人:

是别人伤害了我,还是我旧伤没好过敏了,是不是要分开?



爷叔:

是的。别人的拥抱可能过分用力了,让你感到痛了,但别人没有伤害你。

一个受过伤的人,没有治愈,就经不起碰;伤害会叠加,越来越重,一直活在伤害中。

伤害的点不一样,因碰触而感觉痛的点也不一样,当然,对事情的反应也就不一样了。

对伤害的疗愈,需要有专业介入。

杨杨被扔爆米花,书亚被老师冤枉,大叔当众翻垃圾桶,这三种处境所带来的伤害是有区别的。


大叔:

有时候,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一个道歉,怎么办呢?


爷叔:

很多时候,你收到道歉不是真心诚意的,可能反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所以,我们要治疗自己的“过敏”。治“过敏”比回避“过敏源”更好。当然治好之前,回避“过敏源”也很重要。

家庭治疗不是针对个体,而是对关系进行的干预,是在夫妻关系中得到的疗愈。

家庭无小事,如果创伤得不到疗愈,家庭就不会幸福。从不幸福的家庭出来的个体,随时有可能在公共场域产生负面言行。多个负面言行的叠加,就很有可能酝酿成社会的恶性事件。

杨杨、书亚、大叔的故事,都与羞辱有关。一是粗暴行为的羞辱,二是冤屈判断的羞辱,三是公众视野下的羞辱。这三件事造成了不同层面的伤害。

我们的父母是不是都在这三个层面上让孩子受了伤害?

孩子从小起,就把父母当作最伟大的期待对象。

然而,你会为了赶紧按你的时间表坐上餐桌吃饭,把他手中的玩具扔了;你会为了孩子上床睡觉,把他仔细搭建的积木推倒;你会为了清洁把孩子捡来当宝贝的小石子当垃圾扔掉。

这就是粗暴行为的羞辱。

你会把自己无意识弄脏的床单硬说是孩子弄的,还要他认错;你会把风吹动窗帘带下了花瓶碎了,说成是孩子打碎的,还要他诚实;你会把隔壁的猫跳进来抓了鱼缸里的鱼,说成是孩子把鱼捏死了,还以孩子的手一直伸进鱼缸来证明,让孩子无言以对。

这就是冤屈判断的羞辱。

你会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一路关照,让孩子“明白”;你会在公交地铁上不断指出孩子的缺点;你会在亲朋好友面前不断与人比较来刺激孩子“进步”。

这就是公众视野下的羞辱。

如果我们父母都不经意地做了这些,孩子所受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我们父母还说爱孩子,可能只是出于主观愿望。现在我们知道,父母之所以会有伤害言行,是因为自己也是一位受过伤的孩子,没有得到疗愈就当了父母。



主持人:

新明老师上周提问:积极冲突(敢于冲突)与不轻易反弹有什么区别?怎么把握呢?


爷叔:

问题在于,我们一冲突就觉得有受伤害感。为了避免伤害,只能打哈哈,和稀泥。但问题没有解决。积极的冲突,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冲突。

什么叫反弹?是因为伤口没好,一碰就跳起来了。可能对方是表达友好,拥抱我,但刺痛了我的伤口,我就跳了。反弹,是一种心理上下意识的反击过程。


主持人:

我们一般都会忘了自己有伤。我们会很快反应:我痛了,就是你在害我。


爷叔:

我受伤了,总说是对方造成的,把责任推给别人,不会认为是自己过敏。

家庭里对其他成员的反弹,也都会认为是别人造成的。


新明:

别人有一个提议,我感到被责备了,被立规矩,心里不舒服,又做不到忽略这个感觉,讲话就会加了伪装,也隐藏了反击对方的成分。

我当时并不觉得自己有伤,只是觉得对方在责备我,让我不舒服了。


爷叔:

我们的反弹可能会产生人际冲突,但人际冲突不一定等于反弹。

积极的冲突是主动的、有计划的、善意的,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冲突。而反弹是一种消极的、反击性的对峙,类似于“报复”,只为解决自己的不舒服。反弹是“伤口”被碰到后的下意识的动作。

刚才新明老师提到,下意识的动作出来前,要反击之前,还会伪装一下。明目张胆地反击,怕被人说成气量小。其实,伪装的反击也是一种反击,对方能察觉得到。

人被伤害是有知觉的。但问题是,我痛,是你害的吗?我痛,是我本身有“病”,是很难被自己承认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正确的伦理教育,应该是引导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开始检讨。但往往,我们都是从社会、从环境开始检讨,自己痛都会怪别人。我们从小就要开始了这样的教育。

孩子走路不小心撞到了桌角,哇哇大哭,这时候,怎么教育孩子呢?

