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北京开会,周总理看到一人眼熟,毛主席:我们的老班长回来了

美食   2024-11-12 12:22   广西  

1956年,中央政府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作模范和先进代表齐聚一堂,隆重庆祝这一国家盛事。

站在颁奖台上的周恩来总理积极着手安排会议的相关事宜,忽然他注意到全国粮食系统的劳动模范李开文似乎有些面熟。为了确认这一印象,周总理特意将此事告知了毛主席。

毛主席和周总理

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显得十分高兴,他迅速认出了李开文的真实身份,并友好地握住了李开文的手,满怀感情地说道:“我们的老班长终于回来了!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回到故乡后,我们又多了一个劳动模范。”对昔日战友的深切思念使得毛主席在会后特别邀请李开文到家中共进晚餐。

在愉快的交谈中,毛主席突然注意到李开文的衣着显得极其单薄,心疼地问道:“老班长!您怎么穿得这么少?”

李开文

李开文会如何回应?毛主席为何称李开文为“老班长”?两人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这些年,李开文为何陷入如此困境?而毛主席又将如何善待这位老班长?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慢慢道来。

李开文在革命中踏上了艰难的征程,他与亲友割舍的泪水背后,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与追求。1898年6月26日,李开文降生于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响山寺村,他的父母同样是贫困的农民,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生活的苦涩让他早早地明白了社会的不公。

随着全国大革命思潮的兴起,金寨县也响起了革命的号角。深受压迫的李开文对此感到无比振奋,他立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毅然加入了赤卫队,投身到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中。

1932年,时年35岁的李开文走出山林,告别故乡和亲人,正式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并加入了红25军73师219团。负责入伍安排的干事了解到李开文的情况后,找到他问道:“您年纪比我大,前线危险,您来当兵有什么打算吗?”

李开文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回答道:“我在田里工作多年,培养了一双走路快的‘铁脚’,您可别因为我年纪大、文化水平低而不待见我呀。”

红军队伍中的“担架队”

干事爽朗地笑了:“我们革命队伍从不嫌弃任何人,您来担架队当班长怎么样?满意吗?”

就这样,李开文便在刚入伍时被分配到红25军73师219团担任担架兵,并因其朴实无华、勤奋努力,被提升为担架队的班长。

然而,他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就此降临。

一天傍晚,李开文刚与队友们共进完晚餐,正放松休息,等待第二天的作战任务时,远处的红军战士突然惊呼道:“国民党蒋介石要进行‘大围剿’了,我们得立即撤离,立刻出发!”

原来,李开文所在的红军部队与国民党势力在大别山一带产生了激烈的摩擦,很快成为蒋介石心目中的“眼中钉”。为了彻底剿灭这支红军,蒋介石亲自坐镇汉口,誓要将这支革命力量消灭于萌芽之中。

红军战士

听到撤退命令的李开文迅速坐起身来,他果断地指挥班内的战士们收拾各自的行李,他下定决心,绝不能让革命的装备落入敌军之手。大部队在撤离的过程中恰好经过了李开文的家,看到熟悉的房屋,他却迅速转身,不愿再看那一眼。

他心中有着不愿道出的理由——刚刚生下的双胞胎令他不忍回首。此刻,他的妻子正照顾着这对新生儿。而李开文深知,如果自己这一停下回头,看着这一切,便难以再次离去。

然而,心中所惧之事果然应验。在行军途中,李锦旭突然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年幼的他对周遭万物充满了好奇,小小的腿迈着步伐,活泼地跑出家门,想要一睹大人的场面。他大声呼喊着:“爸爸,爸爸……抱!”

李锦旭立即看到了父亲,兴奋地朝他奔去,然而李开文却没有停下脚步,依然向前行走。李锦旭年纪尚小,又并不会跑,没多久便摔倒在地,泪水随之而落。听到哭声的李开文不由得流下了泪水,但他依旧坚定地前进。

与此同时,一名战友轻轻拍了拍李开文的肩膀,低声劝道:“开文,要不你回去看一眼吧,我们此次出行,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给孩子留个念想总是好的。”

李开文(老年)给孩子讲故事

然而,李开文并没有应声,依旧向前走去,他眼中已是雾蒙蒙的。他心中喃喃自语:“革命是不容回头的!我绝不能回头!”

