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说 | 金维虹:浅析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蛟湖思享会”第1期系列分享)

教育   2024-06-08 21:04   江西  

(以下内容根据金维虹校友在2024年6月1日举办的“养老健康产业的未来”——“蛟湖思享会”第1期活动上的演讲内容整理。)

“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个题目是主办方出的,这个看似普通平常的题目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不仅是宏观经济的一个大题目,也是十分不易解答的难题,大有学问,我只是略有初浅的思考和研究,今天我算是一次抛砖引玉吧。

讨论这个话题有三个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产业和中国经济。我重点说一下老龄化和中国经济,顺带说一下养老产业。由于时间所限,所讲的只是要点,点到为止。

客观上讲,老龄化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并且可以上升为一个政治问题。可见本话题是属交叉学科的课题。

一、中国的老龄化

从涵义上讲,所谓老龄化,简单地说,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基本不工作且年龄在高位、以养老为特征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扩大,并达一个较高比例的动态走势。

一般而言,老龄人的基本特征是绝大多数人不再工作创造财富,以生活为主,享有自已过去的劳动成果,同时还通过社会及后代享有年轻人的劳动剩余。

(一)老龄化的标准

老龄化的国际标准是什么呢?联合国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即一般老龄化是指一国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占10%以上,65%以上的老龄人占7%以上;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占14%以上则是深度老龄化;65岁以上的老龄人占20%以上则为超级老龄化

(二)中国老龄化状况

中国的老龄化是个什么情况呢?很多人是不了解的,也是不关心的,认为这是国家层面、宏观层面的问题。我国仍是二元经济的形态,即城乡经济。我们这里讨论的老龄化,主要是讨论城市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乡村人口的老龄化有其特殊性。

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可谓“未富先老”。60岁以上的老龄人达1.9亿,占到了13.5%。2023年60岁以上的老人为2.97亿,占21.1%;65岁以上的老人2.1亿,占15.4%,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并不知道我们早已静悄悄地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是深度老龄化。恐怕一些相关政府经济部门的人也不一完全清楚。

据有关预测,中国到203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可达4亿,占比30%;2050年为5亿,占比40%。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数字。

(三)生育率

与老龄化高度相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口生育率。我国从2021年开始人口和生育率出现负增长,而正常的生育率是1.6。到2023年,出生人口为902万,较上年少54万,人口为负增长-1.48%。同期的生育率仅为1,也就是平均一个育龄妇女(15-49岁)只生一个孩子;而上海仅仅是0.6,意味着差不多两个育龄妇女生一个小孩,而且平均初生年龄高达31.66岁。如此,其他城市的育龄妇女生育率应该也是小于1,而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则是大于1。由于农村的受教育程度低于城市,那么人口素质的下降也将是一个不利趋势。

现在城市育龄人群中不想生、不敢生和不能生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主要是收入不足以生养更多的孩子,住房、教育和医疗所谓的三座大山造成的压力太大。

(四)人口理论

说到人口,就要说到两个著名的经济学家。

一个是英国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他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要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关系。他著有人类史上第一部《人口论》。他认为人口的数量与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存在矛盾,前者的增长不能大于后者的增长,不然人口的生存会产生困难,因此他主张主动控制人口的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同时他还认可被动式的控制人口增长,如对战争、瘟疫等对人口的减员不加制止,这也是他遭到批判的所在。由此可见,人口问题早在人类工业化初期就是一个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的课题

另一位则是中国的经济学家马寅初。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根据当时5亿多人口和贫困的经济状况,在1957年提出了计划生育的理论和主张,并在全国政协上公开发表这个观点。他还出版了《新人口论》,极力主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矛盾扩大。当然他也遭到批判,1964年差点被打成右派,是周恩来总理保下来的。不过,时隔七年之后的1971年,由于人口多,经济上贫穷,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78年还写进了宪法,计划生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现在仍是计划生育,2016年由独生子女政策改为可生二胎至今。

(五)就业

还有一个与人口相关的问题是就业。由于近些年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区间,就业情况也不好,失业率自然升高,城镇失业已高于5%的警戒线。灵活就业的人数高达1.9亿,这其中一部分人应属于失业人群,但并未统计在失业率之中。

从以下几个数字也可看到就业难的困境。

仅去年一年,新增滴滴司机487万人,这些人一部分是因失业转来,一部分是原来的工作收入低而转岗。

今年的1342万大学考生中,就有413万复读考生,说明这部分高中生多为难以就业的。

据资料,我国外卖快递小哥约8400万人,其中近30%是大学生,约2500万人,还有7万人是硕士、博士。可见就业之难,读书似乎无用了。大学生就业都这么难,更别说初中生、高中生了,那么失业者的再就业则会更困难。

就业难,这也是生育率和人口下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发达国家一般退休年龄在64-67岁之间,而我国是60岁就退休了,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给年轻人多一点就业机会。正因如此,虽然我国延迟退休年龄至65岁的政策方案已讨论多年,却一直未推出。

那么,生育率和失业率两头一挤,中国老龄化的进程自然加快。更为严重是,生育率负增长和老龄化一般都是不可逆的。主要原因在于生育率和老龄化都是几十年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逆转起来就相当困难。这个不可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六)收入

