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工薪家庭里,常常需要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在我们家,我是常唱红脸的那个人。比如哥哥刷牙洗澡磨磨蹭蹭,不到十分钟,屋子肯定传来我的些许隐忍又逐渐爆发的催促声。反观李先生,总是表现得春风和睦,一副慈祥老父亲任你翻天覆地我依然只会刮下你俏皮的鼻头,宠溺说一声调皮鬼,妥妥一个正面管教的典型范例。反观我的表现,就像是市面上各种不吼不叫教出好孩子的典型反面教材,诠释了什么叫无效教育。每当这时候,我的心里会极大不平衡,为什么总是让我管教儿子啊?育儿项目是两个人的,为什么我是偏向痛苦,劳心劳力的那个人?每次对孩子发怒后,转瞬间又后悔莫及:我这么凶,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留阴影?亲自带过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种“你生过孩子就懂了”的过来人经验告诉你,孩子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时候,心里不波涛汹涌那是不可能的。书本上的不吼不叫,温柔育儿、正面管教等方法,对我家不太适用。我只知道,这口气憋在心里,我迟早会生病。我很是羡慕有些主妇,他们每天精致打扮,情绪稳定,还左牵一个,右抱一个,同时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妥妥一个控制情绪的良好版本。我曾一度怀疑,自己作为一个母亲,行为是否合格,举止是否规范。带娃日子在各种腥风血雨中流逝,很快我发现了一个实践真理:一家人的气是平衡的。“气”特别指父母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所展现的状态。在一家四口的日常你来我往中,往往存在着中庸之道。有一次晚上我哄睡,分床睡之后,哥哥一直还没能踏入独立入睡的一步,我躺在他身边,手已经拍麻木了,哥哥依旧精神抖擞,黑暗中一双大眼中炯炯有神,还时不时发出各种直击灵魂的问题。若在平时,我肯定直接暴跳如雷了。我转念一想,我这有什么可生气的,儿子精力没消耗完成,晚上电量依旧在线那也是寻常之事。解决此事的最佳途径是:转移大法。我叫来了李先生:儿子你哄睡一下,我去收拾屋子。任务下达,我心安理得的去洗漱了,十几二十分后,卧室传来李先生勃然大怒的声音:你到底睡不睡。不知为啥,感知到屋里气氛剑拔弩张,我原先有些愤愤不平的心思变得更加踏实:果然,带孩子一事,让家里一个人生气就可以了,这个人要么是我,是么是丈夫。管教孩子过程产生“气”是必然的,如果这是一件必定会发生的事情,那就让丈夫来承担这些狂风暴雨吧。在一个小家里,谁操心孩子吃喝拉撒得多,谁更容易陷入焦躁、易怒的漩涡。佛祖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大爱无疆,热爱奉献牺牲的精神,在养孩子方面,交给丈夫那是绝佳选择。心里总是默默给自己打气:莫生气,生气老得快。管教孩子这件事,往往谁看不惯,谁就拥有优先出“气”权。夫妻俩手里拽着的都是王炸,都有足够赢孩子的底气,就看谁先出牌。一次,我和李先生日常周末遛娃,带孩子到公园消耗精力。厦门的公园大多免费,小而美且精致优雅,基本配备了小孩必备的游玩一角,对精力旺盛的小孩子,犹如伊甸园。到达场地后,哥哥像一只猴子,以百米冲刺速度奔向滑滑梯,边跑边叫,好似猴子攀爬树藤时自由地欢呼大叫。自由开始像我和李先生招手,我俩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刷手机消磨时间,一边眼神时不时瞟向正在飞奔的儿子,确认一切正常后,眼神又回到手机上。弟弟在一旁,也看得不亦乐乎。各行其事,互不干扰,是一家四口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对于五岁小朋友来说,他已有一些的自理能力,可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当一个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后,他开始往天平的另一边倾斜:叛逆。时钟已快划到一点,哥哥依旧意犹未尽。放到往常,我早已按耐不住饥肠辘辘,对着哥哥各种催促,或者和他协商游玩时间:你想再玩五分钟还是十分钟?我和李先生比定力的时候已经到来,我哄着弟弟,刷着手机,遛着弯,各种折中办法逐一实施,就是绝口不做催促之事。终于,我赢了。李先生按耐不住,开始重复着我之前的步骤。猴子一旦归山,再捉回来无异难上加难。李先生口干舌燥,也抵挡不住他脚底下冒出来的火气。终于,火气像火山一样大爆发,快要淹没庞贝古城:我说要去吃饭了,听见没有?父母的耐性是有限的,特别是他的第九十九次温柔被消耗后,马上蜕变成一只原始巨兽。看到李先生生气的模样,我有点幸灾乐祸:生过两个孩子的女人保持优雅的秘诀,你找到了没?时间一久,李先生感知到了管教孩子的难处,开始和我这个育儿负责人摊牌:你倒是管下孩子啊。我两手一摊:臣妾尝试过,但臣妾做不到啊。家里唱红脸唱白脸的身份转变,我逐渐变成小孩子心目中美丽优雅的妈妈。这世上亲自带娃女人的美丽优雅,都是被她的孩子慢慢蚕食掉的。我们这代人的父辈,都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以前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经常用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待我们。时过境迁,我开始理解上一辈人的做法,时代背景及成长经历,还有性格所致,导致了当时大部分人的不得不作此选择。理解上一辈,但不推崇他们做法。棍棒教育确实太过暴力,而适当地摆出父母权威,比耳提面命效率更高,见效快疗效短,也更能让孩子第一时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还不懂道理的年纪,再多温柔的劝解无异于对牛弹琴。既然多次劝说无效,就直接来一次咆哮吧。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花生妈,生了两个男宝,在这用有温度的文字,记录孩子和我成长的小确幸,喜欢就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哦!
转载、合作联系微信:xiaohuaLove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