但情况的复杂程度远超出大家的预期,作为担架班班长的李开文从未真正拿过步枪。他只因当年的红军部队装备简陋,平时在战士们冲锋时只能紧随其后,等到有人倒下,他才会立马冲上前去救助。为了尽快突围,部队决定让战士们破坏一些沉重的武器,抛弃那些不必要的装备,轻装上阵。

然而李开文身为班长,只能选择艰难负重。担架上是一个个重伤流血的战士,这些人必须被救助,李开文无奈之下只能背负着他们前行,甚至为了坚持而呕吐鲜血。

连日来,他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脚下早已磨出了血泡,更为痛苦的是,敌军国民党士兵紧紧追踪,队伍常在夜幕降临时被迫撤离。就在这个时候,李开文的一个老乡走上前来,面露焦虑恳求道:“班长!我实在撑不住了,求求你让我回去吧,我真想家了。” 

反“围剿”战争中的红军战士

李开文深知他内心的压抑,因此耐心劝慰:“你想回哪里?回那偏远的山里吗?难道你不怕家里的人对你指指点点?”他轻轻拍了拍老乡的肩膀,语气缓和:“我们参与了革命就不能退缩。现在大别山已经是敌人的地方,你现在回去不是自寻死路吗?若如此,何不与我们一起走出一条生路,未来将乡土解放?”

此时,老乡也渐渐明白过来,经过一番沉默,他点了点头,拾起担架重新上路。

就在部队转移时,他们已经行走了三千多里,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封锁,即将迎来安全撤离的曙光。李开文得知这一消息后,如释重负,将担架放下,挥汗如雨地用破旧的衣服擦去脸上的汗水,终于可以稍稍放松,静待接下来的命令。然而,意外再次降临,空中突然传来“轰隆——轰隆”的巨响,随即一股强烈的震动将李开文震得失去了知觉。

原来,国民党军队对于红军的撤离并不甘心,他们派出侦查机进行巡逻,并在上空投下十枚炸弹。炽烈的火光掀起了黄土和碎石,让本是勉强寻求生机的李开文和他的战士们再一次陷入了生死博弈之中。

国民党飞机

天空中的轰鸣声并未引起李开文的注意,紧接着,身旁几米处的一枚炸弹突然爆炸,瞬间一片黄土飞扬而起,李开文被掩埋在了地下。

“快来救人啊!”几位幸存的小战士高声呼喊,迅速组织起了一支救援队,终于将李开文从地底下挖了出来。然而,看着李开文浑身无力、苍白得让人心痛,大家还以为他已经牺牲,打算为他举行葬礼。然而,李开文的老乡却绝不相信班长就这样逝去,他将耳朵贴在李开文鼻子旁,静静地倾听着他的生命迹象。

“他没死!班长还活着,能感觉到微弱的呼吸!”老乡突然听到李开文还存留着微弱的气息,惊喜之下,他用力摇晃着李开文的头,喊道:“开文!开文!你不能就这样牺牲啊!你家还有孩子在等你回来,我们得一起回家!”

在老乡的呼喊和鼓励下,李开文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随后被送往医院,经过一年的细心修养才恢复过来。这次重伤让李开文的听力受损,身体机能严重下降,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走上战场,无法再拿起枪支。

李开文老人

李开文出院后,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团长,挺直了因伤而弯曲的身体,坚定地说道:“团长,我想当兵,我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请给我一杆枪,让我重回战场!”