另一个影响人口及生育率的关键因素是收入。公开的数据表明,我国月均收入1000元以内的人群为3亿人,收入2000元以内的人群约6亿人。而我国整个就业人群约7.4亿,低收入的6亿人占了81%之高,符合二八定律。这些低收入人群面临的生活成本压力是巨大的,这是生育率下滑的关键性因素。

(七)养老金

再来看看与老龄化更高度相关的养老金。养老金的多少、高低决定了老龄化状态的好坏。养老金高,老龄化自然就好,对社会和经济的压力自然减轻,反之则反。我国是从1997年才开始实行养老金制度,对一些退休人员而言少缴了10年甚至30年的养老金,自然退休养老金不高,生活压力大。而且绝大部分人只缴一般养老金,不买商业养老保险,也没有企业养老年金。加上大多数人工作时收入就不高,因此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总体水平是相对低的。

(八)老龄化利弊

这里再简要说一下老龄化的利弊。

从利的方面看,一是就个人而言,说明人更健康了,寿命更长了,我国人均寿命从新中国之初的44岁增长到了如今的78.1岁。二是高龄人占比上升,体现了生活水平提高,文明程度提高;三是从社会来讲,社会稳定因素增加,社会竞争减弱。

从弊的方面看,一是就业人口占比相对减少,全社会生产能力下降;二是社会财力支出负担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加大;三是医疗负担加重;四是人均消费降级。

二、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正负影响

首先,要看中国的经济处在什么状况,因经济会反作用于老龄化。由于老龄化对经济的作用总体上是负的,或者说负作用大于正作用,而且这种负面影响也是不可逆的,因而应引起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早出对策。当然,在老龄化的情况下,经济更是养老产业的基础,养老及养老产业更需要经济给予赋能。

(一)经济状况

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主要表现在:

一是面临四大风险,即房地产风险、股市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和民营企业风险。

二是经济发展三大支柱显弱,即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外贸下滑、消费疲软。

三是财政、金融两大宏观调控手段贬力,表现为财政赤字率提高,赤字已经超3%的国际警戒线,达3.8%,财政调节经济的能力不足;金融膨胀,货币严重超发,不仅流不到实体经济,未能支持GDP的高速增长,还给未来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隐患,金融风险压力增加。

四是六大不利经济因素短期难以解消:1、缺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重经济体制下的科学经济理论;2、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完成;3、经济改革开放的原有红利已经释放完了;4、国际经济环境恶化;5、经济上康波经济周期规律表现出第三阶段,经济不景气;6、社会上及企业家中一部分人信心不足,对未来经济预期下降。

综上,经济不景气的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这样的话,经济对养老产业的支持会不足,与老龄化的矛盾会更加增大。

(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影响大,同时经济上的不景气对这种负面影响也会加大,不会减少。

这些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由于生产能力的减少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二是赋加值低,对社会财富贡献弱化;

三是影响经济结构,使经济被动构建低效益的养老产业;

四是人口红利减少;

五是拖累经济,需要社会支出更多的财力用于养老。

日本的超级老龄化就极大地拖累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拉了经济的后腿,日本几十年来经济不振,其超级老龄化就是一个重要的负面因素。这个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注意。

(三)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有:

一是增加了经济结构的内容,多了一项养老产业,已达约9万亿的产值;

二是对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发展好经济,又要兼顾养老服务;

三是扩大了服务业的范围,促进服务业质量的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老龄化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和文化精神生活的提升的结果,本身是一个好事,人们长寿健康本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追求。

三、养老产业的特点

称为银发经济的养老产业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核心是低效益。养老产业无非是吃、穿、住、行、娱、医六大主要方面,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老龄人吃上节省为主,吃上难赚到钱;

二是穿上以旧衣为主线,也不讲究时尚,少买新衣;

三是住上不求更新住房,不求奢华;

四是行上从简,出门坐低价或免费公交;

五是文旅娱乐尽量不花钱、少花钱;

六是就医肯花钱,日常生活尽量少花钱,也不投资。可见养老产业重点在医养上。

显然,这些特点限制了养老产业的发展。过去在我国把养老产业当福利事业,真正重视养老领域并当成产业是近十年多的事,以2013年国务院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标志。

养老产业作为服务业,日本、德国做得比较好,有些成熟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

四、几点思考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出现人口和生育率双双负增长的局面,加之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从历史责任、民族大业、国家战略、长远规划的高度思考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以下四点不成熟的思考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与思考:

第一,要把老龄化作为国家的一个战略问题来研究,制定相应战略和政策。

第二,应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如何保持人口的合理增长及结构,延缓人口负增长是一个大的战略课题,须尽早做出国家级长期规划。

第三,不可轻视生育率的下降及负增长,从财政补贴、社会福利、就业保障、失业救济等多方面鼓励、支持多生、优生。

第四,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时,应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和生育率负增长这些人口因素和严重问题,不然经济的发展会出大问题,还可能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总而言之,不可不重视老龄化,不可害怕老龄化。在努力使经济尽快走出困境的同时,应为老龄化做好比例控制、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完善,并对人口结构逐步优化和延缓人口及生育率的负增长做出积极的、对历史负责任的努力和奋斗!

【人物简介】

金维虹

江财79级国民经济计划专业

经济学博士,教授级研究员

原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中国最早的一批经济学研究者

中国企业价值量管理首创者

著有多部专著和五十余篇论文

江西财经大学校友会
竭诚服务江财校友,打造“江财校友”靓丽名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