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要发三种心

乐活   2024-11-06 08:54   湖南  


《增广贤文》:“凡是自是,便少一是。有短护短,更添一短。”《弟子规》:“倘掩饰,增一辜。”因此,知道自己的过错在哪里,就要勇于改过。如何改过?《了凡四训》讲到,改过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想一想古代的圣贤人,比如孔子、孟子,他们和我同样是人,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百世师表,而我却是一文不值?“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过度放纵,追求感官欲望上的满足,偷偷做不仁不义的事情,以为别人不知道,还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就这样一天天将要堕落为禽兽还不自知。“耻”字对于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所以,知耻是改过最关键的一步。

第二,要发畏心。对因果规律要有敬畏之心,举头三尺有神明,纵使将过恶严密地掩饰,明眼人也是一目了然。而且被人看破,更是一文不值。所以,要深信因果,自己不善的言语、行为、念头要及时觉照,否则“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怎么可以不生畏惧之心?

第三,要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这就是“士为因循难成事”。就是因为因循二字,很多人道德学问不能增长,也因此耽误一生。所以,要勇猛精进,奋然振作,毫不迟疑,不能等待。

耻心、畏心、勇心,具备这三种心,则不患过不能改。修学的目的是什么?学做圣贤。《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彰明自性明德。修学是修正自己的言语行为,使之合于道。修身要从慎独下手,身处暗室也能将恶念克制于即将萌发之际,就是省察的功夫。慎独是不自欺,不自欺是至诚,至诚就不会欺骗别人,不欺人就不会被人欺。因此,慎独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倘若闲居独处之时,也能做到谨慎不苟、不自欺,久而久之就会道心坚固。慎独的功夫养成了,也就不患达不到圣贤的境界。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至”是达到极点,“鲜”是罕见稀少,但也不是没有。郑玄注:“中庸为道至美,故人罕能久行之者。”中庸之德,至善至美,很少有人能长久地行在中庸之道上。这其实是引用《论语》的《雍也》,经文略有不同。《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德达到极点,即无过无不及,是可常行之道。世间能行中庸的人稀有难逢,已经很久没见到了。孔子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春秋共242年,只算大的诸侯国,就有八百。如果连小的诸侯国都算进去,那就不计其数。周公辅佐成王颁布《礼乐》,有1700个诸侯国来朝拜周成王。到了春秋末期,社会动乱更加严重。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孔子目睹此景,感慨万千,发出了喟然一叹。

中庸是大本达道,至善至美。能行中庸之人,必须具有真实的智慧、仁爱、勇略,智仁勇三达德具足,方能行中庸之道。

——摘自《群书治要·礼记》讲记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东安慈孝文化
慈孝我先行,慈孝一家人的理念。宣传表扬言最美孝顺儿女、少年、婆媳的优秀典范。推动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每日分享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民俗文化、修身养性、子女教育等精彩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