在战场上,任何风吹草动都关乎生死,李开文对此深有体会。尽管身受重伤,他却毅然选择在这个时刻前往前线,显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团长看着他,心中一阵不忍,紧紧握住李开文的手说:“你早已是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经历过这场大难,你必然会有后福。还是好好休息吧。”

最终,在团长的安排下,李开文被调到炊事班负责伙食。让人意外的是,李开文并没有因为身体的局限而消沉,反而因他的烹饪手艺赢得了战士们的喜爱,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班长”。种种经历让李开文的内心变得更加坚韧和乐观,他的人生也即将迎来转折。

红军长征(画)

1934年10月,在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惨痛失败后,红军主力部队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转移,朝陕北进发,长征序幕随之拉开。在这条艰难的征途上,红军战士们只能以草根、树皮、皮带等为食,勉强维持生计。李开文不仅要四处寻找食物,还得保护“火种”。

在茫茫草地上,天气常常雨雪交加,生火做饭成了极大的挑战。看着战士们喝不上热水,李开文的心里感到一种难言的痛苦。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他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在部队临行前,他将湿漉漉的柴草夹在身上,任凭那些尖锐的枯枝扎破他的肌肤,也要把它们烘干。

每当部队选择休整时,李开文就会从衣服中拿出那些干燥的柴草生火,借助一块破布擦去身上的血迹。就这样,李开文的灶台总是第一个冒出火焰,其他师团的炊事班常常望着烟雾而来,与他请教生火的方法。

红军炊事班准备做饭

李开文,日复一日承受着煎熬,他自然而然不愿让其他战友也遭受同样的苦难,于是语气坚定地说:“这只是运气而已,有时也是这样,如果你们缺火,那就来取吧。”

李开文的这一声提议在全师内迅速传开,逐渐传递至中央组织部的耳中。

进入1937年,长征的艰辛历程早已成为往事,中央组织部决定将李开文调往延安,担任炊事班班长和特灶班班长,专责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徐特立、蔡畅等中央高层领导的饮食安排。为了能为首长们提供更多肉食,他不惜将自身工资省下,跑到乡亲家里,悄悄采购一些猪肉,合理地加入到菜肴中去。

一则传闻传到李开文耳中,毛主席偏爱红烧肉,他便特意去向其他炊事班的师傅学习制作红烧肉的绝技。值得欣慰的是,李开文的手艺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主席多次表扬他所制作的红烧肉味美可口。然而好景不长,毛主席很快便找到了李开文,认真叮嘱道:“考虑到当前形势严峻,今后你还是为我做点土豆就好,不能浪费。”

毛主席在延安

当时,为中央领导人烹饪,除了要确保营养均衡之外,也必须避免奢华浪费,而最重要的则是掌握他们的用餐时间。一年冬天,李开文将所有中央领导人的饭菜端上了餐桌,其他领导人的秘书迅速为他们送去餐食,唯独毛泽东的菜肴迟迟无人送到。

在严寒的天气下,李开文不得不将冷却的饭菜重新加热,以便亲自送到毛主席的面前。然而刚离开温热的厨房,他就感到刺骨的寒冷。“啪——啪”,李开文在轻敲主席房门后走了进去,迎面而来的寒风令他不由得颤抖,嘴里的牙齿也因寒冷而打颤,情形实在尴尬。

这一幕刚好为毛主席所见,主席放下手中的毛笔,心疼地说道:“老班长,天冷得很,你穿得这么单薄,可要注意身体啊。”

李开文听闻,心中感受到一股温暖,他小心翼翼地将饭菜放到桌上,愉快地回答:“主席,您放心吧,我刚从厨房出来,没觉得冷。”毛主席听后,心中的感慨交织,神情复杂,转身从衣柜取出一件羊毛衫递给李开文,笑着说:“那我可不能让你在这寒风中受凉,来,这件毛衣你穿上。”

毛主席读电报

言语间,李开文俨然感动得泪眼模糊,真诚地说道:“主席,您的心意我心领了,但这件衣服我实在不能收下,这……”话未说完,毛主席便打断了他的拒绝,半开玩笑道:“老班长啊,您别推辞了,若你生病了,谁来给我做红烧肉呀?”