奶奶冲过来,把桌角乱打一通:“都是桌角不好,把我家宝宝弄疼了。”这样的教育好吗?

孩子饿了,妈妈奔过来说:“来了,来了,对不起啊宝宝,妈妈来晚了。”这样的教育好吗?

孩子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方法让他开心呢?

如果我们用糖去骗他,用抱抱去哄他,用“妈妈爱你”去引诱他,使得孩子安静下来,这样的教育有很大的缺失。孩子一有问题,就往外看,不会向内看。孩子有了不舒服,都把目光投向别人——妈,你怎么那么慢?爸,你为什么不帮我?自己的难处,都是别人造成的,这种思维定势,很容易受伤。

我们“齐家”倡导,要培养孩子,有延迟满足的乐观,也就是满足来得慢时,仍旧能保持高兴的状态,不会生气,会理解别人。这就是在建立一种“抗过敏”的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有了抗“过敏”的能力,那老师的伤害也就容易消化了,也就不会影响一辈子了。爆米花被扔,被老师当众冤枉,被迫翻垃圾桶,就不足以形成那么长久的伤害。

心理力量要强大,是一种教化。怎么教,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幼儿早期的心理状态。

我也谈谈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小学一年级时,我们放学后同学会分小组聚到某个同学家里做功课,读课文。我与几个同学聚到了军人家庭,同学爸爸是军官,他跟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常会寄信、寄钱回家。

一次,他家里来信了。我很兴奋,就问:是不是你爸爸寄钱回来了?我们赶快打开看看。同学说可能是的。我就把信打开了,结果只有一张纸,没有钱,我也不认写的是什么,就随手把信扔在一边,去玩别的了。

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为什么要把别人的信拆开。我说同学同意的。老师说,同学同意你也不能拆,私拆别人信件是犯法的,特别是你还说钱钱钱,你是不是贪钱?要好好检讨。

我心里很郁闷,也很沉重,因为老师说我,未经主人同意随便拆信,犯法了。好在我爸妈知道这件事后,什么也没提。后来,老师很和蔼地对我说,你是不懂事,不是为了钱,改正,以后不要再犯就好。老师还选了我当小干部。

我犯了错,受了批评,但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伤害,反而学到了一个道理:私人的信件不能拆,别人的东西自己不能随意主张。

对犯错的孩子,没有强制,没有威吓,而是带着信心,期待他变好,相信他能变好。这样,才不会对我们的孩子造成伤害。对成年人也应该如此。

信心地期待以后不再发生,比遗憾地谴责已经发生的,更为重要。满怀期待,会让人自我反省检讨;在责骂羞辱之下的被迫检讨,一定形成伤害。



新明:

对方有一个提议、建议,我心里已经有反弹了,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把问题压下来不说,以后可能问题更大。这种反弹式的冲突,是必要的吗?


爷叔:

反弹和积极冲突不是一回事。反弹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创伤性的反应,不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积极的冲突,是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与对象的交流、交锋去解决问题。

反弹是带着情绪的反应。情绪要不要表达出来?压抑不如表达。问题是,表达之后,你要意识到情绪一定会带来消极的冲突,会造成伤害。那么,你能不能诚恳地说句对不起?你要诚恳地说:我的情绪表达不是针对你,是我过去的创伤的反应。请你帮助我疗愈,使得我以后不再伤害你。

这就是我们“齐家”一直倡导的积极冲突的关系原则:请你帮助我,让我更爱你。


新明:

我会学习的。那么,积极冲突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爷叔:

大多是为了解决别人的问题。但在解决别人的问题时,也在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方一反弹你就发火,问题就是双向的了。

我们讲积极的冲突,就是说自己先要站稳了。当你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至于被对方的反弹所击倒,你能够经得起他人的反感、误解,甚至污蔑而不退缩,渐渐帮助抚平他的伤口。这需要你充满了恩慈的恒久忍耐。


主持人: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事实:是我受伤了,还是你伤了我?我们不能太快下结论。


爷叔:

当我们认定对方是在害我时,我们的伤害会愈加严重。

当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过敏”,而不要太在意有谁在加害我,这是疗愈的开始。

当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会“过敏”,同时也认识到,他人也会因为“过敏”而“隔墙放箭”,这正在疗愈的过程中。

怎样来真正抚平曾经的创伤,不再让家人互相伤害?我们下次继续研讨。


创设幸福家庭,提升你我视野;轻松聊出智慧,善意践行建言。

每周日下午3点-4点半,

泡上一壶香茗,

与大家叙一叙,找爷叔聊一聊!

洋相,是调味品;

卖相,是礼品;

屋里厢,才是珍品!

(腾讯会议号:736-949-8993)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齐家课程






齐家学汇
推展齐家教育 服务普世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