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部队火锅,真用美军剩菜做的?

体娱   2024-10-29 21:21   辽宁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418244997/answer/3191885855

01

我在河南开封吃过一种用小鱼熬的汤。
一碗10来块钱,大概有20条左右的小鱼,跟足浴吃脚皮那种差不多大。
店内外几乎都是老年食客,围坐在一起吹牛喝汤,不吃鱼。
因为汤可以无限续,索性就把这里当茶馆了。
鱼由于是整条带内脏,吃着微苦。
开封地处黄河边,史上多灾多难。
我就想着用小鱼而不用大鱼,也许是苦难记忆的产物。
正琢磨着,抬头望见墙上有介绍。
说是开封经常被黄河淹,水退去以后,人们就在小水滩里捡没来得及游走的小鱼吃。
(古代开封百姓是真惨,开封城底下埋着好几个开封城。)


02

这个故事,也许跟各地乾隆朱元璋赞不绝口的小吃来历一样,属于杜撰。
但苦难美食确为各地皆有之。
重庆火锅最早是穷人捡屠宰场扔掉的牛下水,放锅里煮煮吃。
看着有些猎奇的炒鹅卵石是穷人的下酒菜,为的是嗦个味儿。
更甚者还有喝白酒嗦生锈铁钉的记载。


再比如猪油拌饭。
挖一勺猪油盖在热腾腾的米饭上,再浇少许酱油。
按照古代标准,能吃上白米饭就不是一般人。
可这是我朋友口中上世纪90年代的美食。
至今描绘起来仍直咽口水。



03

老北京就更别提了。
除了鲁和淮扬,一众北京小吃基本都是穷人乐
豆汁是做绿豆粉的副产品,约等于焯完肉的水,却是穷人特别是苦力在夏天的美味解暑饮品。
炸灌肠,一种淀粉食物,完全没有肉。
我原以为是肉搅碎了灌进肠衣,咬下第一口就直接愣了——这比火腿肠还过分。
而推荐我吃的北京朋友在一头坏笑。
可老北京穷人却把它当肉吃,因为弹弹的,有点肉感。
为了进一步像肉,还要切地一头薄一头厚,保证两头口感不一。
再蘸上味重的蒜汁,力求一个以假乱真。
即便如此,我怎么也吃不出肉味来。
许是旧社会老没肉吃,把味道给忘了,吃着才无比美味。


其他诸如炒肝儿,卤煮……只要涉及内脏,大抵是穷人捡或低价购入材料做的料理,以作肉的平替。
为什么卤煮给这么多肺?肺最不值钱。

北京有个习俗:大年初四吃折箩。
啥是折箩?
头天的剩菜收在一块儿,第二天热热做成烩菜。
我爱我家》里,和平她妈就爱吃折箩。
是折箩好吃吗?
穷人家初一到初三剩下的菜舍不得扔,拾到拾到,初四再吃。
这是一家人的折箩。
还有百家折箩——瞪眼食。
商户把从城里各处饭馆收来的折箩,丢一个大锅里加水加调料炖。
成百上千人的口水就在这一锅。
来吃的穷人带上主食,围在这锅满汉全席南北大菜前依次往锅里捞取。
商家则按捞取次数收钱。
那为什么叫“瞪眼食”呢?
商家规定,捞上来不管是什么都不能再放回去。
而这一锅里有肉有菜,谁都想要肉不要菜,可不得把眼睛瞪大看个仔细?


04

韩国部队火锅。
有人说是泔水,
是不是泔水不好说,但真相可能还不如吃泔水——
抗美援朝时期,韩伪军基本上是中世纪的补给水平,配发的军粮是用盐水握的饭团,因为天气和时间,经常发馊。
吃这种军粮,士气和战斗力可想而知。
美军看着仆从军战斗力如此低下,急在心里,于是他们毫不犹豫,拿出自己的补给品,用来奖励努力学习英语的韩军翻译官……
是的,美国人不但不伸手帮忙,反而利用这一点……
而翻译官肯定没法独吞奖励——大家吃馊米饭吃的脸都白了,你这吃独食不怕被打黑枪?
于是把美军奖励的午餐肉,韩军的泡菜,热乎乎炖一锅,就着馊饭团,就成了部队火锅。
抗美援朝战争后,部队火锅的原料又换了一种获取方式——梨泰院部队火锅。


梨泰院是当年驻韩美军和韩国女性“亲善”的地方。
当时很多驻韩美军会用军队的补给品来代替“亲善费”……
到现在,梨泰院的部队火锅也相当有名。
甚至开到中国了......


05

巴西有一道传统国菜叫做“黑豆饭”。以前叫“奴隶饭”。用来给下船之后,半死不活的黑奴补身子用。
英国的咖喱,日本的雑炊,印度的玛莎拉…
苦难记忆各国皆有之。

历史儿那点事
挖掘历史真相,探索历史,还原史实本事!真相只有一个,带你一起回味经典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