在毛主席的关怀下,李开文无从拒绝,只好心存感激地回到厨房,但他将那件衣物送给了更为困难的战友,没有选择自己穿上。

1949年的3月,中共中央团队从西柏坡迁至北平城,李开文也随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一起参与了这段新的征程。此时,因干部紧缺,国家特别设立了几所文化学院,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李开文便来到北平中央机关文化学校进行学习。

1949年7月,李开文终于从干部学校毕业,这时他的老战友李维汉找到他,告诉他一个振奋的消息:“老李,组织决定让你去天津的糖厂担任厂长,你愿意去吗?”在当时,糖是十分稀缺的资源,能够在糖厂工作不仅轻松而且几乎没有风险,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

李开文闻言,立刻从椅子上站起身,急切地问道:“老李,你这天津糖厂需要多少人?”。李维汉示意他坐下,平静地回应:“也就一千多人吧,怎么了?”

李维汉晚年

“这个厂子这么大,几乎可以和一个团相比,我明白我没有这个能力,这事你就别想了,不如让我回大别山去!”李开文急忙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主席亲切地询问道:“听说我们的老班长不愿意去天津?”  

李开文这才把真相告诉了毛主席:“当初我们红军撤退时,国民党军队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我离开故乡已经很多年了,在出发时甚至没有见到我的妻儿。虽然天津的糖再甜,但也敌不过家乡的水啊。”

毛主席轻轻叹息,点了点头说:“回去也好,你可要常常给我写信!你要时刻记住,你是从中央出来的!”  

随后,李开文的组织关系转移到了他位于安徽的老家,经过讨论,当地相关部门决定:任命李开文同志为金寨县副县长。  

但这个决定遭到了李开文的强烈反对,他宁愿返回家乡担任粮食站的站长,也无法接受这样一份任命。当时地委也无可奈何,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值得一提的是,李开文作为红军时期的老革命,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中有16人晋升为少将,而他的工作能力更是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可,但他自己却认为年纪大、文化水平低,因此坚决不愿意接受这个职务。

响山寺粮站,李开文老人工作的地方

在响山寺粮站,李开文老人默默地工作。尽管他是站长,但却始终热心帮助工人们。当其他人不愿意爬进仓库底部时,他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将老鼠的洞口一个个堵住;当屋顶遭到了黄鼠狼的破坏时,他也会爬上梯子,将“窗户”一片片地堵上。1956年,李开文被评选为全国粮食系统的劳动模范。当他看到颁奖典礼上的毛主席、周总理时,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主席在看到李开文的时候,感慨万千,兴奋地说道:“我们的老班长终于回来了!真了不起啊,回到家乡后,我们又多了一位劳动模范。”

然而,在会后,当毛主席注意到李开文穿得仍旧很单薄时,心中不由回忆起当初在延安时,李开文为自己连夜送菜的情景。主席心痛地问:“老班长,您怎么穿得这么少?”  

李开文低下头,看向自己单薄的衣物,满含泪水地回答:“不冷。”  

真的不冷吗?怎么可能呢?在12月的北京,寒风刺骨,李开文只穿着一件黑色棉袄,脚上则是一双露出小指头的布鞋,这样的穿着真的能不冷吗?  

毛主席当即将一件皮大衣和一双红头皮鞋送给他,并与李开文聊起了当年的革命岁月……然而,当李开文回到金寨后,他并没有把新衣物留下来,而是将皮大衣送给了县展览馆,而那双红头鞋则送给了一位更需要帮助的老人。

李开文故居

李开文的故居见证了他的点滴人生。1992年2月29日,李开文在家中离世,临终前他对年轻一代说道:“你们要安心扎根农村,把老区建设好,让党中央放心!”  

就这样,李开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心系故乡、心系农村、心系中央,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奉献的价值,展现了人格的伟大。

李开文老人在走完这一生的旅程后,与家乡的泪别、舍生取义、在寒风中送菜、两次赠衣,他从未索求过什么,也从未真正拥有过什么。他就像一把燃烧的火把,为更多的人照亮前行之路,直到燃尽最后一丝光芒……

历史浩瀚长河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分享公众平台。为您献上古今中外历史、民间野史等。如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新文章