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闪耀的瑰宝。它承载着先辈们的记忆、情感与创造力,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承。
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2024年11月15日,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城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办公室(东城区明城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2024年东城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月启动仪式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隆重举行。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四级调研员张燕,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美育研究会秘书长姜婷,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邱悦,东城区第十七届妇女青少年工作小组人大代表沈斌、苏秋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万紫,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绣、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颖,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徐阳,以及东城区各中小学校、校外教育单位、社会资源单位的领导和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非遗进校园 薪火永相传
启动仪式以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 2030 ”工程为引领,以青少年非遗传承教育为主线,充分展示东城区青少年非遗传承教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东城区教委于2021年正式启动东城区青少年“京韵文化”融合系列课程,现有5大类别12门课程,先后在2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课程基地,累计辐射青少年学生68250人次。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徐阳老师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爱上非遗剪纸”课程展示,并与现场同学进行互动,传承非遗剪纸技艺。
在随后的“爱上京绣”非遗课程专家讲座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颖老师,结合小演员们演出的剧目和纹样知识进行讲解。
PART.1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校园特色
在教育两委的领导下,在广大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支持下,东城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工作呈现出了可喜的局面,多所学校将非遗技艺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2024年东城区第二十七届学生艺术节中首次增加了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展示,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21所中小学校的166个作品,涉及景泰蓝制作技艺、非遗剪纸、毛猴制作、葫芦制作技艺等17个传统技艺, 为更多喜爱非遗技艺的同学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今年是第二届东城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月,本次非遗教育月活动主要包含三大板块内容:开展非遗传承教育教师专题培训、京韵文化融合系列课程展示、东城区青少年非遗工作坊系列活动。
北京东城不仅有故宫、天坛、大运河这样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还是一座拥有2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非遗之城”。东城区教委在本次非遗传承教育月活动中为东城13万学子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
在新科技、新手段、新形式不断发展应用的今天,集地理信息、标志建筑、精选线路、打卡点位、非遗传承教育项目于一体的《东城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地图》在今天正式启动,将带领同学们走进这座非遗之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四级调研员张燕宣布活动启动,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努力传承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赋能,守好文化本真,让历史的辉煌得以绽放,让未来的道路充满光亮。
未来,东城区教委也将持续开展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不断丰富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挖掘教育资源,以提升师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为目标,在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技艺中,进一步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END
素材来源:东城区教委课外办
编辑:东城